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员闯进来说难难情况不好,张国华怒斥:我能离开吗?

2023年10月01日06:56:03 历史 1533

1950年的一天,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正在会议室紧张开会,警卫员突然闯进来。这么重要而又机密的会议,警卫员一向是懂规矩的,今天怎么冒失地闯进来呢,到底所为何事?

警卫员闯进来说难难情况不好,张国华怒斥:我能离开吗? - 天天要闻

还是在1949年年底,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那就是进军西藏。西藏属于大西南,进军西藏是第二野战军的任务。毛主席的电报很快转到了刘邓首长手中。

当务之急,是派哪支部队进藏。刘邓首长反复考虑,左右权衡,最后邓小平说,让张国华同志去吧。刘伯承非常兴奋地回答说,好啊,我也正在打他的主意。

他们共同选定了第十八军,军长叫张国华。张国华是一位根正苗红的老红军,他就出生在井冈山脚下,参加过井冈山的斗争,政治素质过硬,能文能武,的确是进军西藏最合适的人选。

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刘邓首长,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进军西藏,不但要打好军事仗,还要打好政治仗,所以选定了军政双全完全能够独当一面的张国华将军。

部队出发前,张国华去刘邓首长那里告别,邓小平问了很多具体情况,还问了他一句,你对西藏了解多少?张国华老实回答说,印象最深的还是唐僧西天取经,过火焰山,过天河。

邓小平很严肃地说,你应该立即成立一个政策研究室,专门调查研究西藏的情况。各级干部都要学几句藏话,了解西藏人民,便于同他们交流。不懂藏话,一旦进入西藏,你们就都成了聋子,会吃亏的。

警卫员闯进来说难难情况不好,张国华怒斥:我能离开吗? - 天天要闻

首长的嘱咐让张国华深感责任重大。他回到军部,立即着手研究成立政策研究室,组织人员教藏语,召开进藏会议。正在这时,电话响了,张国华放下地图去接电话,是秘书打来的。

秘书说,军长,难难病了,高烧不退,您是不是过来看一看?秘书的语气很焦急。张国华怔了一下,问道,什么病啊?秘书回答说,可能是肺炎,又咳又喘,嘴里不停地叫爸爸。

张国华心里很难过,很想过去看一看难难。可是他实在走不开,就对秘书说,我现在实在抽不开身,你就好好安慰她几句吧。说完,张国华就把电话挂了。

难难是谁?她是张国华的第一个女儿,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张国华戎马一生,直到30多岁才有了第一个孩子,视如珍宝。召开入藏动员会的时候,张国华抱着女儿进入会场。

一方面是出于疼爱,一方面也是表示“背女出征”的壮烈。可是这里的环境实在太差了,不满3岁的女儿病倒了。难难这个名字是张国华起的,她出生的时候,母亲正在被敌人围攻。

警卫员闯进来说难难情况不好,张国华怒斥:我能离开吗? - 天天要闻

(张国华全家福)

反动派的刺刀差点把难难刺死。张国华给女儿起这个名字,是要让她记住生她带她的艰难,更要让她记住中国革命的艰难。长征艰难,抗日艰难,打倒蒋介石更为艰难,还有最艰难的是马上要展开的进藏。

西藏被称为是生命的禁区。普通人很难受得了。难难就更受不了。放下电话,张国华继续开会,研究进藏问题。过了一会,警卫员闯了进来,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警卫员非常慌张地说,军长,难难的情况不好了,你赶紧去看一下吧。张国华当时就生气了,怒斥警卫员说,3万人要进藏,万事还都没有个谱,在这动辄千军万马之际,我这个军长能离开吗?

警卫员只好含泪离开了。会议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开完会,张国华急匆匆地赶到医院。女儿却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再也不会叫爸爸了。大军未动,先失爱女,张国华的心一下子被抽空了。

难难的名字起的好,革命从来就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艰难的,是要流血牺牲的。为了进藏,张国华失去了爱女,他后来长期为国镇守和治理西藏,本来很好的身体也垮了,不幸英年早逝。

(参考书籍:《毛泽东与十位将军省委书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