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同学一个上大学,一个种地。现在,前者摆摊,后者开金店

2024年02月11日07:35:05 历史 1756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作家•史铁生《答自己问》

能说命运不会捉弄人吗?86年高考,我们班45个学生只有5人金榜题名,我也蟾宫折桂。我的至交学友李涛考中淮海大学,另一位好友赵炎然马失前蹄,预考就被刷下来了,口袋里揣着高中毕业证书回家种田。

37年前,同学一个上大学,一个种地。现在,前者摆摊,后者开金店 - 天天要闻

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炎然是宣传委员,成绩在全班排前五,老师非常看好他。他家是农村的,兄弟俩。高考那年,他哥突发疾病,在县医院住了三个月,最终无力回天,导致家里一贫如洗,连上补习班的钱都没有。

大学第一年放暑假,我请李涛和赵炎然到家里玩,最好的菜就是韭菜炒鸡蛋。李涛胸前别着白底红字的大学校徽,神采奕奕,说话滔滔不绝;而炎然穿着一身旧衣,郁郁寡欢的样子。他说家里负担重,哥哥看病掏空了家底,就一边种地一边鼓捣着卖化肥。

37年前,同学一个上大学,一个种地。现在,前者摆摊,后者开金店 - 天天要闻

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命运真是天注定。本来我们仨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但现在已经走上了两条互不交叉的人生之路。我和李涛根本不愁将来事,而炎然却要经受生活的拷打,或者终老就是一个弓腰驼背的农民。

从小学到高中11年时间,我们有共同的付岀,但没有收获同样的结果。冥冥之中,感到命运对众生也是厚此薄彼,冷暖有别。

37年前,同学一个上大学,一个种地。现在,前者摆摊,后者开金店 - 天天要闻

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四年大学时光白驹过隙,我回县里分配到政府机关,李涛到无线电元件厂工作,他的工资比我高。赵炎然在乡里租了一间房开店卖农资。我和李涛已是干部身份,而炎然仍然是农民身份的个体户。

虽然我们都是农家子弟,贫困的家境相似,但自从我们开始拿工资,日子也一天旺似一天。一年当中,仨人也有机会小聚两三次。炎然也回到了宣传委员的时代,能说会道,精神饱满,只是两只手已经长满了老茧

37年前,同学一个上大学,一个种地。现在,前者摆摊,后者开金店 - 天天要闻

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2002年,对于李涛和炎然而言,是人生道路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当年,全县开始了国有企业改制,无线电元件厂首当其冲,已经是办公室主任的李涛领取了一笔补偿金下岗,“手上有粮,心中不慌”,在家闲了几个月后租房开店卖手机。这一年,赵炎然决定带着老婆去深圳投靠老乡做贸易,而我当上了科长。

人生的三岔路口,我们走上了不同的方向。我循规蹈矩沿着设定好的道路前行,李涛却因时代变化被迫改弦易辙,炎然在生活的磨练中视野开阔,奔向了新世界。

37年前,同学一个上大学,一个种地。现在,前者摆摊,后者开金店 - 天天要闻

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20年一晃而过,酸甜苦辣自有心知。李涛做啥亏啥,已经失去了信心,最后在中心市场拍了摊位卖海鲜,头发花白,满身鱼腥味。炎然在深圳开了两家金店,买了三套房。逢年过节回来,一家子珠光宝气。都是他请客,去年有两次李涛都找借口没有参加同学小聚。

我还有4年就可以领取退休金了,安安稳稳,不富不贵度过人生。李涛和炎然悬殊巨大,两个人也是渐行渐远。我们永远不可能再次拥有高中年代的纯真和友谊了!

人生没有命中注定,弱者认命,强者改命。你还相信命运吗?

37年前,同学一个上大学,一个种地。现在,前者摆摊,后者开金店 - 天天要闻

网络图片侵权即删

#我来唠家常##天地南北大拜年#

【创作者已开通全网维权,请勿抄袭或者改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毛主席重塑民族脊梁,消弭国耻之痕 - 天天要闻

毛主席重塑民族脊梁,消弭国耻之痕

1900(庚子年),清政府和国际列强开战,最后被八国联军打败攻进北京,慈禧和光绪皇帝出逃西安,之后全权委托李鸿章和奕劻与侵华八国以及参与和议的比、西、荷共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及其附件。其中第六项规定大清国需向诸国赔偿军费、损失
《人生若如初见》梁乡身边三个女人都不幸福,朵梅最惨 - 天天要闻

《人生若如初见》梁乡身边三个女人都不幸福,朵梅最惨

《人生若如初见》梁乡身边有三个女人却没一个是幸福的,朵梅对梁乡一见钟情,梁乡去日本留学三年朵梅等了他三年。而她不知道的是梁乡在日本对菽红一见钟情,还在离开日本前强占了菽红。梁乡回国不久便与朵梅结婚,不是因为爱,而是朵梅可以帮他在官场混的更自
马卡波罗透露出的秘密,阿萨辛刺客靠什么威震中东? - 天天要闻

马卡波罗透露出的秘密,阿萨辛刺客靠什么威震中东?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正所谓,我与赌毒不共戴天。黄赌毒,没有一个好东西。不过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与黄赌不共戴天,毒是只字不提不提,但却纵横欧亚,打得阿拉 伯世界和小半个欧洲哭爹喊娘,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令人闻风色变。
明成皇后闵兹映:她时代初体验(十一) - 天天要闻

明成皇后闵兹映:她时代初体验(十一)

在公公李昰应集团还在排除异己的时候,闵兹映的团队就已经暗中集结成了一股新的势力,这股势力的存在就是为了瓦解大院君集团在朝廷中的势力范围,然后取而代之。
爬不动成历史 机器人助力登长城做好汉 - 天天要闻

爬不动成历史 机器人助力登长城做好汉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八达岭长城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出于曾经的军事考虑,“因地形,用险制塞”是八达岭长城修筑的重要特征。对许多游客,特别是一些高龄和行动不便的游客来说,攀爬陡峭....
郑氏家族竟是“海上带货顶流” - 天天要闻

郑氏家族竟是“海上带货顶流”

台海网5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曾宇姗/文 陆军航/图)5月24日,“圕圕围茶派”第六期在厦门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馆区电影阅读空间举办,以《血拼的海路——解码厦门与海的百年之缘》为主题,畅....
李小龙:《冥报记》叙考 - 天天要闻

李小龙:《冥报记》叙考

一、冥报记三卷(博文堂影印高山寺本)日本明治间博文堂珂罗版印本《冥报记》【叙录】《冥报记》三卷,唐唐临著,日本高山寺藏唐经生抄本,明治四十三年(1910)大阪油谷博文堂用山城高山寺藏写本珂罗版景印本。博文堂本依原样分装三轴,外有木匣,每卷幅高27厘米,由若干纸粘接而成,每纸长22.5厘米,十三至十五行不等,上...
【三国季汉秘史274】南中虎将孟琰:渭水孤军断洪流 - 天天要闻

【三国季汉秘史274】南中虎将孟琰:渭水孤军断洪流

【南中豪族归汉营】建兴三年春,孟琰跪在诸葛亮军帐前,青铜甲胄的寒气渗入膝盖。这位朱提孟氏嫡子记得,半月前族人孟获第七次被擒时,曾用南中土语对他嘶吼:"孟家的刀剑只向仇敌!"但此刻,帐中羽扇轻摇的声音让他绷紧脊背。"孟将军可知,此战过后,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