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后问斩,这是有讲究的

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后问斩一是为了顺应天道,另一个是避免产生冤假错案,同时在秋后问斩能起到最大的震慑效应。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在看到有犯人被处决时,除了那些十恶不赦的罪犯会被斩立决外,主审官对待普通的犯人都会加上一句秋后问斩,这样的惯例使得有些犯人能够侥幸多活一段时间,如果能赶上大赦天下,很可能有些犯人就避免了死刑,这种制度最早起源于汉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计,是有一定的根据的,下面就来说一说这其中的讲究:

一、顺应天道

​​​在古代人们都是比较迷信的,相信天人感应,杀人也是一件有违天道的事情,人们认为秋天万物萧瑟,正是生命终结之时,所以在这个季节杀人不会受到天谴。而且秋天在五行之中对应着金,适合动用刀戈,所以选择秋天来行刑。

二、避免冤案

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不发达,很多案件缺乏证据,判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判官的经验,在这之中很可能有冤假错案,而且古代杀人需要上报皇帝复核,由于古代交通不太便利,这个过程也需要很长的时间,选择秋后问斩就给了那些冤假错案翻案的机会,这也是一种仁政的提现。

三、震慑作用

选择秋后问斩还有一个原因是跟人们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在秋后是一年中最为清闲的时间,人们有时间来观看行刑,在这个时间对犯人用刑能够起到最大的震慑作用,毕竟如果没人观看用刑,古代的通信也不发达,仅仅依靠人们口口相传,震慑作用就会大大折扣。

你知道为什么古代判死刑的人大部分都是秋后问斩吗?有什么讲究?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