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号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它的处女航中撞上了冰山,却发生了历史性的灾难,不久之后就葬身于大西洋的海底。
当时船上共载有 2224 人,造成多达 1500 人丧生。这究竟是轮船本身有质量瑕疵,还是船长的技术不过关?
1. 它于 1909 年在英国开工建造,历时 3 年,于 1912 年 3 月完工。船长 269 米,船宽 28 米,是当时最大的游轮,载客量约 3547 人。泰坦尼克号内部有 10 层甲板,安装了多部电梯,设有一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船上的电报室、健身房、海景长廊、咖啡厅以及游泳池等都是一应俱全,当然很多设施场所只有一等舱乘客才可以享受。
2. 它由蒸汽机来提供动力,总共 29 台锅炉来燃烧煤炭。泰坦尼克号分隔成 16 个水密舱室系统,如果船体受损,其中一个隔舱开始进水,水就不会溢到其它舱室里。当时这艘被誉为最大、最豪华的客轮是不会在海上沉没的,因为当时的设计者坚信地认为,即使其中四个舱室同时进水,船也会毫发无损的。
3. 而 1912 年 4 月 14 日晚间,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航行,以接近最高航速 41 公里每小时,穿越冰山密布的区域。当瞭望员发现冰山时,已经来不及避让。虽然负责掌舵的人员立即开始将船驶向左边,还降低了发动机的转速,甚至使其反转,以便让船更快的减速。
4. 但船体右侧还是撞上了冰山,冰山沿着船的右舷划过,冰山外层的软冰立即碎裂,但内部坚硬的部分会对船只造成强烈的撞击。铆钉连接处所受的冲击力最大,刺破了长长的洞口,导致海水涌入船舱。此时的史密斯船长非常自信,包括船员们都相信泰坦尼克号不会沉没。
5. 但是从侧面的撞击,导致 5 个舱室的铆钉和钢板同时断裂。而泰坦尼克号设计的是最多有 4 个船舱同时进水是安全的。这时有破洞的 5 个船舱瞬间涌入了大量海水,超出了设计所能承受的安全范围。很快海水淹没了原本水密的隔舱,船只发生了轻微倾斜,船员不得不用高压水泵将涌入的水抽出,但是涌入的水量太大也无济于事。并且泰坦尼克号的水密舱并未完全密封到顶部,水从一个舱溢出后流向了相邻舱,继而船体倾斜的角度继续增大。这种情况就像连锁反应一样持续不断。
6. 当然抽水减缓了船舶倾斜的速度,增加了船上人员的逃生机会。但是在不到 3 小时内,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便沉入大西洋。由于船上缺少救生设备,船上的大部分人无法获救,幸存者仅不到 700 人。当然如果船只当时没有转向,而是正面撞击冰山,损伤可能会更小,甚至可能不会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