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从新疆回到延安后,毛主席问:听说你要当营长,有这个事吗

“听说你要去129师当营长,是真的假的?”

1938年的某天,毛主席突然将李先念叫了过去,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关于李先念的任命刚刚下来,毛主席居然立刻就知道了。

李先念点点头,他确实刚刚被安排到了129师当营长,过两天就要赴任了。

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抗日战争开始之后,我军大部分将领都是被降级使用的。很多师级干部都被降成了团级。

虽然他之前是军政委,但降成营长自己也是可以接受的。没想到毛主席接下来问他的一句话,给了他另一个选择……

石窝会议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兵退石窝,处境变得更加困难了。此时的西路军经过多次血战,遭遇了重重挫折。

他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应该怎么打败敌人,而是怎么逃脱敌人的追捕,怎么将剩下的战士们安全带离这里。

面对马家军无穷无尽的搜捕,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今他们所有人加起来,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已经无力和敌人对抗了。

经过倪家营子血战之后,西路军在梨园口再次和敌人展开了一场遭遇战。在这场战斗中,陈海松、郑义斋壮烈牺牲。

虽然当时中央已经得知了西路军的情况,并且组成了援西军准备支援西路军,但他们已经撑不下去了。

失败成了既定事实,他们必须为仅存的部队找一条出路。在这种情况下,西路军在石窝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这场会议决定了西路军的未来。

在石窝会议上,陈昌浩做出决定,自己和徐向前离队返回延安,向中央报告西路军这一路上遇到的种种情况。

剩下的部队分成三部分,李先念、李志然率领左支队、王树声率领右支队、毕占云率领伤员、妇女、儿童编成的中支队。

三个支队分散游击,互相策应,寻找突围的机会。而剩余部队的行动,则由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领导。

石窝会议之后,徐向前和陈昌浩很快就离开了,踏上了返回延安的道路。而剩下的部队则继续留了下来,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打游击。

然而,除了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之外,右支队和中支队也很快就被打散了。王树声所率领的右支队奉命在牛毛山牵制敌人,为其他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然而敌人来得太快了,虽然王树声的右支队有西路军仅剩的骑兵,但依旧无法同敌人相抗衡。

为了帮助其他部队争取到转移的时间,王树生率领部队在牛毛山和敌人展开激战。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之后,右支队被打散,大部分战士牺牲,仅有少部分战士跟着王树声和杜义德突围。

后来几经辗转,王树声等人乞讨回到了延安。

至于毕占云所率领的中支队,遭遇也和右支队差不多。他们遭到了马彪的袭击,部队被敌人冲散了。

原本毕占云带领一部分人突围了出来,但就在他们突围之后,又遇到了韩起功和刘呈德的伏击,最终也只有毕占云自己乞讨回了延安。

目标新疆

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是三个支队里人数最多的,能有一千五百多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接到的任务是去西面山区打游击。

虽然他们是人最多的部队,但他们当时兵力疲惫,士气低落。但他们根本没有选择,要不然就留在原地被抓,要不然就往西打游击。

最终,李先念做出了一个胆大的决定,他要带领部队翻越祁连山,从敦煌进入新疆。当时新疆因为离苏联近,盛世才就加入了苏共。

在苏联的帮助下,盛世才同意让我党的人进驻新疆,并且同意西路军的部队可以进入新疆。

当然,李先念此时并不知道这些,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因为向西是马家军势力薄弱的范围,只有向西他们才有摆脱追兵的可能。

但向西走也不容易,西面就是祁连山。虽然说当时内地已经是春暖花开,有地方的气温甚至能达到20多度。

但对祁连山来说,四月依旧是冰天雪地。四月的祁连山上温度很低,海拔高的地方甚至维持在零下三四十度,对战士们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他们想要越过祁连山,就必须克服艰苦的环境,忍受无休止的饥饿,甚至还要时刻防备敌人的追捕。

但对李先念等人来说,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他们都已经走过了长征,爬过了雪山和草地,区区祁连山还不能打败他们。

他们确实是失败了,但他们同样是英雄。在李先念的带领下,这支部队就这样进入了祁连山,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祁连山高耸入云,山中环境恶劣,战士们随身携带的口粮很快就吃光了。没办法,战士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找吃的。

他们刨开积雪挖掘草根,偶尔遇到一些野生动物,战士们才能好好吃一顿。剩下的东西也一点不敢浪费,都要好好储存起来。

但能找到猎物的情况不多,更多时候,他们只能在没有人、没有路,只有深深积雪和呼啸寒风的山脉中前行。

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他们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是李先念始终走在最前面,拿着指南针给众人指路,大家这才没有迷失在山脉中。

终回延安

经历重重艰难险阻,在李先念的带领下,左支队最终成功到达新疆。然而他们出发时有一千五百多人,到达新疆后剩下的不足三分之一。

有三分之二的人,都牺牲在了前往新疆的路上。

到达新疆之后,部队重新进行了改编,开始了正规的学习生活。

中央暂时对李先念等人没什么安排,他就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开始和老师们学习。

他虽然是高级干部,但在上课的时候,和普通的学生一模一样,甚至比普通的学生还要好学。

等到1937年12月中旬,他接到中央的命令返回延安。回延安的这一路上,他的心情非常激动。

当时我国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他早就想回延安,为抗日战争尽一份力了。

回到延安之后,他先在抗大学习了一段时间。毛主席还专门和他谈话,详细听取了他关于红四方面军历史的看法。

他提出的很多观点,连毛主席都非常赞赏。

从抗大毕业之后,他又在马列学院学习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938年11月,总政给李先念安排了工作,让他去129师当一个营长。

对于中央的安排,李先念没有任何异议。要知道在红军时期,他可是军政委,这下子成了营长,降级非常严重。

但他对此并不在意,反而很支持总政的工作。

毛主席得知后,认为当一个营长在委屈他了,所以专门叫了他谈话,问他对于这次中央安排的职位是什么感觉。

他什么都没说,只说服从中央的安排。

毛主席笑着摇了摇头,认为当个营长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屈才了。毛主席想让他去当高敬亭的参谋长,所以先问问他的意见。

不过李先念对此没什么意见,他对毛主席说,中央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做,不管什么困难自己都会克服的。

就这样,他来到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成为了第四支队的参谋长。

参考资料

双石:百战蹉跎归去来——西路军余部到达新疆,双石,昆仑策网,2025-01-15

安西战役:忠勇志士 大地当歌,2021年06月03日,甘肃日报

从“三多三少”说开去,李王彬、孙晋升,2022.09.19,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