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2025年05月10日10:42:06 历史 1205

建立在陇南市武都区外纳乡的白马氐武都国


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 天天要闻

历史

仇池政权灭亡后,公元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乡)建武都政权,至公元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武都国是陇南几个政权中历时最短的政权。

公元447年,杨文德招纳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占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公元448年,魏将皮豹子率大军攻占武都北部地区,将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县广化)迁到今武都城关旧城山,杨文德流亡南朝刘宋汉中,刘宋发大军助文德反攻,复立武都国。公元477年,武都国主杨文度遣其弟杨文弘攻破仇池,魏将皮欢喜等反攻,文弘弃城退走。魏军攻破葭芦,杀杨文度,武都国亡。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志记载:杨文弘称藩立武兴国后,先后数次兵伐汉川,均失利。到杨集始时,曾被仇池镇将杨灵珍攻破武兴,只好逃入齐国。不久,杨灵珍又被农民起义首领李乌奴所败,李乌奴占据武兴。之后,杨集始在齐世祖的帮助下,收回了武兴国地。数年后,杨集始又出兵共伐齐国,被齐国所败,逃降于西魏

帝王世系

姓名

在位时间

称号

备注

杨文德

443-450

仇池公

杨玄之子

杨元和

455-466

武都王

杨保宗之子

杨僧嗣

466-473

武都王

杨元和从弟

杨文度

473-477

武兴王

杨僧嗣从弟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西魏又发兵攻齐,收回武兴。西魏仍派杨集始回武兴镇守,仍称“武兴国”。杨集始死后,杨绍先继位称王。因其年幼,国政大权被其叔杨集起、杨集义掌握。杨集起、杨集义害怕武兴国不能长久立治,便内怂恿群氐,外求援于梁国。景明三年(公元502),得到梁国的支持,拥立杨绍先为武兴国皇帝,杨集起、杨集义并称为王,总揽摄政。正始三年(公元506),西魏知到武兴国变故后,派邢峦、傅竖眼夺取武兴,杨绍先被并送往西魏京师洛阳。武兴国被废后,西魏以军代政,称“武兴镇”,不久又改称东益州。

永熙三年(公元534),西魏大乱,杨绍先依附西魏太师宇文泰,以其女作为人质,复立武兴,又称“武兴国”。杨绍先死后,其子杨智慧继王位。梁大同元年(公元535),梁国攻克汉中,杨智慧派遣者上表,求率四千户归梁,得到许可后,梁国改武兴国为东益州,封杨智慧为东益州刺史。之后,西魏又将杨绍先另一子杨辟邪也封为东益州刺史。兄弟二人同为东益州刺史,不久,杨辟邪独揽其权。

大统十一年(公元545),西魏攻占武兴,设立东益州武兴郡,郡下设武兴、鸣水、长举3县。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西魏功取武兴,消灭杨氐,改设东益州武兴郡为兴州顺政郡,郡下设汉曲(武兴县改名)、落丛(鸣水县改名)、长举3县。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武兴氐起义,围攻广元。凤州等地氐民聚众响应。起义不久,遭魏国将领豆庐宁镇压,宣告失败。

杨僧嗣从弟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 天天要闻

3.杨文德

杨文德(?~454年),略阳郡清水县人,氐族,是仇池王杨玄的小儿子,武都王。

杨文德是杨玄的小儿子,杨保宗的弟弟,武都王,443年至454年在位,为武都国的开国君主。因被北魏攻陷祖居地仇池山(即仇池台地),杨文德迁治葭芦城(甘肃陇南武都区外纳镇,在仇池台地南部),通称这是武都国建立,因后仇池国、武都国的正式国号都是武都国,故杨文德的武都国也可以算是后仇池国的延续,则杨文德也是后仇池国第八任国君。

443年2月,北魏军攻下仇池,南朝宋扶持的后仇池国六任王杨保炽逃走。此时北魏武都王杨保宗与北魏河间公拓跋齐镇守骆谷(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紧邻西汉水东,在仇池台地西北),不久北魏让杨文德的哥哥杨保宗复国,为后仇池国第七任国君。当初,杨难当投奔北魏的时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要求大将古弼将仇池王室子弟都送到平城,而杨文德通过向北魏镇将古弼行贿四十斤黄金,得以留在了下来,未被征召到北魏都城平城,不久杨文德看到北魏军主力已经撤离,就对哥哥杨宗保建议固守仇池险要背叛北魏,但是,杨宗保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就有人向拓跋齐告密。4月,拓跋齐诱执杨保宗,用驿站马匹飞奔押送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斩首。同月,后仇池国的前任镇东司马苻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举兵立杨文德为主,据白崖(今陕西汉中市勉县西北,汉中市略阳县东南一带),杨文德自号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在清除了仇池台地周边的各据点后,杨文德开始对仇池台地发起了进攻。5月,北魏大将古弼派军讨伐杨文德,杨文德不敢与魏军主力决战,只好从仇池台地撤离。退出仇池的杨文德向刘宋朝廷派出使者请求支援。7月,宋文帝加封杨文德为都督北秦州、雍州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德接受南朝宋的任命后,开始挺进并驻守在葭芦城(甘肃陇南武都区外纳镇,在仇池台地南部),在那里招诱仇池地区的氐族群众,于是,武都、阴平的五部氐族民众纷纷向他归附。11月,杨文德与南朝宋将军姜道盛合兵二万人进攻魏的浊水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以西),结果兵败,姜道盛战死。

