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2020年03月07日19:48:39 历史 1755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海军公所”相当于海军指挥基地,朱漆正门上悬挂着李鸿章所题“海军公所”横匾。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北洋水师是清朝建立的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1888年“北洋水师”就被《美国海军年鉴》排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名。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丁汝昌早年曾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时,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李鸿章淮军。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在弹尽粮绝后,拒绝了日军的劝降,吞服鸦片自尽以谢国人。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第二排左四为邓世昌,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也是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1880年(光绪六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船厂,造价约142万两白银,号称亚洲最强铁甲舰。甲午战争期间被日本海军虏获,战后以战列舰的身份编入日本海军。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1880年(光绪六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船厂,造价约140.9万两白银。1895年2月4日夜“定远”被突入港内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9日“定远”被日军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受重创,10日,为避免定远舰落入敌手,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下令自行炸毁定远舰。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1885年(光绪十一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船厂,造价约87万两白银。1894年9月17日,不幸被日联合舰队四艘巡洋舰集火击沉。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1885年(光绪十一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船厂,“来远”与“经远”二舰为同级姊妹舰,造价约87万两白银。1895年2月6日清晨,在威海卫港内被日军第一鱼雷艇队偷袭击沉。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1885年(光绪十一年)订购于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造价84.5万两白银。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海战中,不幸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与铁甲舰“镇远”、“定远”同批订购,造价62万两白银。1895年2月17日,“济远”舰在威海被日军俘获。1904年11月30日,“济远”舰在日俄战争中沉没。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平远”是福州船政局参考“济远”与“超勇”首次自行设计建造的全钢甲军舰,造价52.4万两白银。1895年在北洋水师投降后“平远”被日军接收,编入日军。1904年日俄战争时在旅顺对开海域触雷沉没。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1885年(光绪十一年)订购于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造价85.2万两白银,曾参加黄海海战与威海卫海战。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为避免受重创后的“靖远”落入敌手,北洋水师于1895年2月9日用“广丙”舰将其炸沉。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扬威”由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承造,1881年由邓世昌接舰回国,造价约32.5万两白银。1894年“扬威”被日舰围攻中弹起火,后被“济远”撞沉。

百年前真实的“北洋水师”,老照片再现甲午海战 - 天天要闻

“超勇”由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承造,造价约32.5万两白银,与“扬威”号为同级舰。1894年甲午海战中,“超勇”被日舰击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