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英格兰堂区的规模与数量
随着基督教在英格兰的广泛传播,教会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英格兰教会通过严密的管理体制将境内的全体居民纳入到天主教精神的控制之下。12世纪英格兰教会建立起完整的主教管区和教区组织,金字塔状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从顶端往下依次是英国的两大教省、20几个主教区,以及更多的执事长辖区、监理辖区。位于金字塔机构最底层的是几千个堂区。在金字塔结构之内外,还有隶属于各派修会的修道院。”
从7世纪初奥古斯丁被任命为第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开始,一直到12世纪教会组织基本建立,英格兰当时逐渐形成了17个主教区,包括赫里福德、温切斯特、伦敦等。主教区的地理范围大小不一,伦敦属于最小的教区之一。
堂区是教会最基本的管理单位和最小的教区地理区划。它是教众日常进行活动的地方,教众定期去堂区的教堂进行礼拜、忏悔等宗教礼仪活动,堂区内的教士负责主持各种仪式。
对于大多数的教徒来说,“堂区教堂是进行日常宗教活动的场所。堂区教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为教徒举行礼拜仪式,与教徒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接触。”
并且堂区还需负责“执行与善功救赎直接相关的宗教慈善功能。”因此当时的堂区兼精神信仰与宗教慈善济贫于一身。
堂区的规模
一般情况下,英格兰的堂区基本上以当地的一个教堂为中心,连同周围的居民构成一定区域,堂区之间的差异不大。
学者普遍认为影响堂区范围大小的往往是堂区能够供养的教堂和教职人员的能力,堂区收入所得关系堂区范围的大小。
当然堂区也应具备足够的空间满足民众去堂区教堂。早期英格兰堂区的教堂规模是比较小的,只能用于较小的礼拜仪式,覆盖小范围的教众团体。
随着对更大更辉煌教堂建筑的需求,规模较大的堂区教堂开始形成并逐渐取代了多数街脚处的小教堂。
这种突出变化的原因是源于教堂建筑费用的变化。商人和城市精英这些富有的阶层开始把他们的钱投入到教堂建设之中。
考古资料显示,英格兰大部分堂区之间是有界线的,这些被“规定”的界线在堂区建立之初就有且能准确找到。界线的类型也有很多,其中水道和河道占大约20%的比例。
在一些记载英格兰中部地区的资料中,道路也是一种界线,很多道路是罗马时代留下来的,但也有一些界线经常性地发生变化或被更替,考古证据表明有些标记已经不复存在了。
堂区规模与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
英格兰堂区的规模与周边农业环境有关。早期堂区周边的土地没有什么价值,也没有任何组织宣称对这些土地的所有权,随着人们定居和耕作的发展,堂区周围的土地被用来种植、放牧,或用作木材加工地。
这样良好的农业环境较贫瘠的土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环境优良的地区人口比较密集,修建的教堂数量多,堂区面积就会相对小一些。而在高沼地、边缘沼泽地及林地,这些地区因人烟稀少,教堂数量少,堂区的规模往往比较大,堂区间的边界有的也不确定。
英格兰规模最大的堂区分布在英格兰北部地区,尤其是兰开夏郡。该郡因自然环境较恶劣,人口分散,教堂数量少,堂区的延伸范围广大。
其中兰开夏郡的沃利堂区其面积覆盖了大约43.058公顷的范围。兰开夏郡堂区的规模平均值大概在5.9公顷到14.6公顷。
相比较之下,位于英格兰东部的萨福克地区因环境优越、人口数量多,堂区的数量多,堂区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堂区间的规模差异也少。
图表1显示的是英格兰堂区的面积大小和数量的关系,面积大的堂区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小的在东部和南部。这也证明了自然环境和人口的数量对堂区规模的影响。
英格兰堂区的大多数集中在东南部,其覆盖范围少于20.23公顷。城市的堂区的规模甚至更小。特别是伦敦的一些堂区,范围小于2公顷。
