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铡美案》里,有句唱词“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里的包龙图,就是那个额头带个月亮、脸黑如炭的包拯。不过,真实历史中的包拯可不黑,戏剧里把他塑造成黑脸,是为了凸显其刚正无私的形象,后来电视剧也延续了这一设定。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实际上体现了包拯的两重身份。其一,他担任知开封府事,这职位可不简单,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同时还兼任公安局长和最高法官。大小案件都归他管,从侦查到审理宣判,全由他负责。
而“包龙图”代表的龙图阁直学士,则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好多地方误称他为龙图阁大学士,其实龙图阁最高职位只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等,没有大学士,包拯担任的是龙图阁直学士。
其实,包拯除了这两个身份,还有第三个身份,那就是尚书右司郎中。这就涉及到宋朝官职体系的特点了。当时的官僚体系分为官、职、差遣三种性质。包拯的尚书右司郎中是“官”,龙图阁直学士是“职”,权知开封府事是“差遣”。
“官”是正式职位,有品阶和俸禄。尚书右司郎中官阶为正五品,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厅级,但这个职位有名无实,包拯虽挂着右司郎中的名,却不做右司郎中该干的事。龙图阁直学士是一种荣誉头衔,类似如今中国科学院的荣誉教授,同样有名无实。而权知开封府事作为“差遣”,是朝廷临时委派的工作,有权却无名,而且随时可能被调走,“权”就是暂且的意思。就像《水浒传》里,宋江打完方腊后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武德大夫是“官”,楚州安抚使是“差遣”,宋江忙活半天,连个荣誉头衔都没混上。
但龙图阁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起的,它源于古代“洛河出书,龙马负图”的典故。龙图阁最初由宋真宗建立,用来存放各类书籍档案。宋真宗曾说,先帝(宋太宗赵光义)留下的文字资料都修复保存在龙图阁中,多达3750卷。实际上,龙图阁就相当于皇家档案馆,而且资料一直在更新,规模也逐渐扩大。后来不仅有皇家资料,还收藏了各种藏书,分为上下两层。像经典阁有3341卷,史传阁7358卷,子书阁10363卷,文集阁7108卷,天文阁2561卷,图画阁701轴,还有古代的墨迹,总计266卷。宋神宗时期,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就借助了龙图阁庞大的资料库。从这个角度看,龙图阁又相当于当时的社会科学研究院。
正因如此,宋真宗不仅设立了龙图阁,还设置了相应职称,最高为学士,其次是直学士,然后是待制等。除了龙图阁,枢密院、观文殿也有类似职称,不过观文殿设有大学士,北宋末年的名臣李纲就是观文殿大学士。所以说,不管是学士、直学士还是大学士,本质上都是荣誉头衔,就像荣誉教授、荣誉院长一样,虽无实权,但地位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