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2024年08月04日02:42:06 历史 1561

1935年11月1日,南京中央党部大礼堂前的一阵枪响,震惊全国。

这一天,参加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的百余位中央委员正准备在大礼堂前合照,一个记者突然掏出枪来,对汪精卫就是一通乱射。

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 天天要闻

蒋介石当时还好没有在场,如若不然,躺枪的那个人一定是他,因为这是一起针对他的刺杀行动……

失败的刺杀行动

依照排列,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阎锡山等大佬坐在第一排,其他中央委员依次排开。

或许有了什么预感,直到快要拍照的时候,蒋介石都没有过去,留给他的那个位置一直空着。

就在汪精卫等人落座好,等着蒋介石过来的时候,一个记者突然冲了出来,大呼“打倒卖国贼”,然后朝着汪精卫连开三枪。

汪精卫应枪倒下,血流不止,现场顿时一片混乱。

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 天天要闻

张学良倒是相当冷静,冲过去就和记者搏斗了起来,汪精卫的警卫员也冲了上来,击杀了记者。

事后,他们从记者身上搜出一张记者证,编号为63,简介为“晨光通讯社孙凤鸣”。

陈璧君咬上了蒋介石,认为这是蒋介石想要谋杀汪精卫,一哭二闹三上吊。

蒋介石相当郁闷,他和晨光通讯社没有任何交集,哪来的意图刺杀汪精卫?

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 天天要闻

气恼之下,蒋介石让戴笠去调查清楚。

顺着“晨光通讯社”这一线索,戴笠和一众特务找到了晨光通讯社的办公地址,可那里早已人去楼空。

戴笠很快就调查清楚,通讯社的负责人叫胡云卿,本名“华克之”,国民党左派,坚定的反蒋人士。

找不到人,戴笠猜测,这起事件华克之或许就是幕后的推手、策划者。

果不其然,一年后,华克之承认了一切。

刺杀失败后,华克之迅速逃离南京,辗转来到香港,隐居下来。

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 天天要闻

1936年,他正式在香港发表公告,承认自己就是枪击事件的幕后主谋,但他表示,这本来是针对蒋介石的,没有见到蒋介石本人,就将目标转化成了汪精卫。

在公告里,他还慷慨激昂地解释了为何想要刺杀蒋介石。

他说:“蒋氏者,叛徒也,发动四一二政变,制造白色恐怖,屠杀革命志士……九一八事变后,消极抗战,致使东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中,又和日寇签署《上海停战协定》,丧权辱国……”

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 天天要闻

或许看到这份公告时,蒋介石早已暴跳如雷,气得直哆嗦。奈何,他怎么都找不到华克之。

被毛主席委以重任

躲藏了两年,华克之最后做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到延安去,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和抗日

辗转多地后,他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在这里,他受到了很高规格的待遇,被安排在单间里居住,吃小灶,中午和晚饭是两菜一汤加白米饭,四周还有警卫员巡逻。

1937年5月4日下午,他迎来了一个极其特殊的时刻——受到毛主席接见。

在工作人员的引路下,华克之绕了一路后,来到一个窑洞前。

他稍微向前靠近,看到一个大高个在那里站立着,似乎在等什么人。

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 天天要闻

对方开口了:“我是毛泽东,欢迎你啊,你的事迹我可听到了,我很佩服!”

华克之顿时激动了起来,赶忙去和毛主席握手,接着跟毛主席一起落座,畅聊了起来。

他讲述了刺杀蒋介石的原因、经过,以及后来的经历。说到孙凤海、贺少茹和张维等参与刺杀的人被杀害时,他忍不住痛哭起来。

毛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他们聊到尾声时,毛主席突然说:“有一件事我得告诉你,你不能留在这里!”

华克之一阵错愕,脸上慢慢露出失望的表情。

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 天天要闻

毛主席笑着解释:“不是我想让你走,是形势不允许,这里有很多国民党特务,一旦他们发现你了,他们或许会暗中行刺,或许会通知国民党那边,逼迫我们交人,到那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华克之点了点头,非常赞同毛主席的分析。

毛主席接着又说:“只要你愿意,我们就给你安排去处,我看,你到华南去吧,去做延安和李济深、陈铭枢之间的联络员,跟着我们一起战斗!”

华克之眼睛一亮,精神了起来:“您的意思,就是让我跟你们一起干革命吗?”

毛主席点了点头。

1937年,刺杀蒋介石的策划者来到延安,毛主席:你不能留在这里! - 天天要闻

华克之彻底确定了,双眼慢慢湿润起来。

他接受了毛主席的安排,投入到了我党的阵营中,成了革命的一份子。

后来,他长期在隐蔽战线上战斗,一直到革命胜利,为革命、民族和国家立下了不朽之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 天天要闻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皇太极驾崩后的1644年,大清帝国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各拥重兵,八旗中半数的支持使得二人势均力敌。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却倾向了年仅六岁的福临。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天天要闻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龙颜大悦 耶律德光)辽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开心坏了。自己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遍草原大漠无敌手,可只要南下,总是吃亏,很大一部分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 天天要闻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近日发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学苑、航港南苑、经开苑、文华苑、永盛苑、广惠苑6个院区,3543套房源。详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卢洛高速卢氏段即将通车!节省约1小时车程卢洛高速(卢氏...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 天天要闻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文/孙野借刀杀人小周郎,假请诸葛去劫粮。强中更有强中手,毒辣奸计变黄粱。注:黄粱——这里是引申义,即黄粱梦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维孔明,说他足智多谋,请他去带兵偷袭曹操粮草。曹操向来是偷袭别人粮草的主,肯定戒备森严,这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送死吗!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 天天要闻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爱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盛宣怀官做得大,以帮助李鸿章办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时已经官居邮传部尚书,生意做得更大。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