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近日有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两党已就2024年政府支出达成权宜之计,而这也就意味着,在白宫发出“关门”预警的一天后,事态已经出现反转。
事实上,有关拜登政府的2024年财政预算,美国两党早在去年5月份就已经达成了协议,只不过共和党内部对此有着不少分歧,因为部分反对此协议的共和议员有意让拜登政府削减预算开支。也正因如此,美国政府在去年9月底就曾一度陷入“关门”危机。
之后时任众议长麦卡锡推出了为期45天的短期支出法案,拜登政府算是暂且逃脱了政府“关门”窘境,但麦卡锡这一看似缓和分歧的举动,非但没有讨好两党议员,反而遭到双方嫌弃。
由于麦卡锡先前历经15轮投票才勉强当上了众议长,为此他不得不向马特·盖茨等保守派议员妥协,承诺1人可提出议长罢免动议,结果在短期支出法案推出后,麦卡锡更是直接被当初的承诺赶下台。
再后来,经过数轮“厮杀”,毫无经验和资历的共和党议员迈克·约翰逊成为了新任议长。
既然如此,现在共和党为何又坚持拒绝通过拜登政府提出的2024年联邦预算拨款法案呢?
其一,这份拨款法案涵盖了援助乌克兰条款,这并不是共和党乐意看到的。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经为乌克兰提供了不少援助,然而乌军却始终难以在战场上取得什么成绩,有鉴于此,共和党早就不想继续往俄乌冲突中砸钱了;
其二,法案只满足了民主党援助乌克兰的要求,却对共和党提出的拨款应对非法移民问题视而不见。非法移民始终是两党争吵的热点问题之一,既然拜登政府现在想要共和党点头通过相关法案,那么就必须在共和党关注的问题上做出让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去年11月通过短期拨款法案后,美国政府眼下又再度面临“关门”危机,白宫甚至已经为此暗戳戳地给国会施压,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两党又是否能够就此事达成一致呢?
自中东重燃战火后,全世界的目光都已被其吸引,尤其是随着也门胡塞武装、“真主党”等陆续下场策应“哈马斯”的行动后,一时间红海和黎以边境局势也在不断升级。
如今内塔尼亚胡摆明了不想轻易从加沙撤军,这一点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心里也都清楚,另外考虑到支持以色列本来就是美国的“政治正确”,在中东局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美国政府陷入“关门”危机,这似乎看起来并不合适。
再者说,政府“关门”这不仅会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也会影响美国的信用评级,即使是出于共同的利益所求,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暂时就此事达成妥协。
但考虑到现如今美国的内斗已经日益加深,并且民主党接连几次出手,试图挤掉特朗普的初选资格,共和党未必能咽下这口气。换句话说,即使现阶段两党将“政府关门”日期推迟到三月份,此事也不可能彻底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