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2023年11月06日11:34:18 历史 1546

朱元璋中原王朝时代中,非常特殊的一位皇帝。其最为特殊之处,就在于他起点足够低,是从乞丐,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皇帝。这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但朱元璋还有另外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他是杀伐功臣最狠的一位开国皇帝之一。

比较讽刺的是,朱元璋杀掉的功臣中,有一些人,还有他赐的免死铁券。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杀掉功臣?这些功臣被杀的时候,为何不用免死铁券免除一死?

朱元璋为何要杀功臣?

朱元璋是元朝末年在中原混乱时期,突然崛起的一个人物,他不仅出身非常低微,而且早年身世十分悲惨。根据《明史本纪》记载:“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丧。”也就是说,朱元璋在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与兄弟都因为元朝末年的天灾人祸,最终被饿死。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朱元璋家中贫困,以至于没办法安葬其父母与兄弟。从朱元璋早年的命运来看,他可以说是非常悲惨。朱元璋早年,为了讨生活,还当过和尚,去往各个地方云游。其实说得好听了是云游,从本质上来看,朱元璋当时就是为了活下去,打着僧人的旗号,进行乞讨。

朱元璋在云游的过程中,也长了很多的见识。随着元朝的进一步衰落,中原内部各种势力开始迅速崛起。其中,在元朝末年,比较风靡的一种势力,就是明教。明教原本叫摩尼教,来自波斯。波斯人摩尼通过融合基督教、佛教与拜火教,形成摩尼教。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摩尼教信奉光明,所以摩尼教在传入中原之后,逐渐被称之为“明教”。随着明教在中原逐渐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之后明教又融合了弥勒教的一些教义,最终形成元朝末年势力最为强盛的白莲教

白莲教信众越来越多,元朝官府也不得不开始限制白莲教的发展。而白莲教能在元朝末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恰恰是因为元朝末年中央财政的紧张以及灾疫横行,最终导致百姓难以生存,最终选择加入白莲教,以获得宗教的庇护。

朱元璋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非常注重实际的人。他虽然不信教,但他却发现了白莲教有着很强的民众基础,为了能获得人生上升的机遇,他也加入了白莲教之中。朱元璋最开始加入的是白莲教红巾军的分支,在红巾军将领郭子兴手下当亲兵。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随着朱元璋受到郭子兴的重用,他的见识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随着朱元璋与郭子兴更多地接触之后,他也看到郭子兴不是一个能够成就霸业的人,所以朱元璋带着徐达汤和费聚几个大将,离开了郭子兴的队伍。

随着朱元璋离开郭子兴之后,朱元璋再通过招揽人才,逐渐使得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强大。朱元璋通过重用臣子,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然后对元朝进行北伐,最终建立了明王朝。不过,元朝并没被朱元璋彻底击溃,而是在北方继续维持了北元政权,这也就给明朝后来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朱元璋在之后大肆杀戮功臣,也跟北元政权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北元政权还继续存在,他担忧北元政权再度兴起之后,会对刚刚建立的明王朝造成威胁。所以,朱元璋建国之后,进行分封,在北方形成了明朝前期的北方“九王”。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朱元璋如此做,为的是用儿子们保卫明朝,但他没想到,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在他去世之后,对其侄子发动反叛,最终获得成功。朱元璋在获得天下之后,分封自己的儿子,除了要用儿子们保卫江山稳固之外,还是为了要让儿子们与朝中重臣,形成一种平衡。

朱元璋出身非常低,但在当时士大夫阶级对出身非常看重,所以朱元璋其实很难与士大夫形成比较稳定的关系。朱元璋为了能够使得政局平衡,只能使用自己的儿子与朝中重臣形成相互的制衡,以保障自身的地位。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朱元璋通过儿子们与重臣之间相互制衡,还能维系相对的稳定。但随着朱元璋日渐老去,尤其是长子朱标的去世,他开始担忧接下来的王朝接替问题。朱元璋在长子去世之后,便立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帝。

