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年过去了,再读慈禧向十一国宣战之诏书,唯有一声叹息

2025年04月12日23:23:15 历史 1270

副标题:清朝历史杂谈46-脱离现实的民族主义与权力斗争的结合,就是满清最终被扫进历史回收站的根本原因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存在不当之处,还望联系予以删除)

(本文共计 35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11 分钟)

回望清朝晚期的历史动态,义和团八国联军庚子国难辛丑条约,这几件事情是无法绕过的。之前,省愚也曾单独堆砌文字,描述过以上几项事件的始末以及对于后世所造成的影响。

那么以上几件事情原本应该是没有直接的关联的,却最终因为一个老太太的一个举动,被迫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之时,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次劫难。而这个举动便是慈禧向十一国宣战。

然而实际上,慈禧以及慈禧后面那群尚且没有学会现代外交惯例的老古董们,在绑架光绪帝以皇帝的名义所颁布宣战诏书未曾按现代外交惯例,交予各国使节。所谓的“宣战诏书”只是号召全国军民抵抗侵略的动员令,而非真正的宣战书。

一百二十年过去了,再读慈禧向十一国宣战之诏书,唯有一声叹息 - 天天要闻

珍贵的史料-被八国联军炮击后的天津城墙

在这次事件中,列强始终没有向清朝宣战,满清也始终没有对列强宣战,双方甚至一直都没有断绝外交关系。然而,就是这一份“宣战诏书”可谓彻底将满清在走向灭亡的道路上狠狠推上了一把,将加速度提升到了最大。

今日,就让鄙人用简单的两千余字,诉说慈禧向十一国宣战的行为的经过与始末,以及慈禧的这个举动对于历史的深远影响。

·宣战诏书原文您读过吗?

如今发达的互联网,您如果愿意,随手一搜,便能搜出1900年6月21日那天,慈禧老太太以光绪帝的名义向十一国颁布的“宣战诏书”。

但是实际上,诏书中并未直接提及十一国的名字,它本质上也只是一个号召国人抵制这十一国外籍人士的“圣旨”。没错,大致将其理解为圣旨再恰当不过,其在补充说明中提及了具体是哪十一国,分别是:英国、美利坚、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日本、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总十一国。当然,另一个层面上讲,这十一个国家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总量最高且最发达的国家。相当于是,慈禧向全世界宣战。

其宣战诏书中,有如下的字句,特别发人深省:

“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民人,勒索我财物。”

很明显,读到此处,慈禧及其党羽似乎并不承认当时满清与周遭世界之间巨大的经济落差,还在使用所谓“华夷之辩”的思维,似乎表达“恩赐”的心态在进行基础思考。

剩余的诏书原文内容在此就不做搬运了,读起来每一句都透露着一股杀气,在彼时那样剑拔弩张的氛围下,这部诏书很显然将态势推进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权利危机与虚假信息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当时诏书颁布时候的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形容便是:权力危机与虚假情报的刺激。

公元1900年5月,慈禧宠臣荣禄报告称,列强通过外交照会要求“勒令皇太后归政于光绪帝”。顺便说一句,这荣禄可不是外人,他既是宣统的外公,也是慈禧的初恋。这二人在那种关头还能相互照应,实在是找不到任何语言来形容。

当时,荣禄提供的这一情报实际是江苏粮道罗嘉杰之子传递的谣言,但慈禧因戊戌变法后与列强的矛盾而深信不疑,认为权力即将被剥夺。因为,列强都支持光绪帝,慈禧当初甚至想直接撤换掉光绪,被列强以国际惯例等理由进行阻挠。一方面慈禧认为这是自己家里的事,列强不能过问;另一方面,列强认为这是国际事务,有权过问。显然,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当时已经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加之端郡王载漪等人为拥立自己的儿子溥儁取代光绪帝,进而煽动慈禧对洋人的仇恨,最终促使她决定以战争回应。

·义和团自身局限性

有了内部的撺掇后,外部的信息轰炸也是进一步促使此“宣战诏书”应运而生的因素,而提供这些信息的人,便是义和团。当然,更主要的是义和团民的利用与误判综合导致。

慈禧将义和团视为“刀枪不入”的“忠义之民”,试图借其力量对抗列强。一个月后的1900年6月,清廷公开支持义和团,并允许其进入北京围攻外国使馆。慈禧甚至重赏义和团,称其“人人忠愤,旷代所无”。然而,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和暴力行为成为列强出兵的直接借口。

而此处两次具象化的体现,直接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这两次便是杀害德国公使克林德事件与杀害日本书记官杉山彬事件。咱们之前的文章有过详细的论述。

