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2025年01月05日17:23:16 历史 1512

01

“日本鬼子”,一个中国人民再熟悉不过的称呼,在各类文艺作品中抗战时期我们对日寇的称呼都是日本鬼子。

可以说“鬼子”二字代表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军发自内心的仇恨和厌恶,也代表了日寇在中国的作恶之多罄竹难书。

但熟悉历史的应该都清楚历史上我们对日本人的称呼从来不是鬼子,而是倭,倭人,以及倭寇。

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 天天要闻

倭其实就是日本的代称,所谓的倭寇,其实就是日本海盗的意思。

“倭”字从人从委,“人”与“委”联合起来表示身材矮小的意思。

因为明朝时期日本普遍营养不良,身高远低于明人,因此便被称呼为倭人,日本国也就是倭国

同样是日本强盗,为何明朝时期称呼为倭寇,抗战时期却对日本侵略军称呼为鬼子呢?

其实“鬼子”这个称呼,或者说用鬼指人,最早并不是用来形容日本人,而是用来形容西洋人。

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 天天要闻

02

从清末开始,伴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西方的交流开始增多,越来越多的西洋人也来到了中国。

虽然从明朝开始就有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哪里见过这样的人。

蓝眼睛、高鼻子、黄头发的西洋人,非常类似于中国传说中丑陋的鬼,于是普通人便称呼他们为鬼子。

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 天天要闻

清代浙江进士陈康祺的《燕下乡脞录》就曾记载了这种民间的流传:“若鬼使,则出使外洋之员;以西人初入中国,人皆呼为鬼子也。”

明朝时期因为中国当时国力还比较强大,欧洲传教士也没有击败中国,更不可能在中国作威作福,因此一般称呼为番鬼,或者“白鬼”。

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 天天要闻

英国人威廉·亨特就写有自传《广州番鬼录》,但清末因为洋人多次击败满清,于是便不再称呼为番鬼,而是叫洋鬼子。

“番”意思就是渡海而来的异族,更有蔑视的意思;从番到洋鬼子的转变,其实就代表着中国和欧洲国际地位的转变。

慢慢的西洋人就开始被称呼为西洋鬼子。

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 天天要闻

03

有了西洋鬼子,自然也有东洋鬼子。

日本原本是与中国一样被欧洲人入侵的亚洲国家,但是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很快就翻身做主,同样成为了帝国主义国家。

在生活上日本一直追求脱亚入欧,穿西服,剪头发,渐渐的在中国人看来日本人就和洋鬼子很像了。

1894年鸦片战争爆发,通过明治维新后学习西方的日本人竟然击败了老大帝国的大清

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 天天要闻

就如同番鬼变成了洋鬼一样,日本人也从倭人变成了东洋鬼子。

毕竟日本人已经击败了大清,加上当时日本组建了近代化的海陆军,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日本人和洋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又因为日本地处中国以东,隔着一个东海,因此便称呼为东洋鬼子,以此和西洋鬼子区分开来。

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 天天要闻

再到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大举入侵中国,伴随着日本国名开始逐渐流传,于是渐渐就正式称呼其为日本鬼子了。

比如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作为中国抗战精神的代表,其中的“鬼子”就是日本鬼子。

可见这个称呼并不是后人文艺作品中强加的,当时中国人民确实是这么称呼日本侵略者的。

为何抗战时期叫日本人为鬼子?历史上称呼为倭寇,鬼子则源于洋人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 天天要闻

明朝奇闻:道士与皇帝的“长生不老”大冒险!

在明朝嘉靖年间,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与道士”的奇妙戏码,简直可以用“道士驾到,皇帝傻眼”来形容!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宫廷中掀起一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