堂区规模与私人教堂或小礼拜堂
堂区地理范围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与堂区最初形成时各类地方教堂与私人教堂的布局有关。
“7世纪和8世纪时国王和主教们所建立的教堂不断涌现,10世纪和11世纪时,各地出现了军事贵族在其采邑里建立起来的教堂,私人教堂也开始建立。”
但是,“这些教堂大多是为满足地方领主的要求而建立,属于私人性质,实际上由领主“所有”,其功能是由所有者而不是主教们来决定。教堂的功能服从领主、他的家臣和佃户们的需要。”
庄园或采邑制等历史事件的发生也影响了堂区范围的大小。有一些面积广大的土地足以支撑一个单独的堂区教堂,这些单独的教堂的范围要远多于一个庄园的范围。
小礼拜堂建造于城堡或私人家庭中,或在教区长(或修道院院长)的住所,医院、基尔特组织的礼堂等类似的地方,一般不对外开放,为私人礼拜专用。
有一些小礼拜堂附属于大教堂,小教堂的增多扩大了堂区的规模。小礼拜堂可能脱离原来的堂区成为独立的堂区教堂。
英格兰堂区的数量
由于统计部门的不同,不同历史时期英格兰的堂区数量会有所不同。源于中世纪各类档案的数量之间也有出入。
因教区地图不断发生变化,伴随旧堂区的分离或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堂区的形成。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确实很难例举英格兰堂区的准确数量。尽管如此,一些学者的估算和当时的教产清查的记录仍可作为参考。
关于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堂区的数量,为了向教职人士征收“十分之一税”,教会在1291年进行过一次教产清查,这次清查记录下的堂区数量是9500个。1371年时,按照新的税收方案实际征收的结果有8600个堂区。
根据庞兹著作的记载,覆盖整个英格兰地区的堂区记录如下表
表2堂区数量的统计是教会为了整顿税收清查堂区教产,可认为是可信的。
关于堂区的数量,庞兹与上述学者的统计在数量上大体一致,13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英格兰的堂区数量在8000-9000个之间。
1291年至1535年间,小礼拜堂和小教堂数量增加,堂区的数量也自然在增长,尽管一些较为贫困的堂区教堂被其附近的“邻居”教堂所替代。
如果忽略变化的堂区界线,我们能够认可在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堂区数量是8500个左右。相比较而言由于黑死病导致人口数量的减少,14世纪末到15世纪堂区数量减少。
在一些城镇,受黑死病的影响以及后来爆发的瘟疫,人口有一个严重的下降趋势。如图表3,在温彻斯特郡(英格兰南部城市)有一些堂区教堂在1350年以后关闭了。在14世纪末温彻斯特地区大约有近30个堂区教堂相继消失。
图表显示就是这些衰落的或接近消失的教堂的分布。这些教堂主要是分布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几乎包含了大部分比较贫穷的地区。那些在城市中心的,靠近大教堂或是主座教堂,或是有更多富人居住的地区的,相对来受影响较小。
在瓦林福德(属于英国的柏克斯郡),它曾经是一个拥有12个堂区的城镇,在1439年时,人口的数量仅仅是44户家庭,堂区数量急剧减少。当很多大型城镇的人口增长受阻的时候,其经济繁荣水平也随之下降。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太多的钱来支付教堂的日常费用,教堂的组织也默认了这种衰落,并且当时重建也是无望的,这种情况导致了14世纪中期到15世纪堂区数量的减少。堂区的数量随着人口和定居点的减少而发生变化。
据统计,有总计超过3000个定居地被遗弃,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曾经规模很小的聚集地,仅仅是大型村庄周围的“卫星部落。”相对来说,很少有教区中心教堂消失。堂区的数量是一个地区财富收入的标志之一。
伦敦堂区的规模与数量