446年4月,仇池人李洪聚集百姓,自称应该为王。这时北魏叛军首领梁会向杨文德求救,而杨文德对梁会说:两雄不并立,如果你需要我来协助,请先杀李洪。不久梁会就诱骗李洪,将其斩首送给杨文德。

447年12月,武都王杨文德也再度从汉中进至葭芦城,招诱仇池的氐、羌,武都等五郡氐人都纷纷响应。

448年1月,北魏仇池镇将皮豹子率军进击葭芦城,杨文德兵败逃回汉中,他因此被镇守襄阳的宋文帝刘义隆之子刘骏抓捕回建康,宋文帝因杨文德丢失葭芦城而将其免官、剥夺武都王爵位和封国土地,从此点来看,杨文德的武都国更近似南朝宋的封国,或是傀儡政权,而不是相对独立的藩属国。

450年11月,宋文帝刘义隆以杨文德为辅国将军,引兵自汉中向西进军,招引汧、陇一带的羌氐民众,杨文德的宗族兄弟杨高率领阴平、平武两地的氐族人抵抗,杨高被杨文德斩杀,并攻占阴平和平武。后因为攻打啖提氐不成功,被南朝宋梁南秦二州刺史刘秀之抓捕送到荆州(又一次兵败被抓,再次证明武都王杨文德的傀儡地位),另派遣杨文德从祖兄杨头镇守葭芦城。

454年2月,南朝宋荆州刺史、南郡王刘义宣起兵造反,杨文德因为不肯跟随他而被杀,宋孝武帝刘骏追赠杨文德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

4.杨元和

杨元和(?-?),略阳清水氐人,是杨保宗的独子,武都王,为武都国第二任国君。

杨元和,5世纪氐人,是杨保宗的独子,443年其父杨保宗因密谋反叛后仇池国五任王杨难当被抓,杨元和则南逃投降南朝宋,被宋文帝刘义隆加封为武都、白水太守。443年4月,杨元和堂叔杨文德被部众推荐而自立,454年2月,杨文德被南朝宋荆州刺史刘义宣杀死。

455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以杨保宗的儿子杨元和为征虏将军,又以杨文德的同曾祖父的堂兄杨头为辅国将军,杨元和是清水杨氏的嫡传正统(曾祖杨盛、祖父杨玄、父亲杨保宗),氐族各部都想要按照宗法制度推举他即位。但因为杨元和年幼,不能统御部众,所以南朝宋也一直没有给他正式封王,氐族部落也一直没有首领(武都王)。杨头之前戍守葭芦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外纳镇)时,他的母亲妻儿及兄弟们都被北魏抓获,但是杨头仍然效忠南朝宋,坚守葭芦城。

南朝宋雍州刺史(治襄阳)王玄谟给孝武帝刘骏上奏疏说:“接到皇帝您的敕令要我派遣使者与杨元和、杨头互通音讯,并送去信件和粮饷。我就立即派遣了中军行参军吕智宗带着文书和信件前往,同时也还令派使者一起随同前往。杨头对吕智宗说‘不久前我破家为国,母亲妻儿兄弟都被北魏俘虏,但我不顾孝道,仍然为朝廷竭力捍卫边境,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如果以杨元和承继后仇池国君位,那就应当授予他王爵;如果因为他年幼不能胜任,那就应该另有委派。近年来公私事务混乱,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攻击,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考虑到杨头自从元嘉以来(宋文帝刘义隆时期),确实是对国家忠诚,舍弃家人,确实也应该嘉勉。氐族和羌族因为在边境地带,又与北魏近在迟尺,对他们操之过急就容易起反叛之心,对他们过于怠慢又会引起怨恨之心。我分析杨头对使者所说的话,他是不敢立即指望仇池公的爵位,所希望的官职不过是西秦州刺史、假节而已。按照我的愚见,仇池国捍卫汉中西部一带,使该地没有祸乱,而且杨头是有实力的。仇池地区所管辖的是四千户人家的荒凉边境,看起来似乎不足惜。但是,如果一旦葭芦城失守,敌人入侵,那么汉中西部一带就没法为朝廷所有了。杨元和因为年幼,如果暂时还不能承担大任,那就等数年后他长大一些,再让他承继祖业(封王),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给杨头西秦州刺史、假节,故给杨元和封王是有余地的)。如果他长大后才能仍不能承担大任,那么就应该立杨头承继仇池王位。”但孝武帝刘骏没有听从王玄谟的劝告。

