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与观念差异分析

2023年10月17日14:16:04 历史 1346

乾隆朝,大清帝国乾隆皇帝的统治下,达到了辉煌的巅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西方的工业革命却如火如荼地展开,拉开了大清与列强之间的巨大差距。面对着这个世界的变化,乾隆皇帝为何保持沉默,对工业革命无动于衷呢?


乾隆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与观念差异分析 - 天天要闻


回到1735年,爱新觉罗·弘历继位,成为了乾隆帝。与此同时,大不列颠苏格兰,一个名叫詹姆斯·瓦特的人降生了。他将成为引领西方伟大工业革命的先驱。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我们暂且将目光转向乾隆帝这位伟大帝王。


乾隆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与观念差异分析 - 天天要闻


在干老板的经营下,大清已经到达了巅峰。其GDP相当于世界总和的三分之一,人口多达3亿,国土面积广达1380万平方公里,库银稳定在每年6000万两以上。在当时,大清不仅是一个世界超级大国,而且还是欧洲各国的楷模。即便在乾隆中后期,清朝依然保持着相对的繁荣,但随着时光流逝,国家的辉煌逐渐褪去,走下坡路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乾隆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与观念差异分析 - 天天要闻


而与此同时,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英国开始迈向了工业化。这一场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蔓延到了整个欧洲大陆,乃至世界各国。正是在这个时候,英国制造出了能加工大炮的精密机器——汽缸镗床。然而,在这个时候的清朝,人们仍然使用着传统的人力车、马车,与西方的工业化相去甚远。


乾隆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与观念差异分析 - 天天要闻


工业革命的潮流迅速传遍整个西方世界。到了乾隆朝的四十一年,英国已经具备了精密加工大炮的能力。然而,在清朝的官员眼中,这些机器不过是奇技淫巧,无法撼动满清的骑射之威。他们对这些新的机械装置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过是明朝时期所使用的火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乾隆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与观念差异分析 - 天天要闻


那时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保持着贸易往来,但对于西方的新技术、新思想,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几乎一无所知。即便到了晚清时期,朝廷与外国打交道的机会多了,但清朝的官员们仍然对西方一无所知。例如,林则徐被誉为清朝开明官员的代表,但他甚至认为,西方人无法离开中国的茶叶和大黄,以至于没有了这些,他们将因为便秘而死亡。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清朝在面对工业革命时束手无策。


乾隆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与观念差异分析 - 天天要闻


即便乾隆皇帝在世,面对着英国的马嘎尔尼,他的选择也不会改变。当时的清朝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国家,百姓自给自足,自给自足则意味着固守传统。如果引入西方的工业革命,将打破原有的社会阶级秩序,这无疑将影响到满清的统治地位。乾隆时期,清朝的思想观念已经深深根植于人心,西方的新观念和技术在这片土地上无法生根发芽。

工业革命需要的不仅仅是机械和技术,更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思想。西方诸国由于思想的开放,才能迅速吸收新观念、新技术,从而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乾隆朝的闭塞思想,使得清朝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军舰和大炮已经指向了满清的心脏。在乾隆皇帝看来,这一切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他并未意识到,这将是大清帝国走向没落的标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蒋少龙人间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东欧遗产之旅,德国柏林墙、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纪念碑,历史不容遗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来到柏林墙遗址。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东柏林的一条大街上,柏林墙的遗址就在这条大街。尽管柏林墙现在...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 天天要闻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写完遗书之后,于上午6点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执行枪决,终年41岁。因为川岛芳子的机智聪敏,外加大半生间谍的生涯,民间便传出了她替身代死说法。“替身代死”的说法。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青春是什么?是清澈的双眼是春天的闪电是无畏的梦想是永不熄灭的火焰是失败后倔强起身的勇气是迷茫后无比坚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从未放弃……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纵使时光老去梦想在,勇气在青春,就在奋斗的路,是最美的路追梦的青春,是最美的时光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愿你我永葆青春,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