据伦敦地区的考古发现,伦敦堂区及教堂虽然经历了时间的冲刷和火灾等不幸,仍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中世纪的宗教和城镇生活。
伦敦堂区起源与规模
伦敦堂区及堂区教堂的起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私人形式:早期大多数伦敦堂区教堂为私人拥有,作为私人礼拜堂出现。这类礼拜堂往往坐落于在一个位置显著的建筑物中。
这种模式在其他地方的城镇中也可以找到,诸如林肯郡,温切斯特郡,约克郡和斯坦福德郡等。另一类则属公共开放式,伦敦地区开放的不属于私人的堂区教堂是后来才出现的。
在很多情况下,中世纪的教堂可能位于临街不显著的位置,相反有些教堂则占据突出显著的位置,比如在街角处,或位于街道的中间位置。开放的堂区教堂的特点就是位置显著。
在1244年伦敦城发表的声明中说,有些堂区教堂诸如圣马格努斯教堂、圣奥顿教堂等坐落在国王大道上,还有那些诸如圣奥古斯丁帕佩教堂是位于城市的城墙边。
这些教堂是为周围地区服务或作为集会的重点区域而不是为私人家庭或私人住户所用。伦敦城有些堂区及教堂的起源与某些社会特定群体有关。
它们都建在伦敦泰晤士的滨水区和水岸边。一个堂区如靠近交通通道能够集中更多的人群,从而成为教民的活动中心。泰晤士河在当时就属于中心区。
由图表4显示的伦敦堂区分布范围看,相当一部分伦敦堂区及教堂沿着泰晤士河沿岸分布或者靠近河岸边,这样更接近贸易区、商业区和人口集中的地方。
靠近河流和伦敦的中部地区,因人口数量多,教堂多,堂区的规模相对比较小,相反,北部地区堂区的规模和覆盖范围比较大。
堂区的数量
伦敦的堂区体系在12世纪基本确立,伦敦堂区归伦敦主教区管辖,在12世纪时大约有110个堂区。这一数据在已有的档案资料中和考古发现中得到了证实。
到了13世纪,伦敦在1200年有超过100多个堂区。1300年伦敦城大概有108个堂区,这一数据几乎一直持续到1540年。
关于伦敦当时的人口数量,学者布里特奈尔认为,在14世纪早期,很难对城市的人口数量做到准确估计,当时的伦敦人口数量大概是8-10万人。伦敦的堂区数量反映了当时伦敦城财富的增长。14世纪后期受黑死病的影响,堂区数量有所减少。
15世纪伦敦堂区及教堂数量的变化与其他地方不同,在其他大型城镇,堂区及堂区教堂的数量呈现减少态势之时,伦敦城相对来说没有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虽然15世纪时伦敦的圣奥古斯丁Papey堂区,StNicholasShambles堂区、StAudoen堂区和StMaryAxe堂区等消失,但堂区数量没有大规模大范围地锐减。
实际上,这些“消失”的堂区及教堂被其他堂区所代替,并冠以了新的堂区名称。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伦敦城是重新安排了堂区的分布,而不是断然削减数量。
而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如约克郡,从1470年开始堂区数量出现下降趋势,从40个变到了25个。比如在林肯郡,曾有46个堂区,但到1549年已经减少到9个堂区。
此时伦敦的堂区教堂却仍在继续建设中,这种情况至少持续到了16世纪末。学者统计“16世纪伦敦堂区的确切数目为114个”。
中世纪晚期,虽然在地方每年都发生间歇性的流行病,但伦敦当时的人口基本稳定在3-4万,在后期还出现了缓慢增长的态势。
到了1550年,伦敦的人口开始赶上14世纪早期的人口数量,并很快超过了。来自人口数量的压力能够在伦敦城地区明显感受到。
堂区的数量因人口的增加保持了稳定的状态。伦敦地区堂区的大教堂一般还设有附属的小追思礼拜堂。在早期,伦敦委员会统计的50堂区教堂中几乎每个教堂都至少有一名附属于它的负责主持追思礼拜堂的忏悔牧师。
在1300到1548年间,伦敦所建的小追思礼拜堂超过400个。附属于大教堂的小礼拜堂数量的增加也反映了伦敦地区人口的增长情况。
据记载,在15世纪,伦敦的堂区教堂在建筑上也开始有新的变化,其设置增加了两个通向教堂中殿的甬道,这也反应了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堂区及堂区教堂作出的改变。并且伦敦堂区在14、15世纪发展出治安、济贫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