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退伍回乡,本想和战友一起卖猪肉。没想到他抢先应聘,我只得去了电厂。这个意外选择,竟让我们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
我叫林国强,1950年出生在河南一个偏远的小村庄。爹是生产队里的老实人,娘是小学老师。家里就我一个独苗,从小爹娘对我期望很高。
1968年,我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参了军。在部队里,我认识了张天明。他是城里人,爱吹牛,但为人仗义。我俩成了好朋友,一起扛枪站岗,也一起挨连长骂。
1973年夏天,我和张天明一起退伍。临走前,我俩拉钩约定:回家后一起去县里的食品公司应聘卖猪肉。那会儿,能在县城里有份稳定工作,可是个美差。
"国强,咱俩一起去,肯定能行!"张天明拍着胸脯说。
"好啊,到时候你卖肥的,我卖瘦的。"我笑着说。
回到村里,我先去看了爹娘。娘给我蒸了一锅白面馒头,爹偷偷抹眼泪。我心里一酸,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骑上家里那辆破自行车,往县里赶。路上尽是泥巴,车轱辘都快转不动了。到了食品公司门口,我擦了擦额头的汗,整理了一下褪了色的军装。
"张天明呢?"我左看右看,没见到他人影。
我壮着胆子走进人事科,递上了申请表。谁知人事主任瞅了我一眼,说:"小伙子,来晚了。卖猪肉的岗位昨天就招满了。"
我一愣:"咋可能?我不是第一个来的吗?"
"第一个?昨天就来了个退伍军人,姓张的,把名额占了。"主任说。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张天明,他竟然...
失魂落魄地走出食品公司,我蹲在路边,不知该往哪儿去。这时,一辆拖拉机轰隆隆开过,车斗里几个人喊:"林国强!是你小子不?"
我一看,是村里的李大爷。
"哎呦,真是你啊!咋蹲这儿呢?找工作?"李大爷问。
我点点头,把事情说了。
李大爷拍拍我肩膀:"别灰心,听说县里电厂在招工,你去看看?"
就这样,我来到了县电厂。厂门口贴着招工启事,要求高中学历,我勉强够格。
人事科的大姐问我:"小伙子,你认识电机吗?"
我憨厚一笑:"大姐,我是老实人,不认识可以学啊!"
没想到这句话打动了她,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进了电厂。
第一天上班,我穿着借来的蓝色工装,站在轰鸣的机器前,只觉得晕头转向。好在有个老师傅叫王德寿,他耐心地教我认识各种仪表和按钮。
"小林啊,干电厂不比别的,要细心,更要有责任心。"王师傅说,"咱们肩上担着全县人民的灯啊!"
我使劲点头:"王师傅,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就这样,我开始了电厂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虽然累,但心里踏实。
有一天,我正在检查设备,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哎,大个子!"
我一回头,看见一个扎着马尾辫、脸蛋圆圆的姑娘正冲我笑。
"你好,我是综合科的孙桂芳。"她自我介绍道,"听说你是新来的退伍军人?"
我有点不好意思:"是啊,我叫林国强。"
"林国强?名字不错!"孙桂芳笑着说,"对了,下周有个迎新联谊会,你来吗?"
我挠挠头:"这...我不太会跳舞。"
"没关系,我教你啊!"孙桂芳眨眨眼,"就这么说定了!"
看着孙桂芳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个爽朗的姑娘,让我第一次对电厂的工作有了期待。
转眼到了秋天,我在电厂已经干了几个月。这天,厂里组织郊游,我和孙桂芳被分在一组。
我们沿着小路走着,秋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孙桂芳突然问我:"国强,你有想过以后的事吗?"
我认真地说:"我想在电厂好好干,为咱们县的电力事业出力。将来有一天,能和心爱的人成家立业,生个胖小子。"
孙桂芳脸一红:"那...那个心爱的人,是谁啊?"
我心跳加速,鼓起勇气说:"桂芳,如果...如果我说是你,你愿意吗?"
