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中,毛主席是一位开创历史新纪元的伟大领袖,不论是其思想境界还是建立的丰功伟业,都足以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以至于连许多外国领导人都对他崇拜备至。然而,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幕僚却看到了毛主席不同寻常的另一面,他们觉得毛主席亲切可亲、平易近人,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

钱嗣杰曾经是毛主席的专职摄影记者,他的镜头下诞生了诸如《毛主席畅游长江》和《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等经典作品。当他回忆起与毛主席的相处时,深情地说:“在主席身边那几年,他的幽默风趣和平易近人,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1964年夏天,钱嗣杰正在刚果采访,突然接到了回国的通知。回到北京后不久,汪东兴找到他,告诉他:“小钱同志,组织上决定让你成为毛主席的摄影记者。”钱嗣杰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但同时也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然后,他跟着汪东兴进入了菊香书屋,毛主席正在那里坐着。一见到钱嗣杰,毛主席亲切地问道:“你多大了啊?老家在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啊?”钱嗣杰迅速回答说:“主席,我叫钱嗣杰,家在黑龙江黑河,今年36岁。”毛主席听后笑着说:“你姓钱啊,那可是资产阶级了,我是无产阶级啊!”毛主席的这句玩笑话让周围的人都笑了,也让钱嗣杰一下子感到放松了。

1966年7月,毛主席提议和身边的人各自照一张相,由钱嗣杰负责拍摄。大家都照好后,毛主席却发现钱嗣杰没有在照片中,便问:“小钱啊,你的照片谁来照啊?”毛主席话音刚落,警卫员曲玉琪主动表示愿意拍照。毛主席连声说好。然而,在拍照过程中,曲玉琪因不太熟练,手抖了一下,钱嗣杰便说:“曲处长,能不能再照一张?”毛主席笑着说:“小钱啊,你的标准要求可真高啊!”这些轻松愉快的互动,使钱嗣杰感到无比幸福。

曾经担任毛主席机要秘书的高智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长达10年的时间。当他回忆这段经历时,总是满怀感慨地说:“那是10年充满亲切和幸福,10年紧张而忙碌,也是我毕生难忘的10年!”毛主席审阅文件时,注重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特别是在文件标题上,他的要求是越简单越好。当时很多文件没有标题,毛主席就嘱咐高智加上标题后再送交他审阅。然而,高智虽然在担任秘书工作多年,但对如何起标题并不太在行,也不太熟悉毛主席的这个习惯。因此,他找来《人民日报》等报刊,模仿上面的标题,给文件加了很多标题,因为担心毛主席不满意,每个文件都加了好几个标题。毛主席一看到这些密密麻麻的标题,觉得头痛不已,于是对高智说:“小高啊,以后用不着搞这么多标题,开门见山就好。”这番话让高智终身难忘,也使他获得了宝贵的教训,他回忆道:“在毛主席身边那些年,他老人家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张玉凤是毛主席晚年最亲近的机要秘书和生活秘书之一,她陪伴毛主席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6年。对毛主席的感情非常深厚。张玉凤最初是毛主席专列的列车服务员,直到1970年,她被调到北京,成为毛主席的秘书,对此她非常激动。初次进入毛主席办公室后,张玉凤感到非常紧张,毛主席看出了她的不安,便亲切地告诉她:“小张同志,做我的秘书,不必如此紧张。我对你的要求不多,首先是遵守纪律,做好保密工作,尤其是文件的保密。其次,你切勿因为成为我的秘书就感到自负,务必保持谦虚和谨慎。最后,平时多看一些材料,比如《参考资料》,还有《参考消息》。”在张玉凤的记忆中,毛主席还对她说:“我们要时刻记住,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胜利。这是我们的初心,永远不能忘记,更不能迷失方向。”这番话深深地印在了张玉凤的心里,使她终生受益。

叶子龙被誉为毛主席的“四大秘书”之一,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时间最长,长达27年。他对毛主席的喜好和脾气非常了解,也因此感慨颇深。1949年3月,叶子龙随毛主席等人从西柏坡前往北平,但到达北平的第一天,毛主席罕见地发火。当时北平刚刚解放,社会治安还很混乱,充斥着众多国民党特务。为了确保绝对安全,李克农将毛主席安排在颐和园居住,并清除了颐和园的所有人员,不允许游客进入。这使原本热闹的颐和园变得冷冷清清。毛主席一看到这个情况,觉得不妥,便询问相关人员情况。当了解真相后,毛主席罕见地发火,大声说:“简直是胡闹!我们进城还没多久,你们就搞这一出!都说老百姓是水,我们共产党人是鱼,现在水都没有了,鱼还能活吗!”毛主席说完后,转身离去,带着大家住进了位于香山的双清别墅。晚饭后,毛主席询问叶子龙,颐和园的事情处理得如何?叶子龙回答说,一切已经处理妥当,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毛主席这才松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叶子龙说:“我们要始终记住,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胜利。这是我们的初心,永远不能忘记,更不能脱离人民。”毛主席这番话让叶子龙铭记终身,他回忆说:“毛主席一直把人民放在心中,从未改变。”
这些故事展现了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眼中更为真实的一面,既亲切可亲、平易近人,又坚守原则,永远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