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多次被刘邦剥夺兵权,为何不能反抗?最终惨死吕后之手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上一期节目我们聊了聊韩信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多人都挺替韩信不值,说韩信这样一个奇才,如果在楚汉相争之末,他选择了自立为王,完全脱离刘邦的话,那有可能中国历史就要改写了。韩信完全有可能成为三分天下其一的主人,当然韩信如果投到项羽那,那恐怕真的没刘邦什么事了。刘邦自己也说,打仗他跟韩信真的没法比。

楚汉相争项羽是屡战屡胜,刘邦是屡战屡败,每一次刘邦战败之后,还能重新站起来,很大的原因就是一开始就分兵给韩信了。刘邦是几次三番把人家韩信的兵权给夺去了,才使得自己又存活下来,所以确实韩信最终的抉择对大汉王朝的建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韩信这个人很小气,他跟别人说萧何也好,刘邦也罢,这两个人对他有知遇之恩,在他最困难最一文不名的时候,发现了他,培养了他,所以他不忍心跟这两个人闹掰。而且大家知道吗?刘邦和韩信之间的交往,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刘邦至少三次,只身闯入到韩信的大营之中,把韩信的兵权夺了,这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中,是很罕见的。

很多人都有疑问说,刘邦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就把韩信的兵权夺掉呢?你别说,刘邦这个人也真是艺高人胆大,曾经几次三番的,刘邦在项羽那创了一鼻子灰,组织了几十万大军和项羽对战,人家项羽派3万人马,就把刘邦打得丢盔卸甲,那么没有了兵,没有了支援的刘邦怎么办?刘邦自己明白一个道理,他现在眼瞅着马上变孤家寡人了,他如果发一道诏书,让韩信派兵过来救,韩信来不来都不一定,刘邦那个时候真是担心,韩信借机把他给并吞了怎么办?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种事是经常发生的。刘邦深切地知道,自己在韩信面前不能示弱,所以刘邦是出奇谋,带着一支近卫人马,半夜时分直接来到了韩信的军帐之外,守兵的一看是汉王,那自然得放他进去,刘邦进到了韩信的大营之中,直接把这个虎符兵权拿了过来,派人通知韩信赶快过来办公。

第二天早上韩信一过来看,汉王已经到了,而且人家把大营的警卫人马都换掉了,也写好了诏书,兵权直接给你剥夺掉了,这个时候韩信能怎么办呢?这有点像什么呢?公司董事长突然之间来到了一个分公司,直接召开所有中层干部会,会上直接宣布,暂时把你们分公司总经理这个职务给免掉了,所有的资金人马都调到总部去。

如果总公司平时就是发一纸调令,比如说要求分公司把什么人员,把什么资金调到别的地方,人家分公司很有可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便接纳你这个指令,也可能给你拖个三五个月,把你这个事儿拖黄为止,然而人家董事长选择的是,我直接一竿子插到底,我直接就来到这现场办公,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对于韩信来讲, 一方面虽然他是整支人马的最高统帅,但别忘了,这些军队不是他的,这些军队是人家刘邦的,从士兵到中层管理人员,统统都是刘邦带出来的,如果刘邦不在这儿,韩信或许还可以假传圣旨,不执行汉王的旨意,因为普通士兵嘛,他没有办法求证,现在人家最高大老板刘邦就在这,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下了这个指令,韩信他没法不接受。另一方面,韩信即使想反叛,你也得给他充足的时间,谁能想到刘邦就这么勇,直接一个人就杀到了大营之中。

所以韩信这个兵权被夺的,一点脾气都没有,更关键的是,这种事是几次三番的发生。是的,一方面刘邦确实缺人马,另一方面,刘邦确实对韩信他不放心,大家记得一个故事吗?刘邦派韩信去打齐国,韩信几乎兵不血刃的就把齐地占领了,然后韩信在谋士的建议之下给刘邦写信,说我好不容易把齐地打下来,但是这个地方民风彪悍,你说如果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镇场子的话,我怕我大军一撤,齐地又反叛。

所以韩信说要不这样吧,您就假装给我封一下,给我封一个假齐王,我拉虎皮做大旗,能用我这个名声震慑他们一下。

刘邦刚看到使者的这个书信,破口大骂,刘邦当时心里想,韩信你小子太不像话了吧,你当年就是个无名鼠辈,我给你封坛拜将,我给了你人马,我给了你机会,结果你刚刚立这么一点功,怎么你就想封王封侯的,你就跟组织讲条件。刘邦那个性格咱也知道,有什么事直肠子,刚要骂出来刘邦左面的张良,右面的陈平,一个拉着胳膊一个提着腿,跟汉王讲,千万别,刘邦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大军在人家手里,你这个时候痛骂韩信一番,他一旦跟你反了怎么办?

所以刘邦这个脑子转的也快,马上继续大骂,这把骂的风向变了,不是骂韩信跟组织讲条件,而是说,韩信你这个胸怀怎么不能大一点呢,做什么假王,要做就做真王,所以刘邦马上封韩信为齐王,大家别忘了,那个时候刘邦才只是个汉王啊,但是韩信这个人说实话他不贪,他感觉到你看汉王已经封我为齐王了,我这偌大的功劳也得到了奖赏,我就感觉很可以了,难道我真有争天下的能力吗?

所以被封为齐王的韩信,那真是帮着刘邦出力,但是刘邦这个人,说实话也挺不地道,他是在等机会,等到项羽刚一被剿灭,马上刘邦又把韩信的兵权夺过来了,然后说这样你别被封为齐王了,封你为楚王吧,没过两天又随便找了个理由贬损韩信一下,把韩信的楚王再重新封为淮阴侯,这下子不单兵权都没有了,把韩信也半软禁了起来,长久的带在身边。

这个时候,刘邦等于已经把所有的大权都揽了过来,兵权也拿了过来,再也不需要直闯大营,去夺韩信的兵权了。当然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淮阴侯韩信很悲催的,被萧何所欺骗,最后死在了吕后的刀下,韩信临死之前不知道他会不会想,当年刘邦几次三番闯入大营,夺兵权的时候,如果他有一次进行反抗,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呢?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