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年-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 汉景帝刘启王皇后之子。

初登帝位

刘彻即位初期,太皇太后窦猗房和皇太后王娡在朝中势力庞大,国事都得向太后禀报。公元前140年,刘彻将一些喜好儒术大臣任以高位,并且让他们推荐贤良之士。但是太皇太后窦猗房却崇尚黄老之学,她极力阻止儒学的改革。御史大夫赵绾建议刘彻不要再将国事汇报给太后,窦太后大怒,于是就搜集赵绾等人各种罪名,要求刘彻将他们下狱治罪,然后刘彻任命的丞相和御史大夫都换了新人。

征伐匈奴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这时候刘彻才能完全掌握皇权,他先将窦太后任命的丞相等人一一罢免。然后对各方诸侯实行推恩令,巩固中央王权,削弱诸侯实力与土地。经过前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十分强盛。于是刘彻就一改汉初战略防御的国策,积极进取,征伐四方。刘彻最主要的目标是匈奴,他先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但是计划并没有得到实现。韬光养晦一段时间后,大臣王恢提出马邑之谋,试图诱杀匈奴,但是计划不但没有成功,还使匈奴频繁入侵边疆,再无和亲可能。事已至此,朝中有些大臣则主张恢复和亲,换取和平。但是刘彻却没有妥协,他命令霍去病卫青北击匈奴,收复失地。两人也没有让刘彻失望,经过数年的战争,击退了匈奴。

巫蛊之祸

到了晚年的时候,卫子夫年老色衰,太子刘据对刘彻的征伐屡屡进谏,使得两人产生了隔阂。朝中也出现了支持太子和反对太子的两派,公元前94年,刘彻新宠赵婕妤怀孕十四个月,生下了皇子刘弗陵刘彻以尧帝出生前怀孕的月数吻合为由,将赵婕妤的寝宫门命名为“尧母门”。宫中则认为这是要将刘弗陵命为新太子,废除刘据,太子党与反太子党两派斗争激烈,酿成了公元前91年的“巫蛊之祸”。结果便是刘据兵败自杀,妻妾子女都遇害,卫子夫也自杀,卫氏家族随之被诛灭。

公元前87年,刘彻驾崩,其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