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后,留下了10万蒙古女子,朱元璋处理方式很干脆

2023年10月24日20:40:03 历史 1934

1368年八月,明朝如旭日东升,彻底获得了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而朱元璋,这位明朝的缔造者,在驱逐蒙古皇室后,如何构建这个崭新的王朝呢?实际上,当时朱元璋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元顺帝虽然带着皇子与嫔妃逃离大都,但在中原,仍有数十万蒙古女子被遗留。朱元璋如何处置她们呢?说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认为朱元璋会下令将她们全部处死,因为这很符合他给人的“人设”。

朱元璋,这位出身底层的明朝皇帝,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心肠狠毒、残暴。登基后,他迫害了许多开国功臣,这些都被明明白白地记载在历史上。有人认为,这是源于朱元璋的报复心理,因为他身处底层时受尽了屈辱,所以当他成为权力高层时,不可避免地将过去的冤屈发泄出来。然而,在这个新的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是否会因为自己的私人情感而草率处理这个难题呢?

朱元璋的残暴高压政策,也许源于他从小没有接受过教育,未曾学习过帝王术。他痛恨腐朽的官僚统治,却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因此只能采取残暴的高压政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也仅仅针对官僚。元朝的灭亡可以归因于统治者的粗暴统治和压迫剥削,百姓心中的不满压抑到一定程度后终于爆发。最早举起反旗的是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等领导的红巾军,朱元璋在成为乞丐后投靠到郭子兴旗下。

元朝灭亡后,留下了10万蒙古女子,朱元璋处理方式很干脆 - 天天要闻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过大旗,最终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尽管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的农民起义军反元,但最终是朱元璋拔得头筹,统一江南,建立了大明。当朱元璋势如破竹时,元顺帝还在内部争斗,结果北京城瞬间被明军攻破。此时,元顺帝顾不上江山社稷,一心保命,果断放弃抵抗,带着皇子和一部分嫔妃逃跑。为什么只有一部分嫔妃呢?因为他的后妃实在太多了,根本不可能都带走。史书上虽没有明确记载元顺帝后妃的数量,但有多次纳妃百数的记录,可见其数量极其庞大。

在逃命的紧要关头,元顺帝自然不能让这些嫔妃拖累自己的逃跑速度。于是,他竟然瞒着妃子们,趁她们半夜熟睡时偷偷离开。这些被遗留下来的顺帝后妃们,就这样成了明军的俘虏。朱元璋曾召集群臣,询问如何处置这些可怜的女子。然而,大臣们议论纷纷,没有统一的答案。

有人认为,应该将她们斩草除根,以牙还牙,为中原同胞报仇。毕竟蒙古人曾残害了不少同胞,血债血偿。也有人认为,应该人道一些,将她们贬为奴隶,受人驱使就够了。然而,朱元璋似乎对这些答案都不太满意。大臣们纷纷猜测,难道他是想将她们收入后宫?

等待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开口说话:“我认为应该放她们自由,让她们重获自由。她们想去哪里,由她们自己做主。如果她们想回蒙古,我们甚至可以派兵护送她们回去。当然了,她们愿意留下的话,我也很欢迎。但是,她们必须汉化,只能嫁给汉族男子。”

他的声音充满了怜悯和宽容。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女子们,如今却沦为阶下囚。但朱元璋并没有将她们视为敌人和报复的对象,而是给了她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他的做法不仅展现了他的仁慈和宽容,也彰显了他的智慧和胸怀。

朱元璋的仁慈,更像是在稳固江山后,巧施恩惠以彰显自己的仁德。历经多年战乱,明朝初期的社会经济陷入凋敝,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这位出身贫苦的皇帝明白,此时的国家需要的是生产力的恢复,而让蒙古女子与汉族男子通婚,无疑可以迅速增加人口,为经济恢复打下基础。

朱元璋这一举措,实际上也是出于维护明朝统治的长远考虑。在明朝初创的背景下,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税收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而税收的保障又离不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通过蒙古族和汉族的联姻,可以刺激人口增长,进而保障税收,使得皇室、官员和士兵得以正常运作,更好地维护明朝的统治。

此外,朱元璋还将蒙古女子留在中原,以达到“此消彼长”的效果。随着蒙古族生育率的下降,蒙古人的战斗力也将逐渐减弱。这将为大明王朝带来深远的影响。那些归顺的蒙古人将更加依附于大明王朝,有助于民族融合。

为了笼络蒙古人,朱元璋还承认元朝是正统王朝,这一举措赢得了蒙古人的支持。他的领导才能令人叹服。从如何处置元顺帝后妃一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的智慧和策略他。不仅利用手中的资源为己所用,还善于挖掘各种有利因素为明朝的繁荣稳定服务。这位未受过教育的皇帝,却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远的眼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