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中日之间的外交斗争:李鸿章的以夷制夷计划全盘破产

2024年05月16日12:25:15 历史 1751

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对于可能清朝日本之间可能在韩半岛爆发战争采取消极态度。而随着李鸿章意识到战争可能在所难免的时候,李鸿章依旧寄希望于通过外交手段来给日本施压,并考虑采取以夷制夷的手段。当然最终的结果是李鸿章的努力归于失败。

1、李鸿章的盘算

小编在别的文章里说过,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就因为常年备战而处于经济危机状态。而半岛爆发的东学党起义,给了日本出兵的理由。随着东学党表示愿意和李朝王室和谈,并希望清军和日本军都撤离半岛的时候,日本的陆奥宗光则对李鸿章表示日本并不会因为东学党愿意和王室和谈就撤离在半岛的日本军,理由是:这次出兵半岛,日本方面花费大量军费,所以如果无功而返,日本的明治朝廷也没办法向民众交待此事;此外,日本表示对清廷不信任,即不相信清朝会撤兵。

甲午战争前,中日之间的外交斗争:李鸿章的以夷制夷计划全盘破产 - 天天要闻

当然这说法很无赖。所以李鸿章很清楚,想赶走日本军,就得上一些手段。当然很多人都觉得,最简单干脆的手段就是对日本军采取武装驱逐的手段。但当时清朝腐朽,而且晚清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军事方面很大程度依靠淮军这类类似诸侯武装的力量。而李鸿章更担心:如果甲午战争开打,那自己的淮军岂不是要遭遇严重消耗?而淮军可是自己重要的政治资本。所以李鸿章消极避战的同时,开始考虑依靠外交手段来解决日本的问题。

2、俄国人的态度

李鸿章把目光对准了沙俄。沙俄对东北亚虎视眈眈。按照沙俄的想法,非但要占领中国的外东北、外西北,还要把俄国和清朝的边界推到长城脚下。同时,日本和韩半岛,也被沙俄觊觎。

小编不止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虽然很多人印象里都知道,沙俄是近代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但其实沙俄的实力并不强。因为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掠夺,几乎都毫无例外依靠趁火打劫:比如清朝遭遇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沙俄就趁火打劫从清朝手里夺走外东北。之所以趁火打劫是因为俄军如果选择硬刚清朝,其实也没有底气觉得能赢。

更何况,清朝在洋务运动以后,给人一种远东列强的错觉。所以俄国担心如果贸然对东北亚搞渗透,可能会引来清朝的打击报复。

甲午战争前,中日之间的外交斗争:李鸿章的以夷制夷计划全盘破产 - 天天要闻

当然沙俄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实力。比如甲午战争之前,俄国就修好了西伯利亚铁路。目的就是一旦远东爆发军事冲突,俄国可以通过铁路把俄军从欧洲运输到远东,并且还可以源源不断运送军用物资到远东。

日本军进入韩国地界,无疑引起了俄国的关注。李鸿章也借此向俄国放风:如果俄国能施压给日本,那么,只要解决了日本对韩半岛的图谋,那么清朝愿意给俄国很大的好处。

为此俄国人感到心动。但同时陆奥宗光也联系到了俄国:现在半岛的李朝王室名义上是清朝的藩王,也就是韩国还不是独立国家。而日本的目的是为了让韩国“独立”,这样才能方便对韩国下手。到时候,日本和俄国都可以搞到韩国的好处。俄国人经过比较,认为日本人的建议有理。所以俄国表示中立。

李鸿章的第一轮努力宣告失败。

当然俄国人还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利用清朝日本之间的火拼,俄国人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3、英国人的态度

当时国际社会的武林盟主是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李鸿章意识到俄国人反水以后,于是又联系英国,希望英国能够对日本施压。

甲午战争前,中日之间的外交斗争:李鸿章的以夷制夷计划全盘破产 - 天天要闻

在欧洲,英国和俄国就有较量。所以英国人很清楚,如果韩半岛脱离清朝的宗主权,最终可能导致俄国做大。这一点英国不能容忍。所以这战争看来还不能开打。所以英国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放弃发动战争。但是日本表示撤军可以,韩国必须“独立”,这个要求李鸿章不能同意。所以谈判很快谈崩了。

最终英国人出面表示:可以在半岛设立中立地区,即设立在仁川。任何外国军队不得进入仁川——因为从海上往半岛运兵,必须经过仁川。但是当时的明治天皇直接拒绝英国人的条件。

英国人眼看日本人又拒绝,于是又表示:可以让半岛北部由清朝驻军,南部由日本驻军。当然,这个主张其实对日本非常有利:不费一枪一弹,就拿下半岛半壁江山。但即便如此,明治天皇还是不同意。

其实英国人也不愿意为了清朝出大力,尤其介入战争。更何况日本人还放风给英国:对于韩国脱离清朝的宗主权,俄国人也有想法。所以半岛问题不光是清朝和日本的问题,也有俄国人的利益。

局势的复杂,让英国人不得不考虑避免自己被卷进去。但毕竟英国是武林盟主,如果不处理好半岛问题,无疑对自己的国际威信不利。日本也考虑这一点,于是对英国表示:这些年日本以及积极准备战争,倒是清朝处于全民腐败状态。所以只要战争开打,日本军队有信心可以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所以战争的结果是可以预判的。并且日本也表示,只要日本能打败清朝,那日本肯定也给大英帝国应得的好处,不会让英老大没了武林盟主的体面。

英国人一听自己的体面和利益都能保全,并且也有了自己的盘算:英国人很清楚日本人和俄国人不是好鸟。所以推测出:清朝势力被赶出半岛以后,日本和沙俄之间也必然会因为分赃问题而大打出手(后来的日俄战争就是例子)。所以,考虑到日本将来削弱沙俄,英国还真没必要拦着日本。

于是英国也表示默许日本对清朝开打。

就这样,李鸿章的外交努力,几乎毫无成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