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荒唐,后半生漂泊的卢梭

有些人注定不平凡,有些日子也不会平凡。

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日内瓦让·雅克·卢梭,父亲只是个新教教徒、钟表匠,母亲也是个出生于牧师家庭的普通女孩。

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

从小的经历就让他深刻理解家庭生活的重要性,才有这样的感悟。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去世,之后,卢梭由姑姑抚养。1722年,卢梭的父亲和人发生纠纷,逃跑避难去了。卢梭独自寄居舅舅家,后又寄宿在一个牧师家,学习古典语文、绘图、数学。

1724年,回到日内瓦舅舅家。一年后,在马斯隆先生处打杂。后在雕刻匠处当学徒时,养成偷窃的毛病,但同时也阅读了大量杂乱的书籍。

1728年16岁从雕刻匠家逃跑后,结识华伦夫人,也开始了他的第一段感情生涯。

1730年,卢梭作为一个不懂乐谱的人,在洛桑的时候却当音乐教师,还自称是巴黎人,这又是一段不光彩的经历。

1732年,辗转回到华伦夫人处,成为了华伦夫人的情人,并一边做土地测量工作,一边自学数学。有点匪夷所思的是华伦夫人还有一名情人,三人相处还非常愉快,这也算是一个特殊的经历。

1734年,帮华伦夫人管家,研究植物,制药。1737年,因化学实验双眼受伤,到沙尔麦特村养病。他享受乡村生活,享受爱情,并专心钻研学问,阅读洛克笛卡尔等人的哲学著作。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越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越能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1740年,卢梭荒诞的前半生匆忙画上了句号,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到里昂马布利神父家当家庭教师。1742年,在巴黎科学院提出《新乐谱记谱法》,未被接受。将《新乐谱记谱法》改写成为《现代音乐论》并出版。结识狄德罗和一些启蒙运动思想家,开始接触启蒙思想,同时开始学习化学。

1743年,写成歌剧《风雅的缪斯》,在此期间以教音乐、抄乐谱为生。1745年,结识戴莱丝,并与之同居,开启了另一段感情生涯。1747年,写成喜剧《冒失的婚约》、诗剧《西尔维的幽径》等。

1749年,为狄德罗、达朗贝尔撰写《百科全书》的音乐部分。不久后为应征第戎学院征文而写的《论科学与艺术》。

1750年,他的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获第戎学院奖金,卢梭声名鹊起的同时,却因《论科学与艺术》一文和众多文人开启笔战。

1752年,歌剧《乡村卜师》成功上演,受到国王和王后的青睐。虽然《乡村卜师》后来曾多次上演,但卢梭却从中获益很少,码字到什么时候都这样。

1753年,到圣日耳曼短期旅行,为应征第戎学院征文而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54年,与果佛古尔、瓦瑟去日内瓦。受到日内瓦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重皈新教。起草《政治制度论》,后来只选取其中一部分出版为《社会契约论》。

1761年,《新爱洛伊丝》一经出版就受到女性读者的热捧。1762年,出版《爱弥儿》,法国法院因为书中的一些言论对卢梭发出逮捕令,查禁他的书。同时巴黎大主教毕蒙对《爱弥儿》发出禁令,巴黎高等法院也发出禁令,并下令追捕卢梭。

卢梭独自逃跑,之后长达八年的时间,卢梭直在逃难。在各种迫害、谴责甚至是密探的监视下生活,卢梭的性格逐渐变得敏感多疑,以致后来不断怀疑身边的人可能会谋害他。

1763年,逃至普鲁士,接受普鲁士国王的庇护,不久出版《致毕蒙教皇书》,抗议教会当局对他的迫害,开始一个人能力隔空对抗教会的坑害。1764年,出版《山中书简》,责问日内瓦当局。

1765年,卢梭起草的《科西嘉宪法草案》出版。后迁居伯尔尼的圣皮埃尔岛,仅仅在享受几个月宁静的隐居生活之后,再次遭到驱逐,潜回巴黎。

1766年,前往英国避难,编写《植物学术语词典》。并开始写《忏悔录》第一卷。在漂泊逃难的四年中,卢梭经历种种迫害、诬蔑和打击,《忏悔录》写下了他的作为,把这些作为公布于众,为他所受的不公正的待遇澄清。

1769年,迁居布戈市农场居住,《英雄所需要的道德》写成。1770年,重返巴黎,改写乐谱和作曲,准备写《对话录》。

1771年,写下《对波兰政府及其1772年四月改革计划的考察》。1775年他的歌剧《匹克马梁》在法兰西歌剧院成功演出。

1776年,完成《对话录》,想放在圣母院的祭坛上,结果未能成功。不久后写下《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

1777年,健康恶化,停止抄写乐谱,生计困难。

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德。

1778年,病逝于爱隆美尔镇,葬于爱隆美尔镇,1794年灵柩才迁往巴黎先贤祠。

1712年6月28日已经远去很久,但是那个前半生荒唐,后半生漂泊的卢梭,永远地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在历史上都曾经轰轰烈烈!记得点个关注,跟老白畅谈每一的历史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