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历代江湖奇谈:权臣奸雄录

2023年10月26日13:47:05 历史 1417

第一回 谋权之风

赵高,原名赵小侠,江湖上称他为“笑面虎”。这人一出场,不少大侠都得避其锋芒。说他笑面,因为他总是面带微笑,好似无恶不作;说他为虎,那是因为这笑里藏刀的男人,手段之狠辣,令天下震惊。

当年秦始皇骤逝,他却是机不离手,先是玩了个“假皇诏”的把戏,让秦皇的老大扶苏吓得直接摔了命。然后把个爱玩的小皇帝胡亥搞上了宝座。这胡亥,简直就是赵小侠的玩偶,啥都听他的,连李斯这样的老江湖都被他搞得风雨飘摇。

赵小侠手中权杖越握越紧,最后连胡亥都不放过。可惜,他忘了江湖有规矩:得势忘形者,必有报应。

一览历代江湖奇谈:权臣奸雄录 - 天天要闻

第二回 离群之叛

说起中行越这个名字,江湖上人人皆知。那时的汉文帝正愁怎么处理和匈奴的矛盾,就想起了“送个宫女过去,顺带给他们唱唱歌”的计策。

中行越,称为“歌狂子”,最擅长的就是偷情报。但他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去偷匈奴的心!刚到匈奴,这位“歌狂子”就唱了首《我投降了》,然后痛快地和单于喝酒作乐。

匈奴军队凭这些情报打得汉军屁滚尿流。中行越还成了匈奴的“最佳情报员”,而汉朝则成了他手中的玩物。

“歌狂子啊歌狂子,你的歌声真有毒!”江湖人纷纷感叹。

第三回 刀锋之下

话说董卓,原是西方的一介英雄,曾被江湖人称为“西风侠”。但是这哥们儿,爱与西羌混迹,混得时间长了,性格也就变得“西羌”了。本来挺拼的董卓,没想到后来上头位,不光要挟小天子,还玩起了“皇帝轮流坐,来日到我家”的把戏。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盘,这哥们儿不惜用屠刀对准了普通百姓。官兵们更是得到纵容,弄得天下人怨声载道。听说他为了逃避起义军的追杀,还决定把首都搬到了长安。想来也是个“想清静就搬家”的个性男。

不过,这位“西风侠”最后居然在自家的洛阳城点火烧烤,结果整个城都变成了烧烤场,害得无辜的百姓只能眼巴巴看着家园化为灰烬。

一览历代江湖奇谈:权臣奸雄录 - 天天要闻

第四回 妖后之乱

贾南风,江湖人称她为“恶女红颜”。一听这名字,你就知道这女人不简单。晋惠帝司马忠,称为“木头皇”,对于治国之道知之甚少,反而天天忙着宠爱这位“恶女”。

贾南风这位“恶女红颜”真不是盖的,后宫里无人敢得罪她。皇帝不听她的,她可是有办法的,听说曾经还跟太医一起“研究药方”,结果弄得皇帝都不敢轻易生病。

但也正因为她“作恶多端”,最后被赵王司马伦逮住了小辫子。这位“恶女红颜”终于没能逃脱“江湖有规矩”的惩罚。然而她的横行,加上“木头皇”的木纳,使得晋朝成为了历史上的“麻烦家”。

胡人听闻中原有此乱,就想:“为何不南下过个瘾?”于是乎,大江南北,风云再起。

第五回 酒色之罪

说起司马道子,这哥们儿真的是走运了。身为宗家的小公子,刚开始就被封了个王,后来又跳槽成了另一个王。真的是,做官的好处就是,玩得不爽可以换。

而且呢,这哥们儿的后台真的很硬,一点血缘就能坐上高位。但问题是,他手里有权,脑袋里却全是酒。朝政乱成一锅粥,人们还得想办法搅和。

再说,他有个儿子司马元显,两父子搞的江山更是乱得一踏糊涂。司马元显倒霉被别人干掉了,司马道子也没能摇到好的,喝了点“特制酒”就没醒来。

第六回 皇宫奇侠

宇文化及,江湖上的大家都叫他“快活王子”。年轻时,这哥们儿完全是靠着爹的威势在城里闹腾,正宗的“公子哥”。

他跟后来的太子杨广混得特别熟,两个都是“宫中好友”。后来,杨广坐了大位,两人的友情也升华了,变成了“皇帝与贵族的好基友”。

但是,这位“快活王子”有点过于快活了,私下与突厥人偷偷做起了生意。结果被隋炀帝发现了,那火气哟,差点没把宇文烧成烤肉。不过,考虑到两人曾经的好时光,还是放他一马。

但是啊,这位“快活王子”显然没有反悔的意思。隋朝最后的混乱时刻,他又搞大事了,连隋炀帝都被他搞掉了。但这哥们儿的命也不长,最后还是被人清算了。

一览历代江湖奇谈:权臣奸雄录 - 天天要闻

第七回 杨家狐狸

杨国忠,也可以称他为“赌鬼杨”,这哥们早年赌得家破人亡,喝得醉醺醺。他长得也不算帅,族里的人都不怎么待见他。但是,当他那位小妹妹成了皇上的宠儿,他的命运瞬间转弯。

这家伙成了权臣,想过大干一场,硬是挑起了两次跟南诏的战争,结果两次都挂彩回来,让大家都笑话。他跟另一个大佬安禄山争风吃醋,两人的矛盾渐渐白热化。结果,这场闹剧竟然点燃了安史之乱,真是一出杨门大戏。

杨国忠的贪婪与权谋,差点毁了大唐的千秋伟业。真是“离间计”玩大了!

第八回 笔墨与权势

说起蔡京,江湖上的小伙伴们称他为“穷小子”。这哥们儿出身不怎么样,但凭一纸进士的身份,逐渐飞黄腾达。

有一回,他做错了事被人弹劾,到了杭州。那时宋徽宗突然需要一些书画,蔡京看准了机会,跟当时的宦官童贯搞上了。有了这么个后台,蔡京又回到了朝中,变成了大佬。

蔡京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主,不知道折腾了些啥,连国库都亏空了。然后他为了弥补,硬是让百姓掏腰包。他那一套高高在上的做法,让大家都忍无可忍,简直成了北宋的“搅局王”。

第九回 奸雄秦桧

当北宋灭亡,赵构匆忙南逃,成立了南宋。这时候,跳出了一个叫秦桧的家伙,名声可是大得很,南宋人家小孩晚上不睡觉就会拿他来吓唬。

这家伙真的是绝了,一边赞同和金国交好,又不断地在背后放冷箭。就像看不顺眼的岳飞,他在皇帝耳边添油加醋说岳飞要造反,结果可怜的岳飞就这么被他算计得被锤了。这家伙简直是南宋的大boss,直到南宋彻底沉沦,他才满意地擦了擦手。

第十回 权臣严嵩

严嵩这家伙可真是个传奇,他爹没考上,于是家里的希望全落在了他身上。1542年,他成为了明世宗的得力干将,听说他为了巴结皇上,跟皇上的得力大臣成了好基友。

但这哥们不仅是巴结皇上,他还有一个牛逼的儿子擅长写诗,这简直是加分项。他把其他的大臣一个个地排挤走,就像玩“王者荣耀”把所有人都推到家里那样。

在权位上,他简直是一个大boss,满手都是黑锅。他陷害忠臣,赚黑心钱,连明朝的边境都没管好。听说他在朝廷里横行霸道的事,江湖上的朋友们都摇头叹气。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