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权力大,却没有威胁到皇权?因为其是均衡文官势力的工具

参考信源:1.《大明律

2.《明史·宦官传序》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如梦使馆

编辑丨如梦使馆

前言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这是与生俱来的,宦官虽然从身份地位上来看,在皇宫内并没有多么的重要,只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

但作为距离皇帝最近的一批人,至高无上的皇权近在眼前,在无时无刻的利益诱惑下,说不心动都是假的。

于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了许多宦官想方设法的博取皇帝信任,为自己牟取更多的好处,甚至有些宦官,更是直接以下犯上,自己成为了宫中的一把手。

而在这些朝代中,宦官之祸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便当属于东汉唐代明代了,不过和前两者不同的是,明代宦官虽然权力大,但并没有直接的威胁到皇权,还是要看皇帝的脸色过日子,这是为什么呢?

宦官之祸有多可怕

要说古代宫廷里,宦官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力量,这些人虽然地位卑微,手里没有什么实权,但架不住离皇帝近。

俗话讲一人得道,全家升仙,宦官太监也是如此,他们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子嗣,但是进宫之前,家乡多少会有一些人脉血缘关系,要是在宫里发达了,仗着自己的权力,也能为家乡的亲戚谋取不少好处。

而皇帝手里握着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一个人毕竟经历有限,多多少少也会有点把握不住,这时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来分摊一些。

但人心隔肚皮,要是把极大一部分权力分给外面的王公大臣,然后这些大臣仗着自己的权力,以下犯上,升起了谋反心思可就不好了

这时候,无可奈何之下,皇帝多多少少都会给身边的宦官安排一些职能,帮助自己做一些事情,以便能轻松一些。

关键是,宦官又跟外面的王公大臣们不一样,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一辈子都是皇宫里面的奴仆,不能生育,组建成自己的家庭

这就有了很矛盾的一个点,这些宦官得到的金钱赏赐权力,却没有自己的子嗣能够继承,到头来,还是忙活了一场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那么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不就是为了能活个尽兴吗

这时候,宦官里面的极大一部分人,都是抱着不白忙活一场的打算,可了劲的折腾自己的权力赏赐。

而且,关键是,这群人还极其容易团结起来,很容易就可以在宫中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没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在深宫中是相当孤单,无依无靠的,这时候有了同类做大做强,有了权势,其余宦官自然会心甘情愿的依附,好有个靠山。

于是,这么一群不求上进,只求贪图享乐的人团结在一起,很容易就可以做到操作内外中枢,左右皇帝外臣,从而导致整个国家都直接乱掉

像是东汉和唐代,就是如此,先说说东汉末年我们都知道袁绍董卓进京,然后董卓乱汉,才导致的天下大乱

但是好端端的,为什么袁绍要让董卓进京呢?这里面,就不得不提袁绍与宦官的明争暗斗了,当时的宫廷里面,一群宦官仗着自己离皇帝近,便组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而这时候,袁绍这种正儿八经的王公大臣,肯定不干了啊,本来好端端的一个朝廷,只有他们和皇帝说了算,结果现在又多出来了一群人有话语权,本来两个人分的蛋糕,一下变成了三个人,吃到嘴里的蛋糕少了一大半,这怎么能忍。

于是袁绍就想着跟这群宦官斗啊,但非常无奈,对面仗着离皇帝近,再加上异常的团结,根本就斗不过,这时候袁绍就想着找帮手,找个武力值高点的,来帮帮忙,撑撑场子,这才有了让董卓进京。

结果人董卓武力值太高,把一群人都压着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就把桌子给掀了,自己独享蛋糕了

但总而言之,要是没有宦官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袁绍这些王公大臣也不会心生不满,因此也不会好端端的让董卓进京帮忙。

唐代的宦官更是如此,而且与之不同的是,唐代的宦官手里还握着兵权,这对皇帝来说,基本就没得玩,人家宦官可不管江山社稷发展,因为又没有自己的子嗣。

所以宦官有权力的时候,就是一个劲的受贿剥削别人,没完没了的敛财享乐,反正死后无牵无挂,活得痛快再说。

再加上手里有兵权,更是无法无天了,皇帝不听话,那么就把刀架在皇帝脖子上,强行让皇帝听话。

那么为什么明代宦官权力大,但是却没有直接威胁到皇权呢

明代皇帝的秘密武器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其实是相当忌惮和讨厌宦官的,就严格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政,如果有违背的,直接就是一个死刑斩首起步

可以说,朱元璋一开始,就想把宦官做大做强的路给堵死,让这群人乖乖的记住自己的身份,当皇帝的奴仆

但是让人无可奈何是,虽然朱元璋有心,但是后辈却没有把朱元璋的话太当一回事,没过多久就当成耳旁风,把这事给忘了

要问谁先开的这口子,还是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朱棣,这样想想也就不奇怪了,因为朱棣身为朱元璋的儿子,也确实对自己的老爸不太尊重,没有把自己的父亲当一回事

因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朱棣的皇位,是通过篡位得来的,当时朱元璋还在的时候,立太子朱标为下一个皇帝。

结果没想到朱标身体不好,年纪轻轻的就病死了,朱元璋也是无奈啊,为了江山社稷稳定,只能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当大明的第二任皇帝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这样的做法确实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朱棣那叫一个不甘心啊,他的能力也不差,就是因为没有大哥生的早,此生就无缘继承皇位了

再加上他这个大侄子,就是因为命好,小小年纪,轻轻松松的就当上了皇帝,这也太不公平了,而朱允炆也是心大,本来朱棣就看他不顺眼,他还非得挑衅朱棣,想要削弱朱棣的权力

这下朱棣就更加不满意了,索性就掀桌子不忍了,仗着自己强大的武力值,从朱允炆手里夺取了江山。

朱棣连父亲朱元璋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都没当一回事,敢于叛乱篡位,上台以后,自然也没有把朱元璋的祖训放在眼里。

他觉得以他的武力值,足够压得住身边的宦官,于是就开了这么一个口子,给了身边的宦官权力,像是我们熟知的郑和,就是追随朱棣的太监宦官

可问题是,朱棣虽然有本事能压得住身边的宦官,他身后的祖孙却不一定能,因为朱棣先开了这个口子,所有后面的明朝皇帝们也是纷纷效仿

这就让宦官越坐越大,能够掌控的权力越来越多,不过要说明朝皇帝大多还是聪明的,他们吸取了唐代的经验,虽然给了太监极大的权力,但是始终不给兵权

没有兵权,太监们就算是作乱,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只能始终依附于皇权,看皇帝的脸色行事,偷偷的为自己敛财。

当然了,即便是这样,也只能保证皇帝不被宦官取代而已,宦官作乱的坏处还是在的,这群宦官得罪不起皇帝,但是却可以仗着皇帝给的权力,欺压百姓,为自己敛财

结论

所以明朝皇帝虽然不用担心宦官威胁到自己的皇权,但却因为重用宦官压制群臣,导致官场明争暗斗,争权夺势

再加上宦官为了自己敛财谋私,更是导致明代上下腐烂不堪,让皇权名声受到了影响,最终导致明代深受宦官之乱的祸害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