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独子陈掖贤:拒领抚恤金,在身上刻下3字,53岁却自缢而亡

“东北西南齐仰手,珠河亿载漾东风。”这首词是郭沫若为纪念赵一曼女士,在她的纪念馆题的词。赵一曼女士的事迹让笔者明白了巾帼英雄也是时代的一道靓丽风景。

古今中外不乏有像古代中国的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以及南宋抗金女将梁红玉。也有诸如像外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以及维护女权主义的希拉里。这些女子的事迹都向历史验证了“谁说女子不如男”。今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巾帼英雄赵一曼女士。

赵一曼女士于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的一座小山村,在赵一曼20岁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宜宾爱国运动的领袖。于1925年五卅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黄埔军校首次开始招收女生,赵一曼由于其丰富的斗争经历,被黄埔军校录用,不过自那以后,赵一曼便没有回过家乡了。在军校历练两年之后,赵一曼就去苏联研习,在途中,她遇见了此生的伴侣—陈达邦。

1928年,赵一曼和陈达邦于莫斯科结婚。虽然在苏联的社会生活非常的艰辛,赵一曼此时也患上了肺病,但是赵一曼夫妇苦中作乐,心中极为乐观,在疗养期间,赵一曼度过了此生最美好的时光。

可惜那时战火连天,帝国主义的铁蹄在中国肆意横行。由于中国急需人才,赵一曼忍受着病痛,与丈夫告别,毅然回国了。陈邦达不曾想过,这一次的分别,他们夫妇俩竟是天各一方了。

赵一曼回国之后,她找到组织主动请求前往抗日一线,理由是她在军校学过军事,能带兵打仗。此时的赵一曼已经身怀六甲了,在上海几经周折,终于生下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安全,在跟儿子拍完一张合照之后,就继续参加抗日了。

1934年,由她带领的东北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骁勇善战,攻无不克。有的人还一度认为赵一曼是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的亲妹子。

1935年11月,由于赵一曼在抗战中受伤,不幸被日军捕获。为了让赵一曼吐露出相关的情报,日军便对赵一曼实施酷刑,如鞭打,电击,老虎凳等惨无人道的刑罚,但是赵一曼始终没有出卖组织。每当昏迷之际,赵一曼心中仍然记得的是她的信仰,她的目的就是反满抗日,将老百姓救出水深火热之处。

日军的残酷可想而知,但是赵一曼却始终如一,并没有向嘴脸可恨的敌人吐露一丝一毫的信息。赵一曼女士的精神可谓是“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1936年8月,在押往刑场的途中,面对死亡,赵一曼不悲不喜,向看守人员要来了纸和笔,写下了对于她的儿子宁儿也就是陈掖贤的殷殷期望,这封信不仅表达了她对于儿子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的懊悔,还有希望宁儿有一天能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惜赵一曼女士始终没有看到中华人民站起来的那一日,于1938年8月2日牺牲在日军的屠刀之下。

后来据被称为“活阎王”的用刑主凶之一—吴树桂供述:赵一曼就像一块铁。到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弄清楚赵一曼的真实情况。

赵一曼口中的宁儿,第一次在东北烈士纪念馆见到赵一曼女士写给他的遗书时,号啕大哭,那时的他才明白原来寄人篱下的自己有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原来母亲一直一直都很爱自己。这一触动让性格内向的陈掖贤哽咽不已。陈掖贤手抄了一份遗书留作纪念,回家之后,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身上刻下了“赵一曼”三个字。

当时的中国急需工业人才,所以他去了北京工业学校工作。后来,陈掖贤拒绝了国家给予的抚恤金,他说他不能拿母亲的抚恤金用来吃穿。经年以后,他把遗书交给了他的女儿,并且告知他的女儿陈红: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告知后代不要给国家添乱,自己的事,自己办,这样才能对得住为国牺牲的奶奶。

不过可能赵一曼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竟然在53岁的时候自缢而亡。据同陈掖贤一起工作的同事称:陈掖贤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而且时常心情郁闷。可能是陈掖贤从小处于一种寄人篱下的情况,没有感受到那个年龄应该有的父爱和母爱,所以导致他后来自缢而亡。

陈掖贤的女儿陈红跟赵一曼女士一样忠烈,并不接受日本老兵的道歉和赔偿。她说,她永远不能忘记日本对于中国的家国仇恨。对于日本死不承认侵华战争的态度疾恶如仇。可见,陈虹跟赵一曼女士一样有着一颗倔强的心,除此之外,陈红经常不计成本地向东北人民讲述她的奶奶赵一曼的事迹,她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奶奶赵一曼的那种精神。

陈红对日本老兵的态度,让笔者想起近几日,许多网友对于日本首相安培晋三事件的态度,各个网友的态度不一。但是笔者需要表达的是:虽然抗日战争犹如白驹过隙,已经过去了好久,但是历史的痕迹是永远不会将当初的罪恶冲刷干净。笔者永远会记得当初日本军队做出的罪孽。

当今的中国,二次元的市场渐宽,许多日本动漫深受中国青少年的喜爱,喜欢一件东西没有错,但是愿中国的青年能够在喜爱之余,能够在心中铭记那一段屈辱的历史,能够不忘本心,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也希望中国的青年不会忘记赵一曼女士是为国牺牲的,不论是赵一曼女士还是当时千千万万为国牺牲的革命烈士,他们都是中国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