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人考上状元,经过岳飞坟墓时作了2句诗,后人赞不绝口

人人喊打的千古罪人秦桧岳飞墓前已经跪了上千年,由此可见人们对当年秦桧残害岳飞的切齿之痛。

然而这一切也给老秦家的后人们带来无尽的郁闷和不安,以至于不敢再姓这个秦姓,由此可见舆论的伟大作用。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老秦家的后人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的时候,直接说秦始皇的秦,为的就是与秦桧撇清关系。

这就带来今天的话题,清朝乾隆年间,老秦家的后人考上状元,差一点就因为这位是秦桧的后人而丢掉脑袋。

也算是状元郎秦大士心思灵活,直接说出一句话,这才叫皇帝大为欣赏,委以重任。

那么,这位秦大士到底是不是秦桧的后人

他又是如何化解乾隆帝的芥蒂的?后来在岳飞墓前,秦大士写出什么样的两句诗,以至于叫后人大为赞叹,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话题。

朝廷昏庸奸臣当道

说到岳飞的报国之心,就不能不说说宋朝这个时代所独有的特色,这就是重文轻武。

我们从本质上来认识,北宋的建立是建立在赵匡胤陈桥驿造反,因此上这位得了江山之后,非常忌惮军事将领拥兵自重,于是便有了杯酒释兵权这个传说。

其实一直以来,人们对北宋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感到疑惑,为什么羸弱的北宋会有这样的奇葩的发展?

应该明白,在这一期间,北方的金国并没有得以发展,是受制于来自蒙古的掣肘。因此在前二十年,大宋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就是北宋经济文化繁荣的大背景。

后来,蒙古开始向北发展,这就给金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于是便频频侵吞大宋的北方疆土,以至于后来就连京城开封也时常兵临城下,繁荣昌盛的大宋开始危机四伏,前途堪忧。

然而面对这种岌岌可危的态势,北宋的皇帝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反而是依仗着经济繁荣,腰里有钱,对北方的强敌步步退让,割地赔款,为的是求得暂时的平安。

应该说,北宋的这种苟且偷生绥靖妥协政策,反而更助长了金人的膨胀欲望,也给后来北宋的坍塌埋下伏笔,种下隐患。

而岳飞的悲催,也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之下显得更加叫人惋惜,因为这样的大英雄放在历史上任何时代,岳飞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这也算是生不逢时。

从历史上来看,岳飞跨越北宋到南宋整个时期,而这也正是北宋开始走向式微的阶段

一开始岳飞就跟随康王赵构,在大将刘浩的帐下听命,也算是一位武将。虽然官职低微,也是一身武艺,深得上峰喜爱。

应该说这一时期,岳飞算是正规军,然而到了南宋时期,岳飞的岳家军显而易见是妥妥的地方武装,这就是为什么岳飞的坚决抗战的决心,难以得到高层的认可,这也就是为什么到最后赵构以牺牲岳飞父子的性命为代价,也要与金人苟合。

其实赵构还有一种心理,因为此时自己的父亲和哥哥都被金人掳走,一旦岳飞完胜金兀术的话 ,二帝被放回来,这大宋江山该是谁当家

一山不容二虎,这一下子冒三只老虎,这就叫赵构非常郁闷,更反感岳飞的不识时务。

这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岳飞的民间武装节节胜利,打乱了赵构与金人妥协的进程,因而才受到秦桧等人的打压,直至被迫害之死。

当然这并不是为秦桧等人的行径做辩解,也不是为秦桧刷洗罪过,因为历史就摆在那里,这就像后来秦桧的后人秦大士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后人逆袭乾隆器重

对于秦大士到底是不是秦桧的直系后人,历史上一直有争论,其实就连秦大士自己也搞不清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位大清的状元出身的怀疑,因为这秦大士出生在南京,而这里恰恰是秦桧起家的地方。

秦大士的原籍在安徽,后来老秦家迁徙到南京落户,按照这个节奏应该与秦桧没有多大关联。

然而,后来经过族谱的辨认,发现秦大士是秦梓的支脉,而这位就是秦桧的哥哥。从这个意义出发,说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人貌似没错。

秦大士先是考进举人,五年后高中状元。然而正当乾隆帝准备御笔钦点这位状元的时候,却发现这秦大士居然与秦桧是老乡,而且两个人都姓秦,这就不能不叫乾隆顾虑重重,于是便打发人把秦大士给叫来。

高进状元又得到皇帝的召见,秦大士自然是很是兴奋,却不料刚见面就被乾隆泼了一盆凉水,只听皇帝问道,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人

秦大士一听这话心想坏了,自己到底是不是秦桧的后裔,这件事可不是一句话能够打发的。因为秦大士要是承认这回事,乾隆一句话就能把他打回原形

然而要是不承认,乾隆要是较起真来,万一落实真是秦桧的后代岂不是欺君之罪?

说起来秦大士这个状元也不是白给的,听到乾隆的问话,秦大士脑子一机灵,脱口说了这么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大士的这个脱口秀貌似答非所问,其实里面的信息量很大

乾隆也是德高望重的君王,自然知道这位状元郎的心机。因为赵构昏庸,这才有了秦桧这样的大奸臣。而自己是智商很高的一代明君,又岂能在乎一代才子姓不姓秦?

再延伸一点来解读这句话,你乾隆今天重用我秦大士,说明你就是圣君,而我秦大士就是能够辅佐朝廷的肱骨大臣,这与我是不是秦桧的后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反而更衬托出乾隆爷的伟岸襟怀。

当然乾隆也不是要为难秦大士,而是通过这样的考量,试一试秦大士的应变能力。因为乾隆即便是再昏庸,也不会因为老秦家这个姓氏而埋没人才。

乾隆的发难完胜,但挡不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拿秦桧来调侃秦大士

话说这一天秦大士和同僚一起办差,路过岳飞墓。人们一看秦桧跪在岳飞雕塑前的秦桧的铜像,一再要求状元给这里题写诗文,以供后人赞赏。

秦大士心里知道,这哪里是题写诗文,供人瞻仰,不就是先试探自己对秦桧的态度,显然是想叫他出出丑,拉黑秦大士的人设而已。

事已至此,秦大士叫人拿来笔墨纸砚,挥笔写下两句诗词,后来广为流传。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大意是说,因为有了秦桧这个反面教材,后人起名字的时候都绕开桧这个字,而我来到岳飞的墓前却觉得自己愧对这个秦姓。

其实这两句诗寓意很深,一方面秦大士并不隐晦自己对秦桧所作所为的不齿,另一方面这位状元又对老秦家充满着期望,觉得应该放弃这些歧视,重在当下。

结语

今天我们通过秦大士在岳飞墓前的两句诗词,可以看出秦大士果真是才华横溢的状元郎,更是在期望人们能够摒弃历史的偏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因为历史已经过去,做好今天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