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人物是唐朝的一位县主,她本有可能成为一名尊贵的公主,却因其家庭变故而被贬为县主,她就是唐朝隐太子李建成的次女,闻喜郡主,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她的一生。
谈论起闻喜县主的一生,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她的父辈开始讲起。闻喜县主的父亲隐太子李建成是唐朝的开国太子,他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起,为李唐江山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单论战功,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贡献更大一点。但是在唐高祖李渊继位后,因其是嫡长子的缘故,所以便将李建成封为了太子,李世民封为了秦王。任何一个有雄心抱负的人都不会甘居人下的,李世民自然也是如此,论战功,他比李建成的战功要大,论计谋,他也比李建成强上许多,所以李世民对于立李建成为太子的这件事上很不服气。于是李世民便策划了多起事件企图来撼动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就这样秦王府与东宫的矛盾不断,最后矛盾激化,李世民为了自己日后的生活,决定放手一搏,于是便有了玄武门政变。在玄武门政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均被杀死。就这样,闻喜县主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她的苦难日子也由此开始了。
在其父隐太子李建成过世后,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便将李建成的六个儿子悉数杀死,还将李建成一家除了籍,当时闻喜县主年仅五岁。可能是因为女性对皇位的威胁性没有那么大,于是李世民便留下了闻喜县主的母亲郑观音和她的几位姐妹。于是郑观音便在对丈夫和儿子的无尽怀念中艰辛的抚养着这几个女儿,即便她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很好,但在母亲郑观音的教育下,她的几个女儿都出落得十分优秀。闻喜县主更是优秀非常,不仅长相秀丽,更是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妥妥的一枚“才女”。时间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眨眼之间,闻喜县主也到了该婚嫁的年岁了,于是在她十七岁的时候,便被封为了闻喜县主。其实按照唐朝的制度,太子的女儿应该被封为郡主,按理来说唐高祖李渊应该已经给予了册封。由此可见,在李建成过世后,其妻女的册封均被褫夺。
于是在闻喜县主受封县主的同年,唐太宗将她嫁给了当时还是通事舍人的刘应道(贵族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妻。我在上文曾经提到过闻喜县主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才女,非常凑巧的是,刘应道也是一位资深的读书资深者,两个喜好读书的人凑在了一起,他们之间自然是无话不谈,无话不说的,他们二人的感情也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日益深厚,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婚后不管是贫贱还是富有,闻喜县主都选择与刘文道共同承担荣辱。
最终,闻喜县主在唐高宗李治年间过世,享年四十岁,在她过世后,刘应道还亲自为亡妻撰写墓志铭,文字表达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创作不易,如果大家喜欢的话,还请大家点点赞,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