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2023年10月08日11:26:02 历史 1695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一座安静的医院走廊上,一位女性病人坚定地表达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请求:“医生,请把我的所有牙齿都拔掉!”医生听后不禁疑惑,她已经摘除了阑尾和扁桃体,如何能接受拔掉所有健康的牙齿呢?医生试图劝说她考虑后果,但她坚决不移。这位女病人名叫陈菊梅,她的坚决决心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1925年,陈菊梅诞生在浙江天台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家庭经济拮据,加上时局动荡,作为女孩,她面临着诸多阻碍,因为当时的社会并不鼓励女性接受教育。然而,陈菊梅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她的父母认为,她拥有非凡的天赋,如果能够接受教育,也许可以有所作为。因此,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他们用尽家庭积蓄,坚决将陈菊梅送进了学校。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陈菊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刻苦学习,如海绵吸收老师的教诲。放学后,她不仅迅速完成家庭作业,还主动分担家务和田间劳作,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初中时,一次夜晚,邻居的叔叔突然病倒,急需送医。陈菊梅亲自帮助将叔叔送到医院,但因为路途遥远,时间拖延,最终,叔叔不治身亡。这一悲剧深深触动了她,也唤起了她的内心决心。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陈菊梅看到,村里有许多人因肝病而苦不堪言,而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很多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不幸丧生。这时,一个念头在她心中逐渐清晰:她要学医,要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来减轻人们的痛苦,拯救他们的生命。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她的动力无比强大,学习更加刻苦,1945年,她以杰出的成绩考入了浙江医学院。大学期间,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毕业后,她加入了上海第②人民医院传染科工作,凭借卓越的医术和出色的服务态度,很快崭露头角,受到了医院领导的赏识。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当时,中国的传染病研究相对滞后,为了培养人才,医院决定选派医生到苏联格勒医学院学习。陈菊梅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她远赴苏联,积极努力,甚至废寝忘食,最终提前一年完成了全部学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全满分。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这个突出的表现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他们竭力挽留她,并承诺为她提供高薪且有前途的工作机会。然而,陈菊梅坚决拒绝了这些诱惑,她坚信自己是中国人,她出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回国报效祖国。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回国后,陈菊梅主动请缨,前往解放军302医院工作,这家医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传染病医院之一,传言行人路过都会避开,生怕被传染。陈菊梅所在的传染病科被戏称为“病毒窝子”,因为她们经常接触传染病患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感染。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然而,陈菊梅毫不胆怯,她坚信只有亲临一线,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疾病,更好地救治患者。1960年,她正式入伍,成为部队的医生,她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当时,中国肝病患者众多,每年有数十万人因肝病而丧生。看着这些宝贵的生命因肝病而消逝,陈菊梅的内心痛苦不堪。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她向领导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想建立一个传染病实验室,以降低乙肝病的死亡率。”当时的医疗条件简陋,检测手段落后,治疗肝病困难重重。陈菊梅带领团队进行了反复研究,最终发现了一种可以降低乙肝患者转氨酶水平的药物,那就是中草药五味子。这一发现使她欣喜若狂,她迅速投入到研究和试验中,为了争分夺秒,日夜不停。她的执着和毅力最终使她们成功研制出治疗肝病的新药,挽救了大批患者的生命,将肝病的死亡率从原来的百分之八十五降低到百分之三十八。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她的杰出贡献为她赢得了23项荣誉,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军队医疗成果奖”,还获得了二等功。她的职级是正军级,享受着上将级别的待遇。然而,陈菊梅毫不松懈,为了传染病的研究,她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十年。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2003年,非典突如其来,中国陷入了恐慌。年近80的陈菊梅再次挺身而出,亲自到一线进行检测,研究治疗方案。她编写了《肺炎防治手册》,通过中央电视台传达预防和治疗信息,使民众的恐慌情绪得到缓解。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中国陷入了一场大灾难。陈菊梅再次主动请缨,前往灾区,研究和部署防疫工作,以防止传染病爆发。她的坚定决心和专业知识让国家放下了心头大石。


陈菊梅:47岁为科研拔光所有牙齿,入伍61年,享受上将待遇 - 天天要闻


2021年,陈菊梅因病去世,享年96岁。她的家人遵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遗体捐赠给医院,用于医学研究。她用一生奉献医学事业,为中国的传染病研究和患者的救治贡献了无数。陈菊梅,她的一生是崇高的,伟大的。她就像顽强的菊花和坚韧的梅花,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5月5日,南都记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悉,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日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被评为该校2015年至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讣闻,中国共产党...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闻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阳市泾阳县洛村来了几个人,他们是代表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前来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岁的老人,并赠送连战“民族之光”的亲笔题词。然而不幸的是,在这几个人来之前的几个小时,老人却已经离世了。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