·战,败,签

内部与外部的条件都达成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最后的爆发。

前文叙述,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帝名义发布《对万国宣战诏书》,宣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正式向英、美、法、德、俄、日、意、奥等十一国宣战。清军联合义和团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但实际战果寥寥,反而激化矛盾。

您要注意此处的用词“对万国宣战”,慈禧其人肯定是不知道地球有多大的,这种行为让清朝真正成为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那段时期的笑话。

随之而来的,便是八国联军入侵与清廷自由落体式的溃败。

八国联军迅速集结约2万兵力,于8月14日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帝仓皇西逃至西安,史称“两宫西狩”。清军主力节节溃败,义和团在实战中暴露“刀枪不入”的荒诞,聂士成等主战将领甚至遭义和团背后袭击。此处提及的聂士成算是当时少有的清醒之人,拳民一度想侮辱其遗体,最终被德军先一步运走。一时间轮到已不知到底谁为谁了。

另外,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八国联军中的英军,甚至用一千人中国人组成的威海卫华勇营,表现得特别勇猛,历史上对于这支队伍又是如何评价的呢?留下一处悬念,以后找机会详述。

一百二十年过去了,再读慈禧向十一国宣战之诏书,唯有一声叹息 - 天天要闻

英军队内的华勇营,这照片太珍贵了

溃败过后,便是《辛丑条约》的谈判与签订,由于曾经专门撰文讲述该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在此就不做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在签约后吐血而亡,该条约彻底掏空清朝财政与主权。

·加速,觉醒与思想冲击

事件结束后,我们如何来看慈禧这次宣战行为的决策影响与历史评价呢。

慈禧的宣战倒算是一吐心中不快,她自己倒是爽了,但是事实上加速了满清的灭亡。宣战后的结果显然只能是财政崩溃,面临巨额的赔款,这使得清廷年收入仅够支付利息,被迫加重赋税,激化民变。相当于是把自己的任性与不懂得国际规则的恶果抛向全国无辜的平民,这势必只能得到更大的恶果。

再者,宣战后不久的彻底溃败直接导致主权沦丧,随之而来的列强驻军、控制海关、划定使馆界等条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以上两项慈禧应该也理解不到,但是这最后一项,慈禧是一定能理解的,也即是满清统治合法性就此丧失。当时的环境下,地方督抚如李鸿章、张之洞等公开抵制宣战,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甚至策划“李鸿章大总统”方案,显示中央权威瓦解。之前省愚曾专门介绍过“东南互保”的内容,便源自于此。

由此而产生的更大程度上的民族觉醒也一并袭来。这场被后世称为“庚子国难”的事件,便就是因为慈禧的宣战而引起的,这场灾难一样的经历直接暴露清廷愚昧至极的思维方式,促使知识分子转向。后来逸仙先生评价:“义和团之败,乃中国革新之机”。

并且,清廷当中的开明人士也意识到,如果要力求自救,则需要推行“新政”,但此新政也未能挽救颓势,反为辛亥的钟声敲响创造条件。

一百二十年过去了,再读慈禧向十一国宣战之诏书,唯有一声叹息 - 天天要闻

被八国联军摧毁的天津火车站

最可怕的影响是,满清绑架了上亿无辜的中国人民背负着骂名。“中国”二字的国际地位陡然下降,并且由其引来的思想冲击改变了两千年来的儒学观念。中国被贴上“野蛮”标签,列强掀起新一轮的瓜分狂潮。与此同时,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破产,推动“师夷长技”向制度变革深化。

·为维护个人权力而赌上国运

宣战,战败,赔款,民众被迫与满清这些既得利益者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一切。由此,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思考这一切呢?从哲学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方向去看待,这似乎可以归结为权力欲望与误国代价的并存。

慈禧老太太的决策本质是为维护个人权力而赌上国运,因为她只是担心她的无上权力被光绪帝所取代,所以她在临终前派人毒杀光绪帝的原因也在此。她跳了一辈子,其权力欲的真实框架也没能跳出那并不宽阔的紫禁城。

同时,她明知清军与义和团不敌列强,仍借“爱国”之名行权斗之实,甚至战后将责任推给义和团,称其为“拳匪”。如今的我们看待这一事件,应该深刻了解其内涵,慈禧的行为揭示了,封闭与愚昧的代价与对国际规则的无知实际上让满清陷入了被动,比如拳民攻击大使馆这种匪夷所思的事件。再者,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义和团的盲目排外虽源于反侵略,但非理性暴力反而加深灾难。

最后,总结性的说一句,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是晚清统治阶层昏聩的集中体现,其后果不仅终结了清朝的“自救”可能,更成为近代中国沉沦的转折点。这一历史教训警示:脱离现实的民族主义与权力斗争的结合,终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