孙桂芳眼中闪着泪光,轻轻点头:"傻瓜,我等这句话等了好久了。"
就这样,我和桂芳开始了恋爱。每天下班后,我们一起散步,聊天,看露天电影。虽然日子清苦,但我们都很珍惜。
1975年春节前,我鼓起勇气去见了桂芳的父母。他爹是县医院的大夫,看起来很严肃。
"小伙子,你是干啥的?"桂芳爹问。
"叔叔,我在县电厂上班。"我紧张地回答。
"电厂?那工作不错。"桂芳爹点点头,"不过,你得对桂芳好,知道不?"
我挺直腰板:"叔叔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对桂芳,让她过上好日子!"
就在我以为一切顺利时,张天明突然找上门来。
那天傍晚,我正要下班,就看见张天明醉醺醺地站在厂门口。
"林国强!出来!"张天明大喊,"你凭啥过得比我好?"
我叹了口气,走上前:"天明,别这样。咱们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少来这套!"张天明推了我一把,"要不是你,我也不会..."
我稳住身形,平静地说:"天明,记得咱们在部队时的誓言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还不晚,你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张天明愣住了,眼中泛起泪光:"国强,我...我对不起你。"
"没事的,兄弟。"我拍拍他的肩,"明天我陪你去找厂长,争取个机会。"
第二天,我真的带张天明去见了厂长。厂长听完情况,同意给张天明一个试用机会。
"小张,既然国强为你担保,那就从学徒工做起吧。"厂长说,"好好干,别辜负国强的信任。"
张天明感动得直点头:"谢谢厂长,谢谢国强。我一定好好干!"
就这样,张天明也来到了电厂。我手把手教他工作,他也很珍惜这个机会,慢慢变得踏实起来。
1976年夏天,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我们县。电厂里,警报声此起彼伏。
"不好了!水位快到警戒线了!"有人大喊。
我和张天明对视一眼,立即冲向发电机组。我们顶着狂风暴雨,用沙袋加固堤坝,调整设备参数。
整整一夜,我们没合眼。天亮时,暴雨终于停了,电厂安然无恙。
厂长拍着我们的肩膀说:"好样的!你们是咱们电厂的功臣!"
这次事件后,我和张天明都受到了表彰。我被提拔为班组长,张天明也转正了。
看着自己和战友并肩作战、共同进步,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想,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1978年初,电厂召开大会。厂长郑重宣布:"经过集体研究决定,提拔林国强同志为发电车间副主任!"
掌声雷动,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师傅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林啊,你没给咱退伍军人丢脸!以后可得多关心同志们。"
我郑重点头:"师傅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导。"
这一年,国家开始实行开放政策。我们县也跟着变化快,到处都在搞建设。电厂的任务更重了,我和同事们连轴转,就是为了不让县里停电。
有天晚上,我正在值班室查看记录,突然警报响了。我赶紧冲向控制室,发现主变压器出了故障,全县随时可能大面积停电。
我二话不说,带着张天明和几个同事钻进设备底下。那儿又热又挤,还有触电的危险。我们摸黑检查每个零件,汗水湿透了工作服。
"国强,找到了!"张天明突然喊道,"是这个接头松了!"
我们赶紧修复。折腾了大半夜,总算把问题解决了。
第二天,县里领导来电厂视察,知道昨晚的事后,当场表扬了我们。
"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县长握着我的手说,"像你们这样无私奉献的人,就是咱们国家发展的希望!"
我心里热乎乎的,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回到家,桂芳心疼地给我敷药:"你呀,也太拼命了。"
我笑着说:"桂芳,我是在为咱们的未来拼命呢!"
1980年春节前,我向桂芳求婚了。我攒了好久的工资,给她买了个金戒指。
"桂芳,嫁给我吧!"我单膝跪地,把戒指递给她。
桂芳喜极而泣:"傻瓜,我早就是你的人了!"
