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阎锡山去世前,留下奇怪遗言:我死后你们不要放声大哭

2024年01月02日17:25:12 历史 1603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突发疾病,最后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享年77岁。

阎锡山作为曾经赫赫有名的“山西王”,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国民党战败后他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

阎锡山临终前曾给家人留下7条遗言,其中一条非常奇怪:他死后家人不得过分悲伤,更不能大声哭泣。

阎锡山为什么做出这样一个奇怪的要求,他在台湾的晚年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阎锡山在台湾

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高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而此时败北的蒋介石已经逃往台湾,只留下一些残留势力,继续与解放军做着最后的挣扎。

随着人民解放军一路南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就在1949年12月眼见大势已去的阎锡山,最终也选择逃往台湾。

此前阎锡山就开始秘密转移家中财产,临走时他还带着两大箱金条,寸步不离的守护着。

后来他们乘飞机启程,结果因为金条太重飞机超载,当时曾有人让阎锡山把金条扔下,可阎锡山死活不同意。

1960年阎锡山去世前,留下奇怪遗言:我死后你们不要放声大哭 - 天天要闻

阎锡山清楚蒋介石靠不住,他就指着这些金条过日子了。

事实证明阎锡山的决定还是很聪明的,来到台湾没多久他就被迫辞去“行政院长”的职务,没有工作就拿不到薪水,而这时阎锡山带来的金条就发挥大作用。

不久后阎锡山在台北市郊的菁山上修了一座草庐,他带着家人和几名心腹居住在那里,从此不问世事,每天读书,种地,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虽然阎锡山在山上过得还算惬意,可肯定不能与在山西相比,山上杂草丛生,交通不便,甚至连电话也没有,阎锡山也曾想过移居美国日本,可都被蒋介石阻止了。

阎锡山的遗嘱

蒋介石对于阎锡山一直不放心,后来他还曾带着夫人宋美龄去山上,直到他亲眼看到阎锡山每天读书,写字,才渐渐对他放松了警惕。

阎锡山晚年一直著书写作,1959年阎锡山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为此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月,病情还没彻底恢复,他就赶忙回家继续写作,终于在1960年1月,完成了他的著作《三百年的中国》。

就在这年5月2月,身感不适的阎锡山被送往医院救治,结果出院没多久后,他的病情就再次复发,尽管医生全力抢救,阎锡山还是病逝了。

1960年阎锡山去世前,留下奇怪遗言:我死后你们不要放声大哭 - 天天要闻

阎锡山死后,台湾当局为其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蒋介石亲自致祭,并送来一块匾,上书“怆怀耆勋”几个字。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阎锡山生前对后事的安排,阎锡山离世前给家人留下7条遗言,除了要求葬礼一切从简外,他还提出了几个特别的要求,比如说他的灵前要供无花之花木,七日内每天早晚诵读他的《补心灵》一遍等。

除了这些,阎锡山还告诫家人,他死后不要过于悲伤,更不要大声哭泣。

阎锡山的要求令许多人迷惑不解,他为什么不让家人放声大哭呢?

有人说他是担心蒋介石在他死后牵连他的家人,也有人说他在山上反思多年,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心平和的他看淡了世间的一切,想要安安静静的走完此生。

还有人说他丢了山西,最后背井离乡,认为自己这一生非常失败,对人世间没有什么留恋的了。

阎锡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军阀之一,被誉为“山西王”的他曾执政山西38年。

许多人称呼阎锡山为墙头草,说他靠不住,北伐时期他先是拥蒋之后又联合其他军阀一起反蒋,等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游离于国民党和日本人之间,因为曾与日本人走得近,还有人称他为汉奸。

1960年阎锡山去世前,留下奇怪遗言:我死后你们不要放声大哭 - 天天要闻

阎锡山政治手段

阎锡山军事方面可能不算出众,但他在地方治理上却很有一套。从1917年阎锡山被任命为山西督军开始,他在山西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他还以“保境安民”为由修建坚固的军事堡垒,不许外省部队入晋。

在战乱年间,阎锡山对外表示中立,坚持不入党派,不问外省事等。凭借这几项原则,阎锡山在自己的领地上搞起了生产发展。

当时山西的工业发展非常迅猛,阎锡山先后创建了炼油厂,山西军人煤矿,山西火药厂等,这些工厂也为山西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了这些,阎锡山为山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阎锡山很早就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当时他在家乡创办的中学还设有附小,里面除了有礼堂,会议室,还有生化研究室、运动场等。

抗日战争期间,虽然阎锡山一直想保持中立,可当日本将魔爪伸向华北时,他还是与共产党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后来在领导绥远抗战时,阎锡山还以继母名义,将父亲留下的87万元捐给前线。

1960年阎锡山去世前,留下奇怪遗言:我死后你们不要放声大哭 - 天天要闻

可惜阎锡山谋划一生,最后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内战开始后,他与胡宗南向山西解放区进攻,为了打压解放军,他做了不少倒行逆施的事。

在解放太原战役中,他带领将士死守城门,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6个月,双方伤亡均在3万以上。1949年3月太原城破前夕,阎锡山带着几名守卫秘密逃往南京

阎锡山晚年曾作有一首挽联,“有大需要时来,始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有大机缘”,而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曾经顺应时代,发展民生建设,联共抗日,深得人民的爱戴。后来却因为投靠蒋介石,倒行逆施犯下大错,最终落得失去民心,客死他乡的结局,令人为之叹息。

参考资料

《“山西王”阎锡山的最后岁月》

《“山西王”阎锡山》

《论阎锡山的文治措施》

注: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对话皆为作者根据史实资料和当时的情景合理设计的,不可作为参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有一位身影,虽不常处于聚光灯下,却以坚定的步伐、无畏的勇气,踏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闪耀轨迹,他就是贺敏学。他与毛主席之间,有着诸多不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问题,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贺敏学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