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2023年12月04日19:34:15 历史 100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

2001年的安徽砀山,一处工地上就挖出了一座古墓,古墓中沉睡着一具保存完好的棺材。更令人惊讶的是,棺椁打开后异香扑鼻,一具几乎没有腐烂的神秘女尸旋即出现在人们眼前。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楠木棺材)

很快,考古专家们就闻讯赶来,并对其展开调查,这座墓葬的规格、墓主人的身份与死因,对于专家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谜题。

是什么能够让这具女尸保持百年不腐?她的真实身份又为何迷雾重重?

一、工地施工挖出棺材,神秘女尸重见天日

2001年3月23日,安徽省砀山县的一处建筑工地,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建设工作,一座座商品住宅楼将会从这里拔地而起。

挖掘机的司机老程和往常一样,工作一切照常,但就在挖到地下三四米处时,挖斗却突然触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动弹不得。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挖机触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

老程心中先是一惊,如果是碰在了坚硬的石头上,损坏了挖机,那事情可就糟糕了。他连忙跳下来查看,用脚拨了拨松散的土面,却发现这坚硬的物体似乎是一块大木板。

木板的材质似乎不一般,能让挖掘机都无法彻底破坏,仅仅损害一些表层。工人们都好奇地围过来,一起用铁锹挖开上面的土,想要一探究竟。

工人们越挖越觉得不对劲。这块木板并不是单独一块,似乎更像是一口棺材。一个多小时后,保存完好的棺椁就完全暴露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工人们试图打开棺材,但棺材却纹丝不动。最终,他们借助挖掘机的铁壁撬开了棺材盖,一股奇异的香气扑面而来,香气稍稍散去后,好奇的人们探头一看,棺材里竟然躺的是一个身着清代服装,穿金戴银的美貌女尸!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工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有的人说,这股香气的主人会不会就是那个电视中乾隆的宠妃,香妃?

很快,24号上午,考古研究所的负责人员就到达了现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工人法律意识淡薄,棺材中的陪葬品几乎被哄抢一空,只留下被撕坏多对衣物。女尸早在开棺半个小时后就出现了氧化腐烂现象,成为了干尸,现场已经是一片狼藉。

二、尸身为何百年不朽,死因也令专家好奇

尽管尸体已经变成了一具丑陋的干尸,但当时的目击者都说,女尸刚出土时面容鲜活,年纪也就三十左右,脸色和真人皮肤相同,十分美丽,如同睡着一般,唇上的胭脂和鲜红的指甲也保持完好的色泽。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专家根据已经被撕毁过的衣物样式判断,这具女尸下葬于清朝。

如果这真是清朝女尸,那么她至少在地下埋葬了上百年,为何还能保持着如同活人的样貌?

首先就是棺木的材质,为了防止尸体遭到破坏,棺木是由上好的楠木制作,轻易不会朽烂,质地坚硬不易损坏。

其次,为了创造更加密闭的环境,尸体由三层棺椁密封,工匠还特意用当时的工艺进行缝隙填充,他们将糯米汁和生石灰混合起来,既能起到吸水防潮的作用,也使得细菌难以在此繁殖。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尸体埋在地下深处,处于一个隔绝细菌和氧气的环境,使得尸体不会受到微生物的分解而逐渐腐烂,因此让女尸能够保持着与生前无异的相貌。

遗憾的是,就像当年兵马俑出土彩漆因氧化剥落一样,因为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工人保护文物现场的意识淡薄,女尸最终还是腐坏,但依旧留下了柔软的肌肉,使得考古学家能够还原她的样貌。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砀山女尸复原图)

根据科学仪器的鉴定,女子死时年龄大概只有30岁左右,那么,年纪轻轻的她为何会香消玉殒呢?

