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应该知道著名的“铁幕演说”又叫“和平邸柱演说”。
铁幕演说的实质内容就是面对苏联黑海战队对波罗的海国家,及欧美国家潜在形成的威胁,鼓动欧美达成统一战线共同对付苏联共产主义的一个演说。
1946年3月1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在美国杜鲁门总统陪同,在杜鲁门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一场著名的“拱火煽情演说。”
为什么我把这么著名的演说说成是“拱火的煽情演说呢”?我并没有揶揄的意思,因为我是结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国际形式及矛盾关系,还有丘吉尔这个胖子政客的为人来这样定义的。那我们就展开说说吧。
一、铁幕演说的动机和成因
当时历史背景是刚经历二战后卫国战争的苏联元气大伤,军民伤亡高达2000多万。
但战后国际的秩序重建,及利益果实的分配,作为战胜国的美英法苏却在利益分配方面各自打着小算盘。
虽然同属战胜国,但他们对苏联这个体量较大的红色政权还是有点“耿耿于怀”的,苏联在波罗地海蠢蠢欲动有觊觎欧洲各国之心,欧美有防范且联合之势。
于是,当时西方还真有人考虑过进攻苏联,彻底消灭这个红色政权,尤其是在刚结束卫国战争元气大伤的苏联这个阶段,估计也没有多少预备队和组织反击了,俗话说,趁你病,要你命嘛……
当时,最为活跃和积极的莫过于西方阵营里的英国首相丘胖子了。
他的具体行动计划是命令英国武装力量联合参谋部制定了名叫“不可思议的行动”的作战计划。
具体就是使用英美联军,英国用武器装备到波兰的流亡军队,再从二战德军老兵中招募10万进攻苏联,丘胖制定好这个计划就是准备将这个付出实际行动。
而战后,丘胖子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并举行了隆重的赠剑仪式以示亲密和无间。
从这这个角度看,丘胖子的行径就如一个“投机的政客”,或者至少也有变色龙之嫌。
反正归根结底是丘吉尔不仅用这个作战计划,去鼓动西方阵营备战,还跑去美国发表了所谓的著名“拱火式的铁幕演说”,鼓动美苏对抗。
二、英美最终未达成实际行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1、二战结束后,法军经过二战的“摧残”之后几乎也没有什么战斗力,英国除掉海军陆军不是强项,规模也不大。那就主力得靠美军。
如果美军全力以赴与苏军决战,即便赢了估计也元气大伤,那英法就有机会恢复一战前的强国地位,美国就会沦为小跟班,美国不划算。
而如果
假设苏联获胜,法国这个在1940年就迅速向德国投降的国家,恐怕眼疾手快的又要投降。
而丘吉尔代表的英国更是“见风使舵”的高手,战前反苏,苏德对战又积极宣布和苏联联合。斯大林战役战结束后,还隆重的举报仪式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以示庆祝。二战彻底结束后,又要反苏,美国觉得这个国家并不牢靠。
2、而苏联方面,或许也通过各种渠道多多少少知道了这几个国家的心思,进攻德国的精锐部队大都编入了驻德部队,在双方在德国的各自占领区边境摩擦中互有胜利,让美国意识到苏联还有实力,比较强悍。
3、美军中著名的巴顿将军也是主张进攻苏联的代表之一,但却离奇的车祸去世,使美国上下震惊。有消息说是苏联干的,但具体原因不明。
4、是最关键的原因,联军共同抗苏,出主力的却是美国。无论输赢美国都必将付出惨重代价,放着盟国老大不做,非得去冒这个险?而且冒险之后极有可能这个老大位置不保。
所以在以上种种因素情况下,美军并未赞成丘胖子这一计划。
但是作为欧美的老大,对付苏联也符合美国本国的利益。于是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美苏争霸冷战对抗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