我们的婚礼很简单,但很温馨。张天明当了我的伴郎,还送了我们一台收音机。
"国强,桂芳,祝你们白头偕老!"张天明举杯祝福。
婚后,我和桂芳省吃俭用,总算在县城买了套小房子。虽然只有两间,但我们打理得很温馨。
1982年,我们的儿子出生了,我给他取名叫林朝阳,寓意像朝阳一样充满希望。
看着小家伙的皱巴巴的小脸,我心里满是幸福和责任感。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儿子过上比我们更好的日子。
这时,厂里的新项目也开始了。我们要建一座新的变电站,为县里的工业区供电。
我带着团队日夜奋战,连续几个月没回过家。桂芳一个人带孩子,也不抱怨。
有天深夜,我偷偷回家看看。桂芳和儿子已经睡了,我轻手轻脚地亲了亲他们。
桂芳醒了,迷迷糊糊地说:"国强,你回来啦..."
我心里一酸,轻声说:"对不起,桂芳,让你受苦了。"
桂芳握住我的手:"傻瓜,我们是一家人,同甘共苦是应该的。你放心去忙,家里有我呢!"
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紧紧抱住她。
就在项目即将完工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一批重要设备出了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更换,新变电站就无法按期投产。
我带着张天明连夜赶到省城,找到了设备厂家。谁知厂家推三阻四,就是不肯换货。
"怎么办?"张天明急得直挠头。
我一咬牙:"不行,我们去找厂长!"
我们蹲在厂长家门口整整一宿。天亮时,厂长终于出来了。
"同志,求求您了!"我跪下就给厂长磕头,"我们全县人民的用电可就指望这批设备啊!"
厂长被我们的诚意打动,终于同意换货。我和张天明连夜把设备运回县里,总算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了安装。
新变电站投产那天,全县领导都来了。县长激动地说:"同志们,有了这座变电站,咱们县的工业发展就有希望了!"
看着明亮的灯光,我心里满是自豪。这一刻,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干一份工作,更是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1985年,国家开始推行企业改革。我们电厂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天,厂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小林,上级要求我们提高效益,可能要裁员......"
我一下子慌了:"厂长,咱们电厂可都是好同志啊!"
厂长叹了口气:"我也不想啊,可上面压力大啊。你是车间主任,得想想办法。"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车间,看着大伙儿忙碌的身影,我更加纠结了。
晚上回到家,我茶饭不思。桂芳察觉出不对劲:"国强,出啥事了?"
我把情况和盘托出。桂芳听完,沉思片刻说:"要不,咱们组织职工学习新技术?提高效率,说不定就不用裁员了。"
我一拍大腿:"对啊!桂芳,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
第二天,我就向厂长汇报了这个想法。厂长很支持,还批了一笔培训经费。
我和张天明加班加点,编写培训教材,组织大家学习。那段时间,常常是白天工作,晚上培训,累得腰酸背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我们厂的效率提高了30%,不仅没裁员,还新招了不少技术工人。
厂长高兴地说:"小林啊,亏得有你,咱们厂算是转危为安了!"
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1987年,我升任电厂副厂长。这一年,儿子林朝阳上小学了。看着儿子穿着新校服,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我和桂芳都感慨万千。
"桂芳,咱们也算没白忙活这些年。"我感叹道。
桂芳笑着说:"可不是嘛,再过几年,朝阳就能上大学了。"
我们憧憬着儿子的未来,心里充满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1989年,全国掀起下海经商的热潮。我们厂里也有不少人心动,其中就包括张天明。
"国强,我想辞职出去做生意。"有天,张天明找到我,"听说沿海那边机会多,说不定能发大财呢!"
我一听就急了:"天明,你可想清楚了?咱们厂待遇不差,干嘛要冒这个险?"
张天明却坚持己见:"国强,我不想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再说了,现在开放,机会多着呢!"
我劝不动他,只好答应帮他办理辞职手续。看着老战友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
张天明走后,厂里的工作更忙了。我常常加班到深夜,有时甚至顾不上回家。
有天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发现桂芳正在教儿子写作业。
"爸爸!"儿子兴奋地跑过来,"你看,我得了个一百分!"
我勉强笑笑,摸了摸儿子的头:"真棒!爸爸以你为荣。"
桂芳欲言又止,最后叹了口气:"国强,你最近太累了,要不要休息几天?"