在当时,朱元璋既担忧朝臣势力会对朱允炆造成威胁,又担心自己的儿子们对朱允炆造成威胁。而朱元璋由于忌惮北元的存在,还需要他的儿子们替明王朝镇守北方。所以,朱元璋决定先对朝臣下手。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朱元璋先是利用他手下重臣的势力不同,调动他们相互拼杀。朱元璋手下的老班底 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势力,而浙东势力,是以刘伯温为首的后来势力。朱元璋很清楚这两派势力本就水火不容,所以,再加上他故意挑动,两大势力很快拼杀起来。

随着浙东与淮西势力相互拼杀,到最后,剩下的势力都归附于胡惟庸所代表的淮西势力之下,而胡惟庸又是一个没有根基的新人,所以,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把胡惟庸所代表的势力进行最后的清除,最终,在朱元璋的设计下,他手下的淮西与浙东两大势力全部垮台。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他大量杀伐功臣,是为了给后来的皇帝除掉障碍。但他没想到的是,他所信任的儿子们,恰恰成为日后祸乱的罪魁祸首。

免死铁券是什么

免死铁券在又叫作丹书铁券,因为免死铁券最早是用朱砂在铁板上写上皇帝对功臣免除死刑的承诺,所以才叫“丹书铁券”。之所以用铁和朱砂,是因为这两种物质都能持久保存,象征着皇帝对功臣的保证有极为长久的时效性。

根据程大昌的《考古编》一书的记载:“铁券要之取录功坚久之义,故以铁为之。”

丹书铁券因为其作用主要是皇帝向功臣保证免除其死罪,所以又叫免死铁券。而在汉朝之后,随着鎏金技术的发展,在铁券上用丹书的方式逐渐被鎏金所取代,所以,在民间免死铁券又被叫做免死金牌。在中原王朝历史上,最早记载免死金牌的是汉朝。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汉高祖刘邦由于出身比较差,当他建立王朝之后,为了与贵族形成比较稳定的联盟关系,所以给一些功臣颁发了丹书铁券,为的是形成君臣之间的相互保障,这其实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合同。刘邦保障这些贵族与大家族的人身与财产安全,而大家族则承认刘邦政权合法性。但是比较讽刺的是,刘邦在晚年,为了解决汉朝贵族权力过大的问题,对功臣大加杀伐。

刘邦曾与韩信立下誓言,也就是三不杀,也就是所谓的“天不杀、君不杀、铁不杀。”事实上刘邦也信守了承诺,韩信之死是被吕后所杀,不是刘邦所杀。而他死在长乐宫中,并没有见着“天”,吕后杀韩信也不是用铁器,而是用竹签。所以,刘邦虽然答应了韩信三不杀,可当韩信成为刘邦的障碍后,刘邦依然会想办法杀掉他。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韩信之死,虽然见诸野史传记比较多,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韩信的死,其根本上还是刘邦授意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创立丹书铁券开始,这种丹书铁券的效用,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汉朝刘邦开创丹书铁券之后,唐朝以及之后的五代十国,再加上宋朝一直到明朝,都有过丹书铁券的出现。唐朝末年,唐昭宗赐予彭城郡王钱镠的丹书铁卷流传至今,其上有三四百三十三个金字,其上明确记载钱镠可免九死,而其子孙可免三死。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钱镠一直活到了八十一岁的高寿,但其能保障自身能安度晚年,并非倚仗免死金牌,而是因为其掌握着地方军权,有着很强大的军队。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免死金牌的颁发就比较多,但其效用却大大降低。

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的地方君主尚且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危,其下的臣子又怎能倚仗一块免死金牌,就能避免自己被杀掉的命运呢?随着五代十国混乱时期的结束,到了宋朝时期,因为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以及军政分离的体系构建,使得宋朝的军权被严格限制,宋朝君主就没有必要再通过免死金牌来笼络臣子,所以有宋一朝,只颁发了三块免死金牌。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随着宋朝衰落,元朝就没有再颁发免死铁券。到了随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因为其出身比较低,为了与士大夫形成比较稳固的联盟,所以又开始颁发免死铁券。

