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2025年05月21日21:23:03 历史 1498

在历史书里,斯大林的形象是复杂的。他是苏联的强人,是二战的胜利者之一,是让国家走向工业化的推手。但他同时也是大清洗的发动者,是冷酷决绝的政治领袖,甚至,在一些人眼里,是一个对自己儿子都毫不留情的“铁石心肠”。

他那句“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被后人反复提及。这话说得冷,听得人后背发凉——被拒绝交换的那位士兵,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 天天要闻

1907年,雅科夫出生在格鲁吉亚。他的母亲是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个性格温婉、教育程度不低的女性。可惜的是,她在雅科夫出生不久后就因病去世。

那时斯大林还在搞革命,时常坐牢、流放,生活动荡不定。妻子去世时,他从监狱中被特许出来,赶来参加葬礼——据说,他站在棺材前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走了。此后几十年,他再没提起过叶卡捷琳娜的名字。

而雅科夫,从那天起就成了没人要的孩子。亲生父亲忙着革命,把他交给舅舅和姨妈抚养。在他们家长大,讲的是格鲁吉亚语,根本不会说俄语。

直到1921年,斯大林权势渐长,才把14岁的雅科夫接来莫斯科。对他来说,那是完全陌生的一切。父亲已再婚,有了新的家庭、儿子、女儿,雅科夫只能像个“外人”一样,突然闯进这个原本就没有他的位置里。

他和斯大林之间,很难说得上“父子之情”。既有语言的隔阂,更有长期分离造成的疏离。雅科夫内向、敏感,而斯大林是那种严厉、不苟言笑的父亲。两人性格完全不合,日常沟通基本靠争吵。

有人说,他们之间唯一的一次“交心”,是后来在雅科夫试图自杀之后。原因是他想结婚,斯大林不同意,他一怒之下开枪打自己——未遂。住院期间,斯大林来看他,说了句:“没用的东西,连死都死不成。”说完就走了。

从那之后,两人感情虽有所缓和,但距离始终没拉近。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 天天要闻

战争爆发:主动请战的儿子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闪电战压境,苏联大量兵员上前线支援防线。雅科夫此时正就读炮兵学院,他立刻请愿上战场。

在这点上,他是有血性的。他没有像某些高层子弟那样留在后方,也没要求调去轻松的岗位,而是直接去了最危险的地段——西部战线。

同年7月,他所在部队陷入困境。苏军第16集团军和21集团军被德军合围,伤亡惨重。雅科夫被俘,关进了德国位于柏林郊外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这件事,德国人没公开。斯大林也没第一时间知道。

直到1943年,斯大林才确认长子真的在德国人手里。那时,德国人提出交换条件——用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俘获的德军元帅保卢斯,换回雅科夫。

斯大林的回应直接而冷酷:“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消息传出,一片哗然。是的,作为父亲,他确实拒绝了救回儿子的机会。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 天天要闻

被俘之后的雅科夫,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当“筹码”使用的。德国人最初对外宣称他是“中校杰尼切夫”,甚至不允许其他战俘靠近他。

但德国人后来发现了他的潜在利用价值,开始转变策略。

他们不断地试图“策反”他。先是苏联的叛将带着“斯摩棱斯克宣言”去劝降,宣称苏联制度腐朽,斯大林已经抛弃了他。雅科夫看都没看,直接撕了。

德军又想用他的身份制造舆论,伪造他写的信,发表在德国报纸上,声称他已经和父亲决裂,支持纳粹。

雅科夫在集中营里对所有战俘解释说:“那不是我写的。我热爱我的祖国,我没有背叛。

这话,不是说给德国人听的,是说给同胞听的。他知道,自己现在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不能让别人觉得他屈服了。

后来德国人送食物和钱,他也一概拒绝,只有一次例外——一个波兰战俘分了自己的一份救济,他才收下,并承诺以后一定偿还。

德国人见他软硬不吃,干脆升级心理战术。专门把关于“卡廷事件”的信息交给他阅读。那是苏联被指责屠杀上万波兰军官的案件,至今仍有争议。

德国人知道他和波兰战俘关系不错,用这个刺激他,目的只有一个:让他彻底崩溃。

可以想象,那段时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 天天要闻

死亡之谜:真相到底是什么?

