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凶墓,5层防盗措施为啥没拦住盗墓贼,墓主人究竟是谁?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等级观念非常重视,不同的等级要使用不同的规格仪式,不仅生前如此,死后也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古代的贵族们都希望死亡之后仍旧能够延续生前的繁华,所以即便是死亡,也会在墓葬中随葬丰厚的随葬品,随葬品有象征身份地位的青铜器,还有生前所用的黄金,玉器等。

丰厚的随葬品,自然也吸引了盗墓贼的注意,为了不让盗墓贼打扰自己死后的安宁,王侯将相们也会考虑墓葬内的防盗措施。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曹操72疑冢,秦始皇水银地宫,武则天李治的特殊陵墓,使盗墓犹如挖山。

这之中还有一种墓葬,它虽然也是防盗,但不同的是它并非是让人们无法找到地宫的入口,而是盗墓贼即便找到了地宫,也难以盗墓。

它就是积沙积石墓。

叶县古墓

2018年,河南叶县烧车河发生区域性洪水,洪水冲毁了当地的一座土堆,露出了大量的石头。

事实上,对考古稍微比较敏感的人会知道,这个土堆非常奇怪,四周非常平坦,只有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很有可能是大型墓葬的封土。

闻讯赶来的考古队员们也确认了这一点,并且因为洪水的冲击,古墓已经遭到破坏,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里多说一下,有时候我们往往已经知道古墓的位置,但是古墓的封土和墓葬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墓葬本身,所以如果不是遭到破坏,或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一般考古学家不会主动发掘。

考古学家们发掘没多久,就发现这座古墓绝对不一般,因为墓葬封土内有大量的石头,重量以400-500斤居多,最轻的有200多斤,最重可达900斤。而附近农田并没有这些石头,这意味着这些石头是古墓设计者特意摆放的。

不仅如此,石头与石头的缝隙之中都是细沙,这里靠近河流,出现沙子并不意外,意外的是这些沙子是被筛选过的,颗粒大小一致。

看到这里,考古学家们意识到了这座古墓更加不简单,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积石积沙墓”。

积石积沙墓是我国第一凶墓,也是令盗墓贼最恐怖的墓葬类型之一。说它是凶墓并不是墓主人诈尸,而是盗墓贼盗掘积石积沙墓时,往往有去无回。

积石积沙墓是人们在墓葬封土上层放上石头和黄沙,石头可以防止盗墓贼从上面盗墓,但是有些盗墓贼会从墓葬侧面打洞,绕道接近主墓。而黄沙的流动性非常强,当棺椁上方出现盗洞时,黄沙就会带动着石块砸向盗洞,导致盗墓贼死亡或者放弃盗墓。

郭庄楚墓就是一座大型的积石积沙墓,几千年来,墓葬内出现了大大小小22个盗洞,其中18个盗洞已经进入墓室核心区域,最严重的还遭遇了“东汉摸金校尉”的毒手,严重破坏了墓室棺椁,但即便如此,仍旧出土了大大小小1000多件文物,可想而知它的防盗措施有多好。

更难得的是,河南叶县的这座古墓并不仅仅是一座积沙积石墓,而是有着5层防盗措施的古墓,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防盗准备。

  • 第一层第二层防盗体系就是积石积沙;
  • 第三层是使用石头铸就的石墙;
  • 第四层是使用米浆混制而成的“混凝土”,古人当然没有掌握现代混凝土制作方法,不过他们也知道是用米浆混合的土,比是用清水混合的土更结实,难以被盗墓贼打穿。
  • 第五层是炕席,铺在棺椁最上方。

拥有5层防盗体系的叶县古墓,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座“凶墓”,这一点从墓葬的盗洞也可以看得出来,考古队员在清理古墓的同时,发掘到了很多盗坑,一些盗洞中甚至出现了炸药,但幸运的是,许多盗洞都没有接近墓室,充分验证了古墓的防盗体系有多完善。

但不幸的是,这座古墓还是被盗了,在东汉时期它遭遇了灭顶之灾,墓葬内的贵重物品都被盗掘一空。

事实上,许多千年古墓都在东汉时期被盗,这和当时天下大乱有关,当时曹操还建了一支军队,为了筹集军饷四处盗墓,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墓都被盗掘了。虽然暂时不知道这座古墓是被谁所盗,但能够在东汉时期,盗走积石积沙墓的人绝对不是一两个普通的盗墓贼。

墓主人究竟是谁?

尽管古墓早在东汉时期就被盗掘,留给考古专家的信息有限,但是专家并未放弃,在继续发掘的过程中,挖掘到了金箔和绿松石,还有一些已经腐朽的看不出原本样子的木头残渣。

考古专家介绍,积石积沙墓虽然能够防盗,但对墓室的保存非常不利。这座古墓位于烧车河附近,当烧车河发生洪涝灾害后,就会淹没这里,而砂石之间的缝隙可以漏水,让墓穴保持半湿润环境。

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仅半年”,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腐朽的制品已经化为泥土,看不出原有的形态。

但是考古专家根据金箔的位置,形状等判断,墓葬内应该陪葬了大量的漆器,漆器是贵族的用品,因为制作不容易,一直是上层阶级的代表。

除此之外,在这座古墓附近还出土了车马坑,车马坑中有多个马头遗骸,呈4个一头,古人等级严明,马车的数量也有严格要求: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虽然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僭越之事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还遵守这个等级,按照这个规定,这座墓主人应该是个“卿”。

其次,积石积沙墓只有一个墓道,是“甲”字墓,其中天子使用“亚”字形墓,诸侯使用“中”字形墓,“甲”字形墓主人等级要低一些,符合卿的等级。

除此之外,还在墓葬内发现了青铜兵器,这也说明墓主人是男性,并且可能是征战的人。

那这座墓主人究竟是谁呢?

能够判断墓主人最有用的信息是铭文,但可惜的是古墓中并未发掘到有文字的文物,而且因为被盗严重,墓葬内的文物较少,信息量有限,暂时还不知道墓主人是谁。

但是考古专家认为,这座古墓很可能是叶公墓,我们平时所说的“叶公好龙”就是其中一任叶公。

叶公是楚国叶地的贵族,而叶地又是楚国与周王室各分封国接壤,两个不同的文化会发生大量冲突,冲突甚至导致了叶地成为了“战地”,楚国甚至在这里修建了长城来防范周围的国家。

由此可知,叶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叶公应该不是一般的贵族,而是为了防范周围其他国家进攻楚国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古墓中才可能会有大量的武器。

只不过墓主人究竟是哪一任叶公,已经无从考证,或许没有东汉时期的盗墓贼,我们才能解开千年前的这场秘密吧。

#河南##平顶山头条##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