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十月的北京,天不是冷得让人打颤,却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感。
那天,天上飘着细雨,像是故意的,像是老天爷也明白,这不是一般的日子。
乔冠华的葬礼就在那天举行。
人不多,场面却庄重,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就在送殡的人群里,突然走进来一个人。
她一出现,章含之整个人都僵住了。
她没想到这个人会来,更没想到,她一见到这个人,眼泪就跟决堤了一样,根本收不住。
她哭得那么突然,哭得那么真,连周围的人都愣了。
这个人是谁?她怎么就让章含之一下子崩溃了?
说到这事儿,不得不从头说起。
章含之年轻的时候,在一家文具店里第一次见到乔冠华。
当时她低着头看书,门突然开了,乔冠华走了进来。
穿得一板一眼,一副眼镜,气质很足。
售货员悄悄告诉她,这人可不是一般人,是外交部的大人物。
那时候她也没多想,以为就是个偶遇。
没成想,这一面成了两人命运的起点。
再重逢已经是七十年代初了。
那时候,毛泽东七十大寿,请了章含之的父亲章士钊赴宴。
请柬上写着可以带家属,章士钊就带上了章含之。
宴会上,毛泽东看着章含之,觉得这姑娘不一般,一问,原来是外语系的老师,干脆开口就问她愿不愿意教自己英语。
章含之当时还以为领导在开玩笑,便笑着点头。
谁知道没过几天,她真接到了电话,被叫到中南海去讲课。
从那之后,她的生活轨道彻底变了。
后来她进了外交部工作,乔冠华就是那儿的副部长。
那时候她刚离婚,心里正空着。
他俩一次出访美国,章含之做翻译,结果因为翻译没到位,被乔冠华给换了。
这事她记得特别清楚,还挺生气,觉得乔冠华不待见她。
可乔冠华其实心里一直记着她。
只是那会儿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直到有一次,毛泽东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点名批评了章含之,说她没出息,说她丈夫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她还不离婚。
当着一屋子人,说得她当场就哭了。
乔冠华就坐在那里,看着她哭,心里五味杂陈。
后来,他们又一起去纽约出差。
章含之要提前回国,预定了航班。
那天纽约下大雨,雷声滚滚,乔冠华特别不放心,跑前跑后,连面条都给他们准备好了,送他们去机场时一句一句叮嘱,一直盯到他们上车。
他每小时给机场打电话,确认航班起没起飞,整个人都不安稳。
章含之那时候才意识到,乔冠华对她的感情,是藏不住的。
她心里也不是没感觉,只是太多顾虑。
那年她刚从一段婚姻里出来,乔冠华又是个有身份的人,还有孩子,现实太复杂。
可感情这东西,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她一回国把离婚手续办了,乔冠华马上就表了态,说喜欢她,问她愿不愿意结婚。
章含之一开始没答应,说自己也喜欢他,但担心外界的反应。
毕竟她比他小不少,再加上他子女都反对,这事不容易。
可乔冠华认准了她,连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放弃了。
章含之也没退缩,她甚至放弃了外交部的职务,只为了能陪他身边。
两人住在一起,过了十年,风风雨雨不少,但也有很多温情。
他们的生活简单又真实,吃饭、散步、看书,哪怕只是坐着不说话,也觉得踏实。
乔冠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癌症折磨得他不成人样。
章含之不离不弃,哪怕是夏天热得不行,她也会亲手给他榨果汁、削水果。
乔冠华咳得厉害,一口血痰吐在杯里,还要盖上不让她看。
章含之心里明白,但就是不说破。
最后那几天,乔冠华情绪特别不稳,但也特别温柔。
有一天,他轻轻握着章含之的手,说:“对不起,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章含之没哭,只是点头,说了一句:“一家人,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听了这话,眼里都是泪光。
他说:“我一直在想,我娶你是不是对的决定。”章含之听了这话,突然就明白了,乔冠华怕自己死了后她一个人太苦。
她什么都没说,只是握紧了他的手。
那天中午,乔冠华坐起来,喝了好几口鸡蛋清汤,然后看着她,说:“含之,你愿不愿意以后和我合葬?”话音刚落,人就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章含之后来一直没再嫁,一个人守着他的照片写书、回忆、讲述他们的故事。
她写了四本书,全是关于他。
她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爱情不可悔。”
那天送葬,丛军来了。
她是陈毅的女儿,和乔冠华一家很熟。
她一来,章含之就绷不住了,哭得那叫一个放肆。
她想到陈毅和乔冠华的友谊,想到乔冠华常说“陈老总是我最敬重的人”,心里就像被人狠狠撞了一下。
其实这俩人早年就很熟。
中国刚恢复联合国席位那年,陈毅亲自设宴送乔冠华出征,还一再叮嘱他注意身体。
当时他们谁也没想到,那顿饭成了告别。
陈毅过世后十几年,乔冠华也走了。
他们在不同的年代分别离开,却都留下了太多故事。
乔冠华这一辈子,做外交,打前站,撑场面,从来不含糊。
他跟章含之的感情,不是那种轰轰烈烈,但细水长流。
章含之为了他放下了自己的事业,陪他走完最后的路,这种感情,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
参考资料:
王媛媛,《党史联横:牵手风雨中——乔冠华与章含之的情感之旅》,党史文献出版社
《乔冠华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章含之口述自传》,三联书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