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步入天寿之年引发读者60年前的回忆:那时武汉三镇街谈巷议《清江壮歌》

2024年01月13日22:01:40 历史 6861

长江日报1月12日刊发《文坛巨匠马识途步入天寿之年,明日110岁》报道后,引发广大读者关注,很多读者联系长江日报记者,回忆当年曾追读《武汉晚报》连载马识途的长篇小说《清江壮歌》。

马识途步入天寿之年引发读者60年前的回忆:那时武汉三镇街谈巷议《清江壮歌》 - 天天要闻

生日前夕,马老挥毫泼墨,写下了“福”“寿”二字。图片由马老家人提供

中南民族大学退休教师俞定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读《清江壮歌》的时候才上小学二年级。母亲是中学语文老师,家里订了一份武汉晚报。在她的印象中,当时很喜欢看上面的连载《清江壮歌》,每天一个小故事,篇幅不长,结尾的地方最诱惑人,自己总在猜后面会是什么呢?然后第二天眼巴巴等着报纸来。“现在回想起来,大约就是这种好奇心,让我一直追到底了,记得连载结束后好多天,我都觉得每天少了点什么。”

作家刘益善也回忆,他的夫人当年在武大附小读书,多次讲上小学时班上读报,每天读的就是《清江壮歌》。

武汉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建筑研究专家、作家胡榴明:

《清江壮歌》的连载,我一期不拉地从头“追”到结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读中学,学业之余最大爱好是读各种有字的纸——图书、期刊、报纸等,只要有,如饥似渴。家里订有《武汉晚报》,那段时间遇上《清江壮歌》连载,从第一个版读到最后一个版,当然最爱副刊。

《清江壮歌》的文字很平白很朴实,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样一种文学描述手法,令少年的我印象深刻。

《清江壮歌》的连载,我一期不拉地从头“追”到结尾。时间过去多少年,当年的记忆已经隐约。有一个重点不会记错:那一段时间,武汉三镇,街谈巷议《清江壮歌》马识途。

记得父亲言谈中十分尊敬和赞誉马老。马老先生著作《夜潭十记》,父亲的藏书,至今还在我的书架上。

武汉音协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永:

《清江壮歌》连载是我人生读到的第一篇小说文字

昨日,读到《长江日报》刊发的老作家马识途先生110周岁“天寿之年”的贺喜报道。这是一段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当代活历史!我顿觉时空穿越,百感云集!一段历经六十年的阅读史涌现心头……

马识途这个名字,我从童年到现在一直记忆犹新。在我童年时,课外读物很稀罕,我就是在报纸上读马识途先生写的小说《清江壮歌》连载。那是我人生读到的第一篇小说文字,虽然我当时完全不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但却被小说中的革命故事、生活情景、历史人物所吸引和感染,这是我童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阅读经历。从此,马识途、清江壮歌、贺国威、柳一清等系列红色符号,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至八十年代我读到了正式出版的《清江壮歌》,终于深度认知了作者马识途先生的不凡人生,明白了这本书中所写那段中国革命的铁血历史。原来,那段真实的革命往事就发生在我故乡恩施的山水之间,历史一直萦绕在我的身边!再学习,受教育,更加深了我对书中人物原型何功伟、刘惠馨等革命烈士的崇高敬仰!

壮歌慰忠魂,铁血励后生!至今,《清江壮歌》、马识途、何功伟等一连串的“关键词”,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成为鞭策我发奋作为的正能量。这真是从小自然接受的最好的思政教育啊!如今,我正接力,把这份有缘习得的红色动力继续传承下去。

谨祝马老健康长寿!

(长江日报记者周璐)

【编辑:赵可】

【来源:长江日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郭松民:从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看国民党的媚日情结 - 天天要闻

郭松民:从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看国民党的媚日情结

“蒋介石私放冈村宁次,为中华民族的未来,留下巨大阴影——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无论怎样伤害中华民族,都可能不受惩罚。”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 天天要闻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对世界造成冲击,就连美国的“昔日老铁”欧洲也难逃厄运。近日,“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探讨。多领...
从东西方人类言行的简单对比看“西方伪史论” - 天天要闻

从东西方人类言行的简单对比看“西方伪史论”

复旦大学李教授一句“西方伪史论危害改革开放”直接火上热搜,2025年7月这事闹得全网炸锅。要我说,拿政治帽子压学术争议才是真掉价。质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亚里士多德著作传承有断层,金字塔建造技术有争议,这些讨论学术圈早就有。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 天天要闻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自由与历史学家本文选自《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Ⅰ我已经讲述了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论的兴衰,然而,像我讲得这样简要明显是种危险,也许我误导而不是特别阐明了一些原则,而这是我作为历史学家的史学实践所依赖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 天天要闻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当地时间5日,马斯克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两党执政,但自1854年共和党正式成立以来,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两党体制。在这套政治设计中,第三党的成立...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