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毛泽东参加葬礼,看到一副对联,问张茜: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2025年05月05日09:43:26 历史 1195

01

1969年的石家庄秋风萧瑟,陈毅元帅在组织的关怀下来到这里养病。起初,他还能在院子里散步,和妻子张茜下棋聊天。但渐渐地,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开始被莫名的腹痛困扰。

"老总,您今天又没吃几口饭。"张茜忧心忡忡地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面容,"要不我们回北京检查一下吧?"

陈毅摆摆手,军装外套松松垮垮地挂在肩上:"现在中央事情多,不要给总理添麻烦。"他说着突然皱紧眉头,手指不自觉地按在右腹。

72年毛泽东参加葬礼,看到一副对联,问张茜: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 天天要闻

直到1970年深秋,持续的高烧让陈毅不得不提笔给周恩来写信。信纸上的字迹因为疼痛有些颤抖,但笔力依然刚劲。周恩来的批复来得很快,红色铅笔在信纸边缘写着"立即返京"四个字。

北京301医院的手术室里,无影灯下正在进行一场意外的手术。主刀医生的手套上沾着血迹,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是阑尾炎,"他压低声音对助手说,"是恶性肿瘤,已经扩散了。"

手术室外,张茜攥着周恩来派来的保健医生的手,墙上的时钟指针从六点转到十点。当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时,医生疲惫的脸上写满了凝重。

1971年五一劳动节天安门城楼上,周恩来频频望向观礼台的入口。毛泽东正与外宾交谈,注意到总理的异常:"恩来同志,在等什么人?"

话音未落,周恩来突然眼睛一亮:"主席,您看谁来了!"

72年毛泽东参加葬礼,看到一副对联,问张茜: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 天天要闻

只见陈毅穿着笔挺的军装,虽然消瘦但精神矍铄,大步走来向主席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主席,我向您报到!"

毛泽东惊喜地握住他的手:"陈毅同志,身体怎么样了?"他仔细端详着老战友的面容,"瘦了,但精气神还在嘛!"

"报告主席,医生说再休养段时间就能继续工作了。"陈毅爽朗地笑着,眼角泛起皱纹。两人回忆起井冈山的岁月,谈起淮海战役的往事,毛泽东还打趣道:"当年你说要'此去泉台招旧部',现在看是要继续带兵打仗啊!"

夕阳的余晖洒在城楼上,为这对并肩战斗44年的老战友镀上温暖的金色。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促膝长谈。陈毅离开时又向毛泽东敬了个军礼,主席一直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台阶尽头。

02

1972年初的北京寒风刺骨,301医院的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周恩来快步穿过长廊,皮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急促的声响。医生低声汇报:"总理,陈老总今天突然清醒了,但恐怕......"话未说完,周恩来已经推开病房的门。

病房里,陈毅半靠在床头,消瘦的脸庞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见周恩来进来,他竟挣扎着要起身。

"快躺着!"周恩来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按住老战友的肩膀,顺势坐在床边。他强忍着哽咽,故作轻松地说:"老总,今天气色不错啊。"

72年毛泽东参加葬礼,看到一副对联,问张茜: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 天天要闻

陈毅虚弱地笑了笑,声音沙哑却坚定:"总理啊,我梦见回到井冈山了......"他的目光越过周恩来,仿佛看到了遥远的过去,"那时候,主席带着我们打游击,天当被地当床......"

两人促膝长谈,从赣南的烽火岁月说到淮海战役的滚滚硝烟。说到动情处,陈毅突然抓住周恩来的手:"总理,我这一生,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值了!"

夜深了,周恩来不得不离开。他走到门口又回头,看见陈毅正望着墙上毛主席的画像出神。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毅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在短暂的清醒时刻,他总念叨着"红军"、"毛主席"。女儿姗姗守在床前,听到父亲在昏迷中仍断断续续地说着:"向前......不要......退缩......"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1月5日清晨,陈毅突然睁开眼睛,清晰地问:"叶帅来了没有?"这成为他生前最后一句话。

72年毛泽东参加葬礼,看到一副对联,问张茜: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 天天要闻

第二天下午,叶剑英匆匆赶到医院。看到昔日叱咤风云的老战友如今奄奄一息,这位铁骨铮铮的元帅不禁老泪纵横。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颤抖着展开:"陈老总,主席让我带话给你......"

纸上抄录的是毛泽东的亲切问候。姗姗含着泪,在父亲耳边轻声复述。当问到能否听见时,陈毅的眼皮微微颤动——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用尽最后的力气向毛主席表达了忠诚。

1月6日深夜,陈毅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消息传到中南海,毛泽东手中的毛笔突然掉落,在文件上晕开一片墨迹。

03

追悼会当天,78岁的毛泽东辗转难眠。中午时分,他突然对卫士说:"备车,我要送陈毅同志最后一程。"

工作人员都愣住了——按原计划主席并不出席。但毛泽东已经起身,睡衣外只披了件大衣就要出门。

与此同时,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内,周恩来正在检查追悼会最后的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周恩来眼中闪过一道亮光,立即快步走向电话机。

"我是周恩来。"他的声音在电话里格外清晰,"立即通知在京所有政治局委员,全部出席陈毅同志追悼会!宋庆龄同志那里也要通知到。"

当毛泽东的车队驶入公墓时,张茜正站在礼堂门口迎接受众。她红肿的眼睛突然睁大,不敢相信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来。

72年毛泽东参加葬礼,看到一副对联,问张茜: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 天天要闻

"主席!您......"张茜的泪水夺眶而出,声音哽咽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毛泽东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也泛着泪光:"我来送送陈毅同志。"他的湖南口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深沉。

两人在休息室里坐下。毛泽东环顾四周,轻声问道:"陈毅同志最后......可有什么话留下?"

张茜擦了擦眼泪:"他一直惦记着主席,昏迷中还念叨着红军、毛主席......最后清醒时还在问叶帅来了没有。"

毛泽东沉默良久,手指轻轻敲打着沙发扶手:"井冈山的时候,他就爱说'革命不怕死'......"话未说完,主席的声音已经哽咽。

追悼会即将开始,张茜劝道:"主席,您身体要紧,要不先回去休息?"

毛泽东却摇摇头:"给我一条黑纱。"见张茜还要推辞,他坚持道:"陈毅同志跟了我四十多年,这个礼,我一定要亲自送。"

72年毛泽东参加葬礼,看到一副对联,问张茜: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 天天要闻

当毛泽东臂缠黑纱出现在会场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年近八旬的主席挺直腰板,在张茜搀扶下一步步走向灵堂。他的目光扫过两侧的花圈,突然在一副挽联前停下。

"仗剑如云,作干城......"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乡音轻声诵读,然后指着落款问道:"这个张伯驹,和陈毅同志很熟?"

张茜解释道:"伯驹先生是陈毅生前好友,他把毕生收藏都捐给了国家,现在生活有些困难......"

毛泽东转头对随行的周恩来说:"这样的爱国人士,我们要关心。"周恩来立即会意地点头:"我马上安排。"

哀乐响起,毛泽东站在陈毅遗像前,缓缓抬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动作他做过无数次,但这一次,却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公开的军礼。

回程的车上,毛泽东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喃喃自语:"井冈山的战友,又少了一个......"他的声音消逝在冬日的寒风中,带着说不尽的怅惘与怀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