我摇摇头:"哪能啊,厂里正忙着呢。"
就这样,我更加拼命地工作。我想,只要厂里好了,我们的日子就会更好。
可是,我忽视了家庭。儿子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桂芳的笑容也越来越少。
直到有一天,我参加儿子的家长会,才猛然惊醒。
班主任说:"林朝阳最近情绪不太好,总是一个人发呆。他说,很想爸爸能陪他..."
我心里一阵刺痛。回家路上,我不停地反思:我是不是太忽视家人了?
到家后,我把儿子叫到跟前:"朝阳,爸爸以后会多陪你,好不好?"
儿子怯生生地问:"真的吗?你不是总说很忙吗?"
我心里更难受了,紧紧抱住儿子:"爸爸保证,以后每个周末都陪你。"
看着儿子破涕为笑的样子,我下定决心要平衡好工作和家庭。
这时,桂芳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来,尝尝我包的饺子。"
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其乐融融。我心想:这才是最珍贵的啊!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1993年。这一年,我当上了电厂厂长。
上任第一天,我就召开了全厂大会。我说:"同志们,咱们电厂20年来,为县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后,我们要与时俱进,为县里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可靠的电力保障!"
台下掌声雷动。我看到王师傅坐在前排,眼含热泪。我知道,他为我感到骄傲。
这些年,我们厂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引进了先进设备,改善了工作环境,还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
最让我欣慰的是,我和桂芳的感情越来越好,儿子朝阳也考上了重点高中。
2000年春节,我们全家团聚。我特意邀请了王师傅来家里吃饭。
酒过三巡,王师傅感慨道:"小林啊,想当年你刚来厂里,还是个愣头青。如今可了不得,都当厂长了!"
我连忙给王师傅倒酒:"师傅,要不是您当年提携,哪有我的今天啊!"
这时,电话铃响了。我一看,是张天明打来的。
"喂,天明?"我惊喜地说。
电话那头传来张天明沙哑的声音:"国强,我...我能回来吗?"
原来,张天明这些年在外面摸爬滚打,赚了些钱,可也累垮了身子。他想回到家乡,安度晚年。
我毫不犹豫地说:"天明,回来吧!咱们厂永远欢迎你!"
挂了电话,我的眼眶有些湿润。桂芳握住我的手,轻声说:"国强,你做得对。"
我环顾四周,看着其乐融融的场面,心里暖暖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幸福吧。
2010年,我光荣退休了。离开工作岗位的那天,全厂的同事们列队欢送。我激动地说:"同志们,我虽然退休了,但我的心永远在电厂。祝愿咱们厂越来越好!"
退休后,我和桂芳过上了悠闲的日子。我们经常结伴去公园锻炼,有时还会和老同事们聚会,聊聊往事。
儿子朝阳也有了出息,在省城一家大公司当工程师。每次他回来,都会给我们带些新鲜玩意儿。
有天,朝阳兴冲冲地拿来一个小盒子:"爸,妈,你们看,这是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看新闻、聊天呢!"
我和桂芳面面相觑,觉得新鲜又有趣。我感叹道:"现在的科技发展真快啊!"
2023年,我和桂芳金婚了。儿子特意从省城赶回来,为我们操办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庆祝会。
看着满屋子的亲朋好友,我百感交集。我站起来,举起酒杯:"感谢大家这些年的陪伴。回首往事,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虽然有过坎坷,但更多的是欢乐和满足。"
桂芳握住我的手,眼中泛着泪光:"国强,我们这辈子值了。"
是啊,我想。从1973年那个懵懂的退伍军人,到如今白发苍苍的老人,我的人生经历了太多。或许,正是当年那个"被迫"的选择,成就了今天的我。
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我心中充满感激。感谢命运的安排,感谢一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我知道,我的一生,虽然普通,但很精彩。
人生就像是一盏明灯,需要用心呵护,才能照亮前方的路。我庆幸,在我最好的年华里,我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奉献,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夜深了,桂芳已经睡了。我轻轻起身,走到窗前。远处,县城的灯火依旧明亮。我知道,那里有我们电厂的功劳。我微笑着,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也许,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吧。平凡中见伟大,普通中有精彩。回首往事,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我为这片土地,为身边的人,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这,就是我林国强的人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