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步入天寿之年引发读者60年前的回忆:那时武汉三镇街谈巷议《清江壮歌》

2024年01月13日22:01:40 历史 6861

长江日报1月12日刊发《文坛巨匠马识途步入天寿之年,明日110岁》报道后,引发广大读者关注,很多读者联系长江日报记者,回忆当年曾追读《武汉晚报》连载马识途的长篇小说《清江壮歌》。

马识途步入天寿之年引发读者60年前的回忆:那时武汉三镇街谈巷议《清江壮歌》 - 天天要闻

生日前夕,马老挥毫泼墨,写下了“福”“寿”二字。图片由马老家人提供

中南民族大学退休教师俞定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读《清江壮歌》的时候才上小学二年级。母亲是中学语文老师,家里订了一份武汉晚报。在她的印象中,当时很喜欢看上面的连载《清江壮歌》,每天一个小故事,篇幅不长,结尾的地方最诱惑人,自己总在猜后面会是什么呢?然后第二天眼巴巴等着报纸来。“现在回想起来,大约就是这种好奇心,让我一直追到底了,记得连载结束后好多天,我都觉得每天少了点什么。”

作家刘益善也回忆,他的夫人当年在武大附小读书,多次讲上小学时班上读报,每天读的就是《清江壮歌》。

武汉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建筑研究专家、作家胡榴明:

《清江壮歌》的连载,我一期不拉地从头“追”到结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读中学,学业之余最大爱好是读各种有字的纸——图书、期刊、报纸等,只要有,如饥似渴。家里订有《武汉晚报》,那段时间遇上《清江壮歌》连载,从第一个版读到最后一个版,当然最爱副刊。

《清江壮歌》的文字很平白很朴实,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样一种文学描述手法,令少年的我印象深刻。

《清江壮歌》的连载,我一期不拉地从头“追”到结尾。时间过去多少年,当年的记忆已经隐约。有一个重点不会记错:那一段时间,武汉三镇,街谈巷议《清江壮歌》马识途。

记得父亲言谈中十分尊敬和赞誉马老。马老先生著作《夜潭十记》,父亲的藏书,至今还在我的书架上。

武汉音协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永:

《清江壮歌》连载是我人生读到的第一篇小说文字

昨日,读到《长江日报》刊发的老作家马识途先生110周岁“天寿之年”的贺喜报道。这是一段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当代活历史!我顿觉时空穿越,百感云集!一段历经六十年的阅读史涌现心头……

马识途这个名字,我从童年到现在一直记忆犹新。在我童年时,课外读物很稀罕,我就是在报纸上读马识途先生写的小说《清江壮歌》连载。那是我人生读到的第一篇小说文字,虽然我当时完全不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但却被小说中的革命故事、生活情景、历史人物所吸引和感染,这是我童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阅读经历。从此,马识途、清江壮歌、贺国威、柳一清等系列红色符号,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至八十年代我读到了正式出版的《清江壮歌》,终于深度认知了作者马识途先生的不凡人生,明白了这本书中所写那段中国革命的铁血历史。原来,那段真实的革命往事就发生在我故乡恩施的山水之间,历史一直萦绕在我的身边!再学习,受教育,更加深了我对书中人物原型何功伟、刘惠馨等革命烈士的崇高敬仰!

壮歌慰忠魂,铁血励后生!至今,《清江壮歌》、马识途、何功伟等一连串的“关键词”,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成为鞭策我发奋作为的正能量。这真是从小自然接受的最好的思政教育啊!如今,我正接力,把这份有缘习得的红色动力继续传承下去。

谨祝马老健康长寿!

(长江日报记者周璐)

【编辑:赵可】

【来源:长江日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块荒地定乾坤:牧童变帝王背后的真实人性博弈 - 天天要闻

一块荒地定乾坤:牧童变帝王背后的真实人性博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来自权威资料,图片源于网络。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权,请和我们联系,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中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有错误或不实之处,还请您谅解和指正,创作不易,感谢支持。前言历史长河中的某些瞬间,往往被后世赋予神话色
剑河公路:沉入湖中的彩带 - 天天要闻

剑河公路:沉入湖中的彩带

编者按:本文选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世纪大坝 清江明珠——三板溪水电站文史资料专辑》第187页。作者为时任剑河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姚本正。三板溪水电站库区南加段(图片来自网络)三板溪水电站库区淹没剑河境内公路10条,总里程120.12公里。它们分别是:1956年3月至1981年9月分段修建的展架至剑河至满天星至南加...
郑惠黎病逝,享年102岁 - 天天要闻

郑惠黎病逝,享年102岁

5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旗下微信公众号“肿瘤核医学”发文披露,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核医学科主任郑惠黎教授5月20日于多伦多病逝,享年102岁。郑惠黎上世纪50年代留影 图片来源:“肿瘤核医学”微信公众号(来源:微信公众号“肿瘤核医学”)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什么明朝贪腐无法禁绝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明朝贪腐无法禁绝

一、春秋时期季孙氏和孟孙氏春秋时期鲁国“三桓”中的季孙宿和仲孙速两个人,季孙速无嫡子,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周礼,季孙宿应该立公鉏,而不应该立悼子。但是季孙宿偏偏喜欢庶幼子悼子。仲孙速也类似,立了嫡子孺子秩,庶子羯不甘心。
项立刚:利益集团的侵蚀让美帝衰落 - 天天要闻

项立刚:利益集团的侵蚀让美帝衰落

项立刚用明朝东林党举例,说只要利益集团抱成团后开始挖国家墙角,利益集团越来越富,国家越来越穷,这就是一个强大国家衰落的开始,他认为这是人性,一旦某一事件发生后国家拿不出钱解决问题,强大帝国顷刻间也就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