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南宋的中兴四将之一,大宋因为它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它的军事实力一直很疲弱,这让它不断遭受周边国家的入侵,虽然大宋遭遇过澶渊之盟等众多耻辱性事件,但最让宋人耿耿于怀的,还是靖康之耻。
当时金军南下,他们攻破了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将东京抢劫一空,然后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北上。同时,大宋的一半国土还被金人抢去了。这件事,成了宋人心中的痛,南宋诗人陆游,临死前还嘱托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问。”南宋爱国将领岳飞也写下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靖康之耻爆发时,岳飞还是一个小孩,所以无法和大宋将士一样,在疆场浴血奋战,保卫祖国,但是他长大后,就开始从军报国。同时,岳飞为了让自己牢记国耻,背上刻下了尽忠报国四字。
岳飞刚从军时,跟随名将宗泽等人抗金,但由于南宋朝廷抗金意愿不强,对宗泽等主战派的支持力度不够,所以在南宋的抗金不温不火。宗泽死后,岳飞开始组建岳家军,并经过十多年的打造,他将岳家军打造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战力强悍的铁军,在整个南宋朝廷队伍中都一枝独秀。
南宋的对手金人是草原民族,以放牧、打猎为生,所以马背上长大的金人,善于骑射,而且身强体壮,战斗力很强,有“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之说。再加上金人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很强,野战宋军不是他们的对手,岳家军则通过以“以骑制骑”、“以步制骑”等多种战术,在和金人作战中,屡屡获胜,让他们成了金人的梦魇,还有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
岳家军纪律还非常严明,从来不允许士兵抢夺百姓财物等,“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所以岳家军是一支深受百姓认可的仁义之师。这支军队在强大之后,为了收复失地,开始了北伐,岳飞一生共进行了四次北伐,前三次收效甚微,但是第四次南宋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由于有刘琦、韩世忠等人的牵制,金军要多头应付南宋军队,所以岳飞在第四次北伐中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岳家军接连击败金军,收复了很多失地,照这个趋势下去,岳家军大有“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趋势,所以金人反而害怕了。他们担心岳家军打到金国,危害他们的利益,所以开始和南宋议和。南宋皇帝宋高宗和秦桧只想守住半壁江山过舒适日子,所以积极回应了金人的议和,为了避免影响议和,宋高宗强硬的让岳飞、韩世忠等人撤军,导致岳家军“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议和之后,宋高宗就开始担心掌握兵权的武将了,他剥夺了韩世忠,岳飞等人的兵权。同时,他还纵容秦桧等人罗搜证据,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了岳飞。岳飞无罪,但由于秦桧等人想杀他,所以秦桧给他来了个“欲加之罪”,这让一代名将,就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给害死了。
岳飞是冤枉的,这事大家心知肚明,韩世忠还为此去质问秦桧,但由于韩世忠已经交出了兵权,闲赋在家,也救不了岳飞,朝中还有几位大臣为岳飞说话,但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宋高宗的贬谪和秦桧的打压,而跟随岳飞数十年的岳家军,还有113位将领,却没有一人站出来为岳飞说话。
当时岳家军的处境也很艰难,岳飞被诬告谋反,跟随他的岳家军,也就成了朝廷打压的对象,若哪个岳家军将领肯站出来为岳飞说清,他也就成了岳飞的同党,参与了谋反之案,所以可能也会被朝廷处死。岳家军有9位将领,明锐的察觉到是宋高宗要除掉岳飞时,为了自保,他们选择了在诬告岳飞谋反的信件上签了字,所以也成了陷害岳飞的帮凶,这件事让人非常鄙视。
岳家军其他的将领,或被朝廷贬官,或被解职,或被分散到其他队伍中去了,大多处境艰难,不敢站出来为岳飞说话。但是岳家军113位将领选择了明哲保身,不敢救主将,也不敢为他报仇时,一个叫施全的小兵,气愤难平,提着一把铡刀,埋伏在秦桧每天上朝的路上,要为岳飞报仇。
秦桧路过时,他冲上去要杀了秦桧,但可惜铡刀砍在了轿子上,没有得手,当他要砍第二下时,被侍卫拿下了。随后他被依法处死,虽然施全被朝廷处死了,但他舍身行刺奸贼的勇气,却让后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