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湖南一农妇带着20两黄金,来到县政府门口:我要交党费

1949年7月的某一天,一位衣着破烂、面黄肌瘦的农妇,来到湖南省平江县政府大院。

农妇称自己是来找县委书记的,政府大院的警卫问农妇找书记干嘛。农妇拍了拍装着东西的包裹,自豪地讲:“我来交党费!”

警卫挠挠头,不解地问:“交个党费,怎么还得找县委书记?大姐,你是不是找错了?走,我领你去真正交党费的地方。”

农妇倔强地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这党费必须经县委书记的手,不然我不放心。小同志,你去报告一声,绝对不会让你挨骂。”

见“大姐”如此坚决,警卫苦着个脸,壮着胆子,找到县委书记齐寿良,报告这件事。齐寿良想了想,就让警卫将人带过来。

农妇来到县委书记办公室后,还没开口说话,就从严严实实的包裹里,掏出20两金条。

当时的平江县委书记齐寿良看到这一幕,有些愣住,直到农妇说出一个名字,讲了一个故事,他才反应过来,不由肃然起敬。

这名农妇叫朱引梅,她的丈夫名叫涂正坤。

这个故事,得从1939年6月,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说起。

涂正坤是1897年生人,湖南平江本地人,1925年5月加入的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毛主席在湘赣边界领导的秋收起义,涂正坤也是参加了的,还是作为骨干。

因指挥没有完全统一、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秋收起义失利。涂正坤带着一部分平江的农暴队员,转移进平江东部的连云山一带,打起了游击战;因此,涂正坤没有随毛主席一起,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连云山打游击战时,为了鼓舞士气,读了4年私塾的涂正坤,写下一首朗朗上口、当地流传甚广的民谣:梭镖亮亮光,擒贼先擒王,打倒蒋介石,活捉许克祥

1928年2月,涂正坤被任命为中共平江第四区区委书记兼游击队党代表,领导着平江一部分地区的革命斗争。

因为涂正坤参加革命的事情,被国民党反动派知晓,所以涂正坤的父亲母亲先后被杀害,并公之于众。

这让涂正坤对阶级仇恨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对国民党反动派更加厌恶,对中国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1928年7月,涂正坤率领连云山游击队,策应着彭德怀、黄公略等同志领导的平江起义,参与创建红5军,进行湘鄂赣根据地的开辟斗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的主力开始长征,涂正坤与傅秋涛等同志,继续在湘鄂赣边区,领导着极其艰苦的游击斗争。这个与中央失去大部分联络、缺衣少食、时常被围剿、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游击斗争,一共进行3年之久。

即便是如此艰苦的环境,涂正坤还是发展和保存了近500名党员干部、近400名红军战士。他们是革命的种子,他们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1937年2月,经过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西安事变,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行动越来越少,中共中央也再次联系到湘赣鄂边区的这群同志,任命涂正坤为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人民抗日军事委员会委员。

七七事变爆发,中共中央派专人到湘鄂赣省委,传达一些抗日的指示和精神。不久后,涂正坤同当地国民党当局,进行了谈判,建立起湘鄂赣苏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年底,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正式编入新四军,由傅秋涛率领,前往江南抗日前线。涂正坤留下,改任湘鄂赣特委书记,兼新四军平江通讯处主任,继续坚持在后方斗争。

可惜,涂正坤就是牺牲了,牺牲在1939年,牺牲在抗战战争的后方,不是敌后的后方。这是所有中国人都没有想到的,即使是日寇知悉后也被震惊到了。

不是在1937年,已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吗?为什么涂正坤还是被国民党杀害了?这算叛国,这算临阵倒戈吗?

来到抗日前线,与日伪军正面作战的傅秋涛,都是好好的,成为开国上将,活到1981年,涂正坤却死在1939年,国民党的屠刀下!这件事,太多太多人接受不了了,太难接受了。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军队趁着夜色,偷偷包围了平江新四军通讯处,涂正坤、吴渊罗梓铭、曾金声、吴贺泉、赵绿莹6名同志被枪杀或活埋。

平江惨案的消息传出,悲愤不已的毛主席,公开发表一篇题为《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说稿,其中提到了3次涂正坤。

8月1日,延安举行万人追悼大会,悼念惨死在国民党手上的涂正坤,毛主席、朱德、陈云、彭德怀等亲笔书写挽联赠送。

文中有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反对,我们一定要抗议!”可见毛主席为了顾全大局,强忍着怒火,尽可能不说出那些“过激”的话,尽可能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涂正坤牺牲前,莫名感到一股危险,便将党的经费——一斤四两黄金,交给妻子朱引梅,嘱咐她一定要保管好,若自己出了什么意外,务必将黄金分毫不差地,交到党组织的手里。

惨案发生后,朱引梅和9个月大的儿子,也差点惨遭毒手,幸好好心的房东和邻居,帮忙打着掩护,这才逃过一劫。

29岁的朱引梅,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背着年幼的孩子涂民涛,过了10年颠沛流离的乞讨生活,一直在寻找可靠的党组织。

那10年时间里,朱引梅母子北到湖北通城,南至湖南浏阳,沿着中间那条长长的山脉来回走。

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朱引梅不敢搭棚子,有时能找到山洞,睡里面;有时找不到,就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垫着个蓑衣,盖个斗篷;无论刮风、下雨、下雨,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吃,吃野菜红薯,不生火;喝,喝山泉雨水溪河。有时涂民涛饿得哇哇叫,朱引梅就下山讨点面条,或是打点零工换食物。

就这样硬生生挨了10年。这10年,恰好是涂民涛的童年时间,彼时年幼的他,却全部都记得,还记得清清楚楚。

朱引梅是没钱吗?不是,她的棉衣里,藏着能让她们母子,过上极好生活的黄金。但凡她卖掉一点,隐姓埋名,母子俩绝对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可朱引梅是个“死心眼”,她认为这样做了,就是玷污自己的党性,就是背弃对丈夫的承诺,就是将丈夫的清白抹黑了!所以,她一定要把丈夫留下的党费,完完整整、一分不少地交还给党组织!

1949年7月,平江解放的喜讯传到山中,朱引梅高高兴兴地带着儿子涂民涛走出大山。

独自来到平江县委大院,将20两黄金(当时1市斤为16两),交到平江县委书记齐寿良的手上。朱引梅多年的心愿,终于了结了,可以过上普通人的安稳生活了。

涂正坤牺牲时,才42年,多么年富力强的年纪啊。若是不被背后捅刀子,他也很有可能获得上将军衔,妻子、儿子也不会受那么多苦了。

涂正坤、朱引梅夫妇,如此一心为公,实在太让人钦佩了。试问世间,有几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