从总体来看,免死铁券是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契约物,也是君主答应给予臣子的保障。一些出身比较低的君主,为了能够与臣子形成比较稳固的契约关系,往往会选择通过颁发免死铁券,以期望得到臣子的支持。朱元璋为了能与臣子形成稳定的联盟,在建国之初,就给三十四位功臣颁发了免死铁券,其中,李善长还有两块免死铁券。

功臣们为什么不使用免死铁券来换一条生路

朱元璋建国之后,一共给三十六人颁发了免死铁券,但最终能免于死亡的,只有汤和和华高二人而已。在三十六位功臣之中,大部分被朱元璋赐死,而少部分死于靖难之役

从朱元璋的布局来看,朱元璋到了晚年,非常忌惮大臣会对之后的君主形成威胁,所以朱元璋大开杀戒是必然的。而他的臣子们却都是有免死金牌的人,从臣子的角度来看,在关键时刻,使用免死金牌,保住性命,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臣子们最终被朱元璋所杀,并不是没有使用免死金牌,而是朱元璋并没有给臣子们使用免死金牌的机会。从免死金牌的设立来看,就有很大的漏洞,因为君主不光享有“最终解释权”,而且免死金牌不能免除“谋逆”的大罪。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根据《明史》记载:“免死金牌上刻有‘除谋逆不宥’字样。”

在中原王朝体系之下,“谋逆”是最大的犯罪,因为“谋逆”直接动摇的是王朝的根基。所以,谋逆一般都会被处以极刑,甚至是会连累亲族。在中原王朝的法制中,谋逆一般都会株连九族。

明朝有着免死金牌的官员,一旦陷入“谋逆”大罪中,纵使有免死金牌,也无济于事。像李善长、蓝玉等开国功臣 虽然有免死金牌,但他们的罪名是“谋逆”所以,最终还是被杀死,甚至家族都被灭掉。

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随着他日渐老去,他必然要为后世子孙着想 为了能让朱家子孙稳住江山,必然要在他活着的时候,把能够掌握大权的功臣一并带走。所以,朱元璋通过制造谋逆答案,把众多重臣牵连其中,最终杀掉他们,为的是最终完成政权的平稳交接。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而臣子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可以高官厚禄,而且能得到免死金牌,但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高官厚禄最终成为过眼云烟,他们的免死金牌,最终成为废铁。所以,当臣子是皇帝保障的时候,臣子自然可以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享尽荣华富贵,即便没有免死金牌,犯罪了皇帝也能宽恕。但如果臣子成为皇帝的障碍,就自然会被杀死,即便有免死金牌,也避免不了被杀。

在朱元璋所赐予免死金牌的功臣之中,只有汤和和华高没有被杀。在众多功臣之中 汤和和华高都算是非常聪明的人,他们早已看清了朱元璋的想法,在很早的时候,就选择明哲保身,最终避免自己遭遇危机。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所以,免死金牌在王朝中,只是一种表彰与象征,但真正能否免死,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

结语

朱元璋在建国之后,一方面为了赏赐功臣,另一方面也为了使得国家稳定,所以给臣子们赏赐了免死铁券。在朱元璋还没有考虑皇位的交替的时候,明朝内部形成重臣势力与藩王势力的平衡,所以,朱元璋不会对大臣进行清理,反而会继续优待他们。

但随着朱元璋的老去,他越来越忌惮臣子们的势力,会影响到后来君主的执政,所以,当朱元璋老去之后,他便对功臣大加屠戮。而功臣们虽然有免死金牌,但朱元璋不光有最终解释权,而且是给他们冠以谋逆大罪,来对他们进行清理。

朱元璋在杀功臣的时候,功臣们为何不使用免死铁券换一条生路? - 天天要闻

所以,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们所获得的免死金牌,最终成为废铁一般,没有任何用处。而汤和和华高,他们才是真正获得“免死金牌”的人,只不过,他们所得到的“免死金牌”不是皇帝赏赐的,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明哲保身,最终因为自己的聪明,得到了真正的“免死金牌”。


参考文献:

《明代铁券整理研究》

《论“丹书铁券”的渊源与形制》

《明朝的三张存世“免死铁券”》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