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2025年03月30日11:23:06 历史 1127

谭嗣同和妻子李闰是旧时夫妻,由父母包办,但李闰和同时代的其他女性是大不一样的。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李闰画像

李闰出生于1865年,是咸丰年间进士李寿蓉的次女。六岁时,李闰的母亲病逝了,她就进入了另一种成长模式。父亲公务忙时,便由乳母教其娴孝仪则;父亲不忙公务时,就亲自教她诗礼词赋。

李寿蓉在户部任职,有好友谭继洵是同乡,两人来往甚密,李闰从小便熟悉这位谭伯伯。

转眼,李闰就到了及笄之年,她遵从父命,许配谭家少爷复生为妻。

谭复生就是谭嗣同,他是谭继洵的三儿子,与李闰同岁。两人匹配,可谓门当户对,佳偶天成,对于父亲的安排,他并无异议。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谭嗣同

1883年春天,李闰嫁入了谭府,正式与谭嗣同结成了夫妻。她的温婉贤淑和诗书才情深深吸引了谭嗣同,这是他失去母亲后从未有过的温情。

李闰开始了在谭家的日子,虽然自幼丧母,但父亲和乳母的教育足可以让她成为一个贤惠的内助。反正公公谭继洵一见到好友亲家就会说:

“你女儿是个好女儿,我儿媳也是一个好儿媳。”

然而,谭嗣同自幼就淡泊金榜题名,他反感传统的时文八股,喜读广博之书,在老师欧阳中鹄的影响下,更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因此在成婚的第二年,他便离家,开始游历全国各地。一路走来,谭嗣同知晓了各地风土,结交了许多名士,而与妻子李闰却成了聚少离多。

李闰支持丈夫的理想,留在家中料理一切,无一怨言。就在这样聚聚散散的日子里,她和谭嗣同成婚六年后才有了第一个孩子。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剧照

李闰怀孕无疑给谭家带来天大的喜悦,谭继洵更是张灯结彩迎接长孙的到来,并命令谭嗣同不准出门,陪伴李闰直到生产。

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谭嗣同为其取名传铎,字兰生。孩子满月那天,谭嗣同破天荒地遵循旧礼迎合长辈摆了宴席,因为他爱他的儿子,爱他的妻子,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她们做点什么。

然而这个幸福却太短暂了,孩子不到周岁就夭折了,全家陷入了悲伤。失去孩子的李闰本就伤心欲绝,同时还觉得对不起丈夫,遂大病了一场。

担心妻子的身体,谭嗣同心疼不已,得知李闰有愧他之心时,他向妻子坦言:你我夫妻的感情,不在孩子身上,再说孩子的离开,并非是你的错,你且不要多想,只管把病养好,孩子还会再有的。

听了丈夫的话,李闰倍感欣慰,他配合大夫调理身体,慢慢地好了起来。就在她想为谭家再怀子嗣的时候,清廷却摇摇欲坠,不断地割地求和。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此时的谭嗣同刚刚谋得一个官职,去苏州知府。然而,赴任的路上,目之所及,他却痛心不已。沿路全是饥饿的百姓,荒凉的村庄,他突然改变了履职的初衷,转而产生了新的想法,借用官场凭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

上任后的谭嗣同一边帮助老百姓,一边积极地想着办法,在博览群书中,他看到了日本的“明治维新”,突然像看到了崭新的明天。

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听闻消息的谭嗣同将手中的笔重重扔在案上,他认为这群人把国家的脸都丢光了,谭嗣同决定弃官归乡。

回到家乡后,他得知湖南巡抚陈宝箴正在推行新政,遂看到了希望。随后谭嗣同在家乡设立了南学会,专门给学生讲爱国道理,并商议救亡图存的法门。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对于谭嗣同的这一做法,李闰是相当支持的,她觉得丈夫做得没错,于是开始以自身力量参与,去帮助他。李闰亲自组织周遭不曾缠足的女性,和她们一起走上街头宣传不缠足的好处,教妇女解放思想,不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

如此忙碌开了,要孩子的事儿了就搁置了下来。

经过巡抚衙门和谭嗣同夫妇的努力,湖南成了新政推行最前端的省份。

为了更大范围地推行新政,谭嗣同于1896年北上京城,在那里,他认识了康有为梁启超

三人志向一致,同心协力之下让变法运动迅速高涨。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的瓜分狂潮。看着国家内忧外患,光绪帝倍感忧虑,恰逢康有为、梁启超上书变法一事,他十分支持。

