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往事:陈强开始不愿扮演黄世仁,担心演“坏人”找不到对象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是中国革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自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至今,这一题材先后改编衍生成为故事影片、芭蕾舞剧、京剧以及众多地方剧种,可谓家喻户晓。

1945年4月,歌剧《白毛女》上演期间,反响极为热烈:当黄世仁在白虎堂向喜儿施暴时,首长席后面的几个女同志失声痛哭;当幕后唱起“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歌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陈强一开始并不想扮演黄世仁。延安鲁艺的《白毛女》创作组一成立,陈强就参加了,在讨论排戏的时候他早就起了心思,瞄准了喜儿的父亲杨白劳,他认为这个角色有好戏。在前方演出他多数是演老头,要让他塑造这个角色,轻车熟路,定能成功。没想到,分配角色时却让陈强演大少爷黄世仁。陈强去找导演:“为什么偏让我演黄世仁呢?我没有体验过地主的生活,黄世仁在舞台上的所作所为,我能表现出来吗?难道我像坏蛋吗?”

其实,陈强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呢?演这个角色他没有成功的把握,如果真的演成功了,对他就更不利了,这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想扮演正面角色就困难了。再说,他还没结婚,给人们留下了“坏人”的印象,女孩子们还敢接近他吗?陈强越想越苦恼,于是,他向导演提出不演反面人物黄世仁。这样一来,《白毛女》的排演工作无法进行,剧组不得不把戏停下来做陈强的思想工作。

陈强不愧是一名革命文艺工作者,最终还是无条件服从了组织安排。没想到,一炮打响,陈强因演黄世仁这个角色而闻名中外。

1946 年张家口保卫战间隙,联大文工团到怀来演出歌剧《白毛女》。演到最后一幕时,台上群众演员高呼“打倒恶霸地主黄世仁”的口号声。

“翻身人看翻身戏”,《白毛女》以鲜明的政治主题很快成了解放区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丁玲曾描写过看戏的场景:“ 每次演出都是满村空巷,扶老携幼.....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掩面呜咽,一团一团的怒火压在胸间。”新中国成立以前,歌剧《白毛女》演遍大江南北,观众人数达百万。一些村子看了后,很快发动群众展开反霸斗争,并激励许多人投身革命。许多战士在枪托上刻下这样的口号一一“为杨白劳报仇”“为喜儿报仇”,掀起杀敌立功的热潮。

■文/摘编自《向阳而生》 (李延青 王律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