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在20多年前给出预言:西方、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

文明与国家

随着苏联的落幕,世界政治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冷战后的岁月是见证了人民身份和身份象征发生巨大变化的开始,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路线重新配置。

冷战后的世界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全球政治在历史上第一次变得多极化、多文明,这在人类文明过去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文明之间的接触实际上是断断续续的。然而,随着现代时代的开始,从16世纪全球政治呈现出两个维度,一直到冷战后的世界,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出现了。

塞缪尔·亨廷顿在2004年世界经济会

塞缪尔·亨廷顿作为美国知名的政治学家、顾问以及学者,在谈及现代文明社会以及国家体系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他关于“文明冲突”的理论更是让他闻名世界,他认为,未来的战争将不再是国家之间的,而是在文化之间进行。

早在20多年前,亨廷顿就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阐述了自己关于东西方文明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看法。粗略地来讲,他认为西方与东方国家日后将会出现极大的不同,西方世界的落幕,将迎来东方世界的崛起,而日本、中国、俄罗斯、印度将会成为东方文明的新力量。

亨廷顿在上世纪60年代批判了过去十年影响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政策的现代化理论。他认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更加复杂和无序将是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而最终的结果便是暴力的产生

西方世界的现代定义取决于是否采用了文化、经济、精神或者政治标准,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承认至少存在3个主要世界”,或者说文化方面。而东方世界、阿拉伯以及非洲世界没有明确规定的界限。

而在1991年,亨廷顿在自己的书中提到了葡萄牙革命,作为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它描述出的一种全球趋势,其中包括欧洲60多个国家。后来在“文明的冲突”讨论中,亨廷顿将当代世界与主权国家的古典概念进行了对比,

“要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冲突,必须了解文化裂痕,并且接受文化,而不是国家。”

新时代文明的力量

对于亨廷顿来讲,文明的冲突代表着历史的发展,过去的世界历史主要是君主、国家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就像西方文明所表现的那样。然而在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非西方文明不再是西方文明的被剥削接受者,而是成为与西方共同塑造和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参与者。

这一点我们能够在冷战后的世界体系构建中便能看出,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在国际上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无论是经济连接还是政治外交,众多迹象都表明这种世界历史的构建正在成为现实。

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是西方文明西方基督教国家+文化(这里面同样也包含其他西方主要宗教以及新教),东方世界是佛教、中国、印度教和日本文明的混合体。

从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这三个方面,西方向世界其他文明转移发生了重大转变。亨廷顿认为,东亚中华文明由于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其在文化上宣示了自身相对于西方的价值观。

他认为中国的目标是重新建立起自己在国际声誉上的地位,由于儒家思想中隐含的等级结构历史,其他地区的国家将会“跟风”与中国。整体上来看,中华文明与西方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相对。

华夏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也很大

而这恰恰使得中国周边国家变得更加支持中国,所以在亨廷顿看来,中国的崛起实则对西方世界体系构成了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强大的长期威胁之一。

仅从这方面来看,亨廷顿对中国外交合作的预言并不无道理,并且有不少已经成为现实。如今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表现举足轻重,“一带一路”让我们联系多个周边国家共同创建美好未来。文明的碰撞或许会激起涟漪,但这并不会导致浪花的出现。

未来文明的走向

对于俄罗斯、日本、印度来讲,“摇摆文明”或许是最能形容他们的说法。文明冲突在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尤为普遍,最早能够追溯到伊斯兰教刚进入欧洲的时期。

过去导致西方与伊斯兰冲突的因素在于伊斯兰的复兴和伊斯兰教的人口增长方面,另外加之西方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这激怒了伊斯兰原教旨

而在未来的世界政治的中轴线通常是西方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关于文明之间的冲突,亨廷顿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看法。总体来讲文明的基本差异,包括预言、历史、传统是根本原因,这是历经几个世纪的产物。

经济现代化与社会变革,世界“越来越小”,联系更加紧密则成为第二冲突点。另外在西方文明意识的发展中,西方文明带来的促进作用也使得非西方文明开始有意愿以非西方的方式塑造世界。因此,就亨廷顿的预言来讲,文明与政治制度直接相关,宗教之间的分歧带来的文明冲突是根本原因。

或许西方在未来仍然是最强大的文明,但是相对于其他文明的力量,这种强大正在逐渐下降。当西方试图维护其价值观并保护自身利益的时候,非西方社会通常会面临着两个选择:“跟风”,或是通过增强自身的力量来平衡西方。

盛极必衰,或许正是西方文明带来的这种促进作用让地区文明重新思考自身的存在。随着西方意识形态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弱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多元文化和多极政治格局相互交织的世界正在逐渐相互适应。

尽管从部分个体来看,文明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但在整体的塑造性上,非西方文明将同样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