这事真的很杭州!40年前爷孙俩合影,本周五将被杭州博物馆收藏

2025年05月14日19:20:16 历史 7767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今年3月,潮新闻钱江晚报发起过一次特殊的寻人。

定居意大利的博主刘帆在小红书上发帖称,上世纪80年代,他的外国朋友tom在杭州工作期间,曾拍摄过一张爷孙俩的照片,画面温馨幸福。

这事真的很杭州!40年前爷孙俩合影,本周五将被杭州博物馆收藏 - 天天要闻

受访者供图

这张泛黄的老照片上,穿深蓝色中山装、戴雷锋帽的爷爷笑容灿烂,正骑车带着可爱的小孙子,穿过城市一角。

小孩头上戴了顶大一号的军帽,望向镜头的方向,嘟起小嘴。

40多年过去了,tom委托刘帆寻找爷孙俩的下落:如果能找到照片中的人,想把照片的高清扫描原件送给当事人。

正好一个在英国定居的资深读者刷到了刘帆的帖文,她报料给潮新闻·钱江晚报,想让我们借助深耕浙江、深耕本地的影响力,接力寻人。

报道发出第二天,就收到了好消息——有着“寻人总司令”之称的杭州西湖公安民警隋永辉看到了新闻,立即对照片进行比对,确定了骑车老人和车上男孩的身份。

就这样,这段奇妙的缘分再次被连接。

这张定格于40年前的老照片也引发了杭州人的“回忆杀”。

在tom的授权下,刘帆分享出更多当年在杭拍摄的照片。

记者找到了40年前帮tom点西湖醋鱼的女服务员,听她讲述那时的华侨饭店。

更多外国友人分享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杭州印象,感叹这座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

还有96岁高龄的老杭州专程赶来分享自己拍摄于杭州站改造前夕的老照片。

这些杭州烟火气,成了共情的城市记忆,打动很多人。

最近,这个未竟的故事,又迎来了续集。

在潮新闻的牵线下,杭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刘帆取得联系。在他的协助下,tom所有照片高清扫描件,已捐赠给藏品征集团队,以非实物捐赠的形式授权给杭州博物馆使用。

这些照片将入选杭州博物馆第七期“百万收藏”计划,后续将以线上展出的方式跟大家见面。

捐赠仪式将于本周五(5月16日)举行。

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一同被捐赠的还有很多珍贵的老物件:有人捐赠了火柴厂的机器,有人捐赠了收藏多年的多套旗袍……

据杭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百万收藏”计划就是要让市民用身边物证重建历史:一件旗袍的温度、一盒痱子粉的香气、一张老照片的触感……这些有生活气息物件拼合出的,是一部活灵活现的城市生命史,将作为杭州博物馆常态化藏品征集活动,持续收集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战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变化 - 天天要闻

战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变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术不是吹出来的,三天时间,竟然神奇地将一些废弃的铁锨把、旧拖把把儿和前些时候为了扩大小菜园而砍掉的杂树条子,全部给旋成了崭新的拖把把儿,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缝纫组质检组长董益三、黄维手中,二人认真地把关之后,给了邱行湘一个满分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 天天要闻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7月1日,记者从贵林社工作人员获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声表演艺术家原江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万新明先生(艺名“小筱贵林”)于2025年7月1日18时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 天天要闻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中国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学刘东教授主编,10位海内外高校学者任编委,定期扫描海外中国研究前沿学术成果。本辑从数十种海外顶尖学术期刊精选论文32篇、书评12篇,所涉学科广阔,涵盖人文学科各细分领域,探讨了诸如青铜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艺术史艺术、明清时期的白银供应、清代邸报的发行与流通、...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学在1898至1912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批国办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 天天要闻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2025年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谢桂英举行熄灯悼念仪式,两盏灯箱逐渐熄灭,两位幸存者的照片从彩色变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熄灯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