1943年4月15日,德国方面突然宣布:雅科夫·朱加什维利死于“试图越狱”

但事情并不简单。

关于他的死,有三种主要说法:

  1. 自杀说。他因长时间精神压抑,加上知道斯大林已经公开称他为“叛徒”,终于崩溃,选择自杀。
  2. 被射杀说。他在“放风”期间,试图接近铁丝网,被德国狱卒开枪射击,十一枪致死。
  3. 谋杀说。德国人见策反失败,决定除掉他,制造出“试图越狱”的假象。这一说法后被多位历史学家所支持,包括苏联和德国的档案资料显示,他的死亡并不像普通士兵的逃亡那样草率。

到底是哪种?现在已经很难完全查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叛徒

战争结束后,苏联对德国战俘和军官的审讯,证实雅科夫在集中营始终坚定立场,从未妥协,也未与德方合作。苏军文件中写道:“他面对敌人表现出无比的坚强和忠诚。”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 天天要闻

1977年,苏联政府为雅科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正式“恢复名誉”。

那是官方给出的一个姿态,试图弥补几十年来对这位烈士的误解。

但对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来说,这种“正名”太晚了。

雅科夫一生最痛苦的,大概不是集中营的酷刑,也不是德国人的软硬兼施,而是他到死都不知道,父亲有没有真正为他感到骄傲。

他为国家而死,为父亲守住了信仰,却没能等到一个拥抱。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 天天要闻

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斯大林是冷血的父亲,也不能将他洗白成“为了国家的大义”。真实情况更复杂。

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他的“选择”有其背景。他确实拒绝了一个父亲本能的愿望,但也正是这种拒绝,让他在政治层面“立得住”。

至于雅科夫,他做出了另一个更让人肃然起敬的选择——面对死亡和孤独,他没有抛弃信仰和尊严。

这对父子,可能谁也没能好好了解过对方。但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走完了属于各自的路。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今夜,见证历史了! - 天天要闻

今夜,见证历史了!

【导读】比特币价格创新高,美股走势分化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大家好,今晚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表现。见证历史!比特币创新高5月21日晚间,比特币上涨至历史新高,突破了今年1月创下的纪录。在美国稳定币立法取得进展和激发了在特朗普领导下对监管明晰的希望后,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这款最大加密货币攀升至109455.99美元的纪...
前神父侵犯案再起波澜,教宗利奥十四世被控包庇纵容 - 天天要闻

前神父侵犯案再起波澜,教宗利奥十四世被控包庇纵容

近日,一名被解除神职的前神父对天主教教宗利奥十四世提出重磅指控,称其曾在担任教会要职期间纵容性侵丑闻,引发舆论震动。事件核心围绕美国芝加哥教区一桩陈年性侵案,牵涉多方责任与教会内部争议,再次将天主教会的信任危机推向风口浪尖。现年76岁的前神父詹姆斯·雷(James M Ray)近日向美国媒体披露,教宗利奥十四世...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 天天要闻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远古的即兴表演人类最早的文明,往往诞生于意外和混乱。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城邦时,既没有统一的规划,也没有明确的分工。他们发明楔形文字,最初只是为了记录仓库里的粮食数量,谁也没想到这套符号会成为人类最早的书写系统。
比云南省面积还小的德国凭啥玩转欧洲当老大 - 天天要闻

比云南省面积还小的德国凭啥玩转欧洲当老大

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领土面积约为35.74万平方公里。要知道我国一个云南省就有39万平方公里。可就是这样一个还没我国云南省大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一点都不小。德国全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人作为德国的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
历史幽深里的三国 - 天天要闻

历史幽深里的三国

记者 成长1每一个男生都曾有一个英雄梦,许多人的英雄梦都是从看三国开始的,我自然也不例外。童蒙时代,我就被连环画上的三国故事深深吸引。上小学之后,与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迎头相遇,看到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于荧屏之上,心中涌动的英雄豪情又被一次次点燃。再后来,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一股脑安装了一批三国...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 天天要闻

得知长子被捕,斯大林: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名士兵

在历史书里,斯大林的形象是复杂的。他是苏联的强人,是二战的胜利者之一,是让国家走向工业化的推手。但他同时也是大清洗的发动者,是冷酷决绝的政治领袖,甚至,在一些人眼里,是一个对自己儿子都毫不留情的“铁石心肠”。他那句“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