上书成功让谭嗣同激动不已,他竟天真地认为,既然皇帝都同意了的事,那必定畅行无阻,却忽略了光绪背后的女强人——慈禧太后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慈禧再怎么不堪,她也是希望国家安定的,于是刚开始接受并支持谭嗣同等人的变法。然而她却没有料到变法的第一招就是裁撤驿站、废除八股,还要让她还权于光绪帝。

慈禧怒了,不但终止了他们的变法,还软禁了光绪。

1898年,慈禧下令将变法相关人员收监,康有为、梁启超闻风遂去往了法国、日本,到此,谭嗣同等人所发起的变法也告破产。因只推行了百天有余,历史上称之为“百日维新”。

朋友劝谭嗣同也学康、梁一样,出去避避风头,然而他却拒绝了。独自留在京城的他给妻子写了封家书,诉说了多年的夫妻感情,更嘱咐了一些家庭琐事,绝口不提自己身处危险之中。

李闰岂是简单的妇人,一读丈夫的来信,他内心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可远隔千里,也只能向天祷告了。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好友们不愿看到谭嗣同坐以待毙,再次劝他远赴别国,可谭嗣同宁愿以死明志。他对好友们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入狱了,他是坐在寓所里等着清廷的人来抓的。

消息传到了家乡,妻子李闰悲痛欲绝。她早就知道丈夫是个倔性子,但她没想到他尽倔到了连命都不要的地步。

李闰强忍住悲痛,立马动身去往北京,她想在最后关头挽救丈夫。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刚到京城,她就想法买通了狱卒,见到了牢里的谭嗣同。她希望丈夫配合自己,先把命保住。

然而,谭嗣同依然坚持自己的初衷,愿以死明志。

三天后,谭嗣同被押往了菜市口刑场。

看着被五花大绑的丈夫即将与自己永别,李闰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然而此时此刻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她撞开人群,冲向丈夫,但被狱卒拦在了半路上。李闰一边使劲地拉扯着,一边大哭着对丈夫喊道:

“复生,我想给你生个孩子!我们还没有孩子!”

望着妻子,谭嗣同满眼愧疚,但听见她的喊话,他却义正词严地回答道:

“朝廷昏暗,前途未明,生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奴隶,与其这样,不如不生!”

李闰泪如雨下,她没有再说一句话,任由狱卒将自己架离了刑场......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那天,和其他五个维新人士一起,谭嗣同壮烈就义,成了后人口中的“戊戌六君子”。

经历了数度悲痛,李闰孤独地生活在世上,她没有再嫁,也没有孩子,但她一直做着有意义的事。

她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亡夫,她组织人工修建了谭嗣同烈士祠,在那里宣传谭嗣同的思想。

后来,李闰又创办的师范学校和育婴堂,让女孩子们可以免费读书,让孤儿弃婴们有地方住,她一直在完成丈夫未完成的心愿。

李闰60岁那年,康有为、梁启超送了她一幅匾额,上书“巾帼完人”,配上她写的《历代烈女论》,便是李闰的一生。

1898年谭嗣同壮烈就义,临刑前其妻李闰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 天天要闻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李闰,一个旧时女子,敢于继承夫志,用一生来完成,堪称巾帼英雄。

谭嗣同,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国家,果敢、豪迈、奉献、牺牲,堪称民族英雄。

若有来生,愿他们在泰平的世界里只做夫妻。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三浦按针:一个英国人怎么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闻

三浦按针:一个英国人怎么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熟悉日本历史的朋友知道,日本自德川幕府以来就闭关锁国,直到被黑船踹开国门。不过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别的不说,德川家康就让一个英国人当过自己的高级顾问,还给册封武士,并赐予了日本姓名三浦按针。这个“洋武士”三浦按针不但对当时的日本影响很大,
中国救援队救灾之路,竟遭冷枪——缅甸军政府这是疯了吗? - 天天要闻

中国救援队救灾之路,竟遭冷枪——缅甸军政府这是疯了吗?

本文皆根据事实报道,加上主观意见编写而成,结尾附上事实报道要知道,缅甸大地刚刚经历7.9级强震,山河破碎,百姓哀嚎,眼睁睁看着亲人被埋在废墟下,指望着救援的到来。而就在这生死关头,本该感恩戴德的缅甸军政府,却干出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荒唐至极
广西名人录容县篇——民国少将篇 - 天天要闻

广西名人录容县篇——民国少将篇

容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玉林市东北部,地处大容山和云开大山两大弧形山脉之间。容县古称容州,明洪武时期改容州为容县,隶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府治在今梧州市),自此容县之名沿用至今。容县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岁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孙权太菜了么? - 天天要闻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孙权太菜了么?

在波谲云诡的三国历史中,逍遥津之战宛如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张辽率少量兵力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威名瞬间传遍江东。然而,孙权在这场战役中的失利,绝不能简单地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