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救下的孩子,让司马光更加声名远扬

2020年05月01日21:24:08 历史 1493

只要是读过几天书的小学生,都对司马光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小学生们熟悉司马光,不是因为他的《资政通鉴》,也不是因为他的政治影响,而是因为他打破了一口缸,救了一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故事我在这里就不讲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但是鲜有人知的是司马光救起的这个孩子,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特别是孩子的家人,是怎样感谢司马光的。其实,这些事情也是有记载的,只是我们都不去理会而已。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救下的孩子,让司马光更加声名远扬 - 天天要闻

司马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司马池在光山做县令,光山位于现在的河南。因为是在光山出生,所以司马光就被取名光。司马光小时候特别聪明,据说六七岁就能熟练背诵《左传》等书。那次,司马光和一些小朋友在假山上玩,这些小朋友能和司马光一起玩,并且还是在公园里,假山上玩,自然生活质量不会太差。司马光及时砸开了大水缸,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才得以活命。不得不说,也是小孩子的司马光确实是够聪明,头脑确实灵活,难怪这幺小就能够背诵那么多经典书籍。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救下的孩子,让司马光更加声名远扬 - 天天要闻

被司马迁救起的人叫上官尚光,他的家人听到孩子掉到水缸里的消息,大为惊慌,赶过来一看,人已经被司马光救了。孩子的家人因为自家孩子被司马光救了,大加夸赞司马光聪明过人,几乎是见人就夸,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因为有了落缸者自己的大肆渲染,所以一下子就被附近的人传开了,人们都说县令司马池生了个好儿子。后来,上官尚光的家人还把司马光写进了家谱,希望子孙后代都不要忘了司马光的大恩大德,司马光的故事因此流传更久远。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救下的孩子,让司马光更加声名远扬 - 天天要闻

上官尚光其实也是一个聪明人,曾经发愤读书,准备考取功名,但是却屡屡遭受挫折,屡屡考不中。万般无奈之下,上官尚光就选择了做个商人。因为商人在北宋时期被人瞧不起,所以上官尚光极少被人提起。其实,上官尚光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人,他还曾经专门为司马光做过一个感恩亭,用来感谢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救下的孩子,让司马光更加声名远扬 - 天天要闻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流传久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官尚光和他的家人对司马光的真心感激和热情宣传。司马光也因为这件事被后人所熟知,虽然司马光确实是一个不凡的,但他被人们熟知的,恰恰是他随手拿起的那块石头。当然,砸缸的故事也是因为司马光卓越的政治成就和文化素养,才被后人反复提起。如果司马光除了砸缸,再没有其他突出成就,那估计他砸缸的故事也会很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痛别!她走了,仅剩7人…… - 天天要闻

痛别!她走了,仅剩7人……

5月7日记者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获悉5月7日凌晨1时许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小瑞奶奶1930年生于湖南华容1943年春夏之交13岁的她不幸被进村日军抓获日军将掳掠而来的女性
“铭记历史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九旬老人向家乡钟祥捐赠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九旬老人向家乡钟祥捐赠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极目新闻记者高伟通讯员李璐 汪龙“挺高兴的,没想到我能得到这份荣誉,也为我们这个事业感到骄傲。希望以此激励家乡后人铭记历史、传承艰苦奋斗精神。”陈明秀说。5月4日,曾亲历那场伟大事业的九旬老人陈明秀回到梦萦魂牵的故乡,向钟祥市博物馆捐赠了一枚珍贵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陈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