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2020年04月18日17:12:03 历史 1484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演义中的他有一身才华,武艺精湛,作战勇猛,足智多谋,在蜀汉人才青黄不接时,他毅然扛起了蜀汉的旗帜。他既被丞相诸葛亮赋予北伐重任,但却始终不得其信任。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 天天要闻

一、魏延是被刘备所器重的帅才

古语云“将才常得,但帅才却不常得“,而魏延就是蜀汉朝廷当中少有的帅才。他随刘备进川,一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刘备所器重。刘备打下汉中后,大家本以为他会将这座军事重镇交给张飞,然而事实上刘备却给了魏延。席间魏延还向刘备许下豪言壮语,称如果曹魏十万大军来犯,他可以保汉中无忧;如果十万以下,定让其有来无回。数十年间,魏延所驻守的汉中果然安稳,魏军秋毫无犯。刘备为其加官进爵,把他当成帅才来培养。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 天天要闻

魏延能力越大,心气越高。蜀汉朝廷中让他所忌惮的无外乎两人,一者刘备,二者诸葛亮,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因此他和朝臣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刘备死后,魏延愈加骄横,在朝堂之上公然和大臣杨仪争执,两人关系每每都要靠诸葛亮来转圜。

二、魏延既是帅才,何故被诸葛亮所杀?

诸葛亮之所以斩杀魏延,直接原因是源于魏延在军中的威信。刘备把魏延当成帅才来培养,故而其在军中的地位非常高,他一死,大将军的位置不出意外肯定是魏延的。但是魏延有反骨,如果自己死了以后他率领蜀汉将士向曹魏投降,那么蜀汉的基业不就毁于一旦了?所以诸葛亮才设下计谋,只待坐实魏延谋反的证据以后,就让马岱手起刀落杀了他。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 天天要闻

除此以外,魏延的死还可以阻止蜀汉朝廷的内斗。在诸葛亮看来,蜀汉本就是偏安一隅,如果臣子不能同心,那么很快这个王朝就会分崩离析。他活着尚且能够调停臣子之间的矛盾,相反如果自己死了……难以想象蜀汉会乱成什么样子。

所以诸葛亮必须在杨仪和魏延之间做出抉择。在诸葛亮看来,杨仪跟朝臣的关系近,如果让他掌权,朝臣之间会和睦相处。魏延一直跟朝臣的关系都很紧张,如果他掌权那蜀汉就无需曹魏南征,只内斗就会把蜀汉基业败光。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 天天要闻

再者,诸葛亮和魏延之间存在战略上的不同。早在北伐期间,魏延就提出了奇袭子午谷的建议。他认为出一支奇兵穿越秦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长安,定然会让魏军大乱。但诸葛亮不这样想,他认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如若魏延掌权铁定就会打破自己的既定战略,这是诸葛亮所不能容忍的。唯有换上自己人(特指杨仪等)才会坚定贯彻自己的主张,从而完成兴复汉室的任务。

三、如若帅才不死,蜀汉又会怎样?

上文讲到,魏延是真正的帅才,如果他不死,那么他铁定会接过蜀汉大将军一职,那蜀汉能不能走出西川,完成王道霸业呢?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 天天要闻

这是不可能的。即使魏延不死,蜀汉还是要灭亡。原因有三。一者,魏延不死,杨仪必死,那蜀汉大军也不会撤退,魏延肯定会带着士兵继续北伐。但此时魏延能够有多少胜算打赢魏军?又能够取得多大的胜利?须知蜀汉和曹魏就像是蚂蚁和大象。对于魏延来说,胜了只能提高他在蜀汉的地位;败了他就以汉中之地降魏,这也不失为保住荣华富贵的方法。

二者,魏延当了大将军,以他孤傲的性格很难处理和君王、朝臣之间的矛盾。刘禅不是傻子,他不会做个乖宝宝什么也不管的。朝臣们也多半会对他阳奉阴违,即使诸位将领和军士们再信任魏延,但仅仅对军队有完全把控权的魏延又能做什么呢?须知打仗不仅仅是靠将士,更是要靠朝臣们出谋划策、筹集粮饷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 天天要闻

三者,纵使魏延再天纵奇才,但是也抵挡不住绝对的实力。从人才上讲,后期的曹魏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什么邓艾、钟会、司马昭等等,随便拉出来一个那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但蜀汉呢?除了他魏延和姜维,又有多少人才可以供他们驱使?从国土面积上讲,曹魏占据大半个中原,汉廷十三州占其九,而蜀汉只得其一。要知道国土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国家资源的多少,只有一个益州的蜀汉怎么能够和曹魏抗衡?所以即使魏延个人实力再强,但国家就是这么个国家,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