在那之后,孝武帝刘骏封杨元和为武都王,镇守白水(四川广元市青川县东北的沙州镇江边村)。

466年,杨元和因为势力微弱,弃国投奔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嘉之,拜征南大将军、武都王,内徙京师,之后史书无记载。

466年,杨元和投降北魏后,杨元和的堂叔杨僧嗣自立,屯葭芦城。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 天天要闻

5.杨僧嗣

杨僧嗣(?-473年10月),武都王,在位期间为466年—473年,武都国第三任国君,他是杨盛的孙子,杨元和的堂叔。

466年6月杨元和弃国投奔北魏后,杨僧嗣自立为武都王,又重新回到葭芦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外纳镇)镇守,南朝宋明帝刘彧任命杨僧嗣为宁朔将军、仇池太守。同月,萧惠开因不满宋明帝刘彧弑君自立,支持孝武帝刘骏之子刘子勋浔阳政权,故而派遣其治中从事程法度率领三千士兵北上攻击梁州,杨僧嗣率领氐族各部切断程法度的道路,派人由小路奏报南朝宋朝廷。7月,宋明帝刘彧下诏说“杨僧嗣远守西境,世代忠诚,应该予以表彰,以彰显正义,加封冠军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太守如故”。

467年4月,加封持节、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将军,刺史如故。

473年10月,杨僧嗣在葭芦城去逝。杨僧嗣死后,其远房堂弟杨文度在葭芦城自立为王。

6.杨文度

杨文度(?-477年),仇池氐人,是杨盛弟弟杨寿的孙子,杨伯宜的长子,武都王,在位时间为473年至477年,武都国第四任国君,也是后仇池国第十一任国君,同时还是末代国君。

473年10月,杨僧嗣在葭芦(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外纳镇)去世,远房堂弟(同曾祖父)杨文度自立为武兴王,遣使降北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任命杨文度为武兴镇将,不久杨文度又背叛北魏,投靠南朝宋,被南朝宋后废帝刘昱任命为龙骧将军、略阳太守,加封武都王,不久又晋升军号为宁朔将军。

476年5月,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加封略阳太守、宁朔将军、武都王杨文度为都督北秦州诸军事、宁朔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477年10,杨文度派遣弟弟龙骧将军杨文弘进攻仇池山,在兰皋击败守军,攻占仇池山。南朝宋顺帝刘准下诏说:“嘉勉赏赐彰明,其实是为了弘扬国家法度,酬答功勋,必须载入史册传于后世。督北秦州诸军事、宁朔将军、平羌校尉、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度门第光辉尊崇,在边境地区世代昌盛,忠贞果敢日月可鉴,文才武略相得益彰。龙骧将军杨文弘恭敬尊奉前规,亲自擂响战鼓,在仇池山申张威势,率军席卷兰皋,功勋卓著,值得嘉勉,应授予爵位,以酬答功勋。任命杨文度为使持节、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刺史、校尉如故;杨文弘由龙骧将军改任辅国将军、略阳太守。”11月,北魏即下诏命令征西将军、广川公皮欢喜(皮豹子第八子,又名皮喜),镇西将军梁丑奴,平西将军杨灵珍三将率领四万大军讨伐杨文弘。听说魏军大举南下,杨文弘自知不敌,等到魏军进抵建安(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北部)时,杨文弘即弃城而逃。12月,北魏征西将军皮欢喜攻陷葭芦城,斩杀杨文度,后仇池国即武都国至此灭亡。

北魏封杨难当的族弟杨广香阴平公、葭芦城戍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命令皮欢喜修筑骆谷城。

此时,杨文度的弟弟杨文弘只好向北魏投降,并送上儿子杨苟奴去平城做人质。北魏即以杨文弘为南秦州刺史、武都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 天天要闻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建立在陇南市武都区外纳乡的白马氐武都国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
国家富裕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加以保护。 - 天天要闻

国家富裕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加以保护。

有句成语叫富国强兵。这里的富国指的是国家富裕,人民丰衣足食。强兵是指兵力强盛,国防坚固。在中国历史上,能做到富国强兵的都是非常强盛的朝代。比如强汉盛唐。而那些只注重富国而不知强兵的朝代,都逃脱不了被灭亡的恶运。春秋战国时期的宋、鲁、郑等国就
韩德洙加入韩国国民力量党 - 天天要闻

韩德洙加入韩国国民力量党

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无党派总统候选人、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竞选团队10日凌晨发布公告称,韩德洙10日凌晨根据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和选举对策委员会的决议,完成了国民力量党的入党程序,成为该党党员。韩德洙 资料图韩德洙在加入国民力量党后表示,为了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将以谦虚的心态全力以赴。保守派阵营最具竞争...
郑谐:曹亮文起义前后 - 天天要闻

郑谐:曹亮文起义前后

引子#本文摘自《和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85年10月),作者郑谐,原标题《曹亮文起义前后》“朝闻道,夕死可也”用在自己身上可以,拿来生套别人就有点儿过了——没人愿意引颈就戮去做个冤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