第一眼看去,女尸的腹部隆起,很像是怀孕的状态。但在解剖后,这一说法不攻自破。腹部只是因腐烂产生的气体和腰椎的移位才使得腹部隆起,怀孕的推测被推翻了。

很快,考古学家就发现女子在颈部有一个T字形的伤口,这个切口的边缘较为整齐,横向切开了颈动脉,纵向切开了软骨,可以说是致命伤。那么这道伤口是死前还是死后造成的呢?对此,专家说法不一。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颈部伤口)

认为是生前所致的专家表示,根据化验结果,女子结肠中还有未消化的食物,而切口边缘整齐致命,可能是因意外被杀暴毙。尸体生前失血过多,水分减少也抑制了细菌的繁殖,进而帮助尸身不朽。

还有专家认为,古人死后都会在口腔或喉咙中放置玉蝉等物品,迷信其可以让尸身不朽。砀山女尸出土后陪葬品被轰抢一空,棺材和尸体无人问津。不排除有人还想着捡漏,借夜色掩护前来破坏尸体,想要找到更多财宝。如果是生前形成的伤口,切口应当外翻。因此,伤口是死后造成的。

双方结论不一,使得女尸死因仍待进一步的分析考证。

“香妃”猜测无稽之谈,真实身份仍待考证明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影视剧中的香妃)

但专家可以肯定的是,这具尸体绝非人们谣传的香妃。在正史的记载中,并无香妃此人。史学家们普遍认可的结论是,香妃的原型是乾隆时期的容妃。

这位容妃来自于维吾尔族,27岁进宫,54岁去世,死后被葬在裕陵妃园寝,与女尸的死亡年龄不符。人们推测她是香妃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棺材内的香气,难免有些牵强附会。

至于香气的源头,专家们也很快找到了答案。原来,古代贵族下葬之前,先要用药材制的香汤与药酒为尸体进行沐浴,甚至要从口鼻灌入药汤,进而达到防腐防臭的目的,然后才能放入棺材。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专家研究)

根据专家的检验,砀山女尸表里采用了防腐的药物。其中含有冰片、灯芯草、麝香。这些药物除了自带香味之外,还有防腐的功效。由此开棺后异香扑鼻的现象便得到了合理解释。

那么,砀山女尸竟然能有如此高规格的葬礼,想必生前地位不一般。专家从服饰下手,发现女尸衣物上的补子绣的是麒麟,是清朝一品武官的标志,既然能穿一品官服下葬,就说明她的身份不一般,而女子不能为官。因此,女子生前可能是一位诰命夫人,她的丈夫可能是高官。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补子上的图案为“麒麟白泽”)

遗憾的是,由于陪葬品大部分都未被追回,专家只能从衣物式样下手,大致推测女尸生前的地位,地面上没有墓碑,县志也没有对应记载,真实身份无从查证。砀山女尸身份之谜未能真正解开。

2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 - 天天要闻

(随葬首饰)

但至少,这具女尸为学者研究清朝丧葬文化与尸体保存技术提供了学术科研价值,但与此同时,这具惨遭洗劫的女尸也告诉我们,不能为了不义之财,就将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把国家法律抛在脑后,而对我国的文物保护和研究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参考资料:

央视网.《走近科学》 奥秘 香尸谜案,2012-08-03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不简单的法显

原创 南风无影 走过了河西走廊,再过沙海戈壁,我们进入西域地界,第一个西域小国: 鄯善,它还有个名字叫楼兰。为了不节外生枝,我丢掉了甲胄和兵器,顺便也找人把自己的头发剃了,实在是不习惯留这么长的头发,剪的非常短。等头发剃完,我和法显还有几个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兴衰有人定

吕敬荣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开始返攻东方。第一个攻击对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过程在历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军事案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意为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史记·高祖本纪》中描述的很简单:“汉王用韩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
致命的三次失误 - 天天要闻

致命的三次失误

项羽的人生巅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为他就是在这一年分封诸侯。要知道,当时的项羽可是诸侯的盟主,而刘邦仅仅只是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位诸侯。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