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
毛主席这幅照片1936年面世时,曾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照片中的毛主席43岁,英俊潇洒,沉着睿智,眉宇间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风采和魅力。照片的拍摄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6年6月,斯诺在宋庆龄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到达陕北苏区采访,在历时3个多月的采访中,斯诺与毛主席进行了几十次长谈。毛主席人生第一次敞开心扉,系统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红军长征的经过。斯诺觉得毛主席是红军最高领袖,应当拍摄一张“神奇的”、“官方的”照片。
1936年,毛泽东和斯诺在延安
一天,斯诺看到毛主席身穿整齐的红军蓝灰军衣,神采奕奕地站在窑洞前时,便提出拍照要求,得到了毛主席同意,但此时毛主席头发比较长,显得有些乱。斯诺便请求毛主席戴上军帽,结果找来找去,斯诺发现在场这些人中,只有自己头上的军帽最新,大小又合适,于是就把自己头上的八角帽摘下,给毛主席戴上,按下快门,拍摄下了这张经典照片。
抗战之声
1936年11月14日,这幅照片连同斯诺的采访报道,首次在上海英文报纸《密勒斯评论报》上发表,随后《东方杂志》、美国《生活》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纷纷予以转载。
这是1938年复社在上海出版的这本书的中译本《西行漫记》。
^ 1936年,美国进步作家、记者斯诺访问陕北,写出了第一部向全世界介绍中国革命的书《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根据采访内容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一个月内5次再版,销售10多万册。
中国共产党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和红色中国的真实情况,由此,迅速传遍全世界,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7年5月,斯诺的妻子海伦·斯诺赴延安采访,把这张照片拿给毛主席看,毛主席端详着照片,面带笑容地说:“没想到,我看起来还挺精神咧!”海伦说:“你的这张照片拍得真好!”我丈夫说,这是他的得意之作,他在报刊上一发表,就吓坏了蒋介石,轰动了全世界。毛主席接着说:“没想到我的照片会有这么大的威力。斯诺先生让世人看到我们共产党人和红军并不是红毛绿眼睛,杀人放火的“土匪”,我们非常感谢他!”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
1972年2月15日,斯诺病逝于日内瓦(1905年7月19日—1972年2月15日),根据他的遗愿,其一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毛主席戴过的那顶八角军帽,其家人捐赠给中国政府,现珍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