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来访中国做贡献,最后为啥不肯走

2024年04月07日18:45:19 历史 1105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小墨

编辑| 小墨

前言

1991年,有200位乌克兰专家搬到了中国,之后就再也没想走。当时乌克兰刚从苏联手里独立出来,经济社会一片混乱。这些本来在苏联军工行业大展拳脚的专家们,突然变成了没人要的“烫手山芋”。

但在中国,他们不仅找到了新的舞台,还成了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这让他们深深爱上了这里。

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来访中国做贡献,最后为啥不肯走 - 天天要闻

乌克兰的苦日子

1991年,世界地图上多了个名叫乌克兰的国家,跟着资本主义的队伍走。这年,93%的乌克兰人把手一挥,说咱要独立!但独立后的乌克兰,迎来的却是长期的困苦和穷困。

一跃跳进资本主义的大潮,乌克兰人发现,这个新世界不像想的那么美。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原本习惯了社会主义的保护伞,现在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狂风暴雨,稀里糊涂。

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来访中国做贡献,最后为啥不肯走 - 天天要闻

乌克兰虽然军工厉害,但民生产业落后。资本主义一来,那些大老板们的钱包鼓了,老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紧。国家的经济结构想转型,但那些资本大鳄占着资源不放,老百姓的辛苦工作换来的只是微薄的收入。

转眼三十年,乌克兰从苏联的骄傲沦为现状的落魄,经济倒退,人口减少,连保持基本生活都成问题。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让乌克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乌克兰专家的中国行

对乌克兰的大佬们来说,国家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腰包能不能鼓起来。他们有的是钱逃离危机,住在哪里对他们而言都一个样。而那个“让乌克兰人活得像欧洲人” 的承诺,似乎只实现在这些富豪身上。

许多曾受过社会主义熏陶的乌克兰专家,面对这样的国内状况,选择了另辟蹊径。正当全球各国争夺这些头脑风暴时,中国也开门迎接。

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来访中国做贡献,最后为啥不肯走 - 天天要闻

这场全球的人才抢夺大战中,中国凭什么吸引到了这些乌克兰专家?在这些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的技术又有了哪些飞跃?

乌克兰专家的中国梦与全球争夺战

1991年,200位乌克兰专家落脚中国,那时候他们肯定没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苏联一解体,乌克兰的军工专家就像热门股票一样,成了全球争抢的对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怎样赢得了这些高端人才的心?

当时,乌克兰的军工行业虽然厉害,但国内的混乱让这些专家纷纷寻路出走。美国拿出大把银子,像是乌克兰专家们的梦想中的天堂,但美国人的实际做派却是拿走技术后就把人给甩了。结果,很多乌克兰专家在美国待不了几年就黯然回国或被赶出门。

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来访中国做贡献,最后为啥不肯走 - 天天要闻

中东的争夺更是复杂,以色列和伊朗各显神通,不仅买技术、买武器,还搞匿名信这套,互相阻挠,只为了防止对方得到乌克兰的智慧果实。

这场抢人大战里,乌克兰专家们经历了从被追捧到心寒的过程,而最终选择落脚中国的,发现这里不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有被尊重和珍视的感觉。

抢人大战中的中国机智

最初,俄罗斯看不上乌克兰的技术,觉得自家武器研发牛过对方,没想抢这批专家。结果后来才发现,这帮乌克兰专家手里握着不少独门绝技,俄罗斯悔不当初,只能通过技术封锁,迫使部分乌克兰专家跑去俄罗斯干活,保生计。

中国在这波抢人战中收获颇丰,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乌克兰专家既不吝啬,也特别真诚和尊重。咱们虽然出的价钱比不上美国,但咱的诚意和尊重是实打实的。再加上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家庭的一员,许多不待见资本主义的乌克兰专家自然更愿意来咱这儿。

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来访中国做贡献,最后为啥不肯走 - 天天要闻

中国对外来专家的态度也很开放,你要是想等乌克兰稳定了回去,咱也不拦着。反正他们在中国的时候,咱们也通过交流学到了不少技术,咱自己的科研队伍也越来越强了。

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让不少乌克兰专家最后选择了中国。而他们的加入,又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他们自己最后有没有选择回到乌克兰?这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乌克兰专家在华影响

自1991年起,200位乌克兰专家纷纷落户中国,他们的加入对中国技术进步贡献巨大。这批人中有像瓦列里·巴比奇这样的大牛,他是苏联时期著名的船舶设计师,参与设计过多款大型船舶和军舰。

苏联解体让他失业,但他的专业技能没落下,后来因瓦格良号(后成为辽宁号航母)的交易对中国产生兴趣,成为我们航母发展的助手。

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来访中国做贡献,最后为啥不肯走 - 天天要闻

巴比奇的故事只是众多乌克兰专家在华故事的一部分,他们在船舶、飞机、激光等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虽然巴比奇最后选择回乌克兰生活,但他和其他乌克兰专家的贡献已经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技术发展,他们的智慧和努力让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乌克兰专家在华留下的痕迹

除了那位船舶设计大咖,中国还迎来了像金琴科·瓦列里这样的飞机设计高手,他从苏联的重要设计局转战中国,为中国的飞机研发注入了新鲜血液,最后选择在沈阳安家。

还有弗拉基米尔·郭瑞,一位焊接界的大师,他在中国多年的努力,帮助完善了不少焊接技术,深得同行和企业的尊重。

90年代,200多名乌克兰专家来访中国做贡献,最后为啥不肯走 - 天天要闻

不只是这几位,还有更多的乌克兰技术人才,他们虽然不像早年那般引领潮流,但为中国带来的技术革新和发展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为了让这些专家们有个舒适的环境,甚至特地为他们建了“专家村”。

许多乌克兰专家本来只想在中国找个工作,稳定生活,没想到被这里的文化和人情所吸引,最终选择留下。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衰退,让这些原本能大放异彩的专家失去了舞台,但在中国,他们找到了新的价值和实现梦想的地方。

结语

这些专家们的贡献,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