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长,被当地人称为“耿公”,离任时万人下跪

2023年09月10日06:07:05 历史 1705

当今社会,贪污腐败之风任意横行,越来越多的“关系户”让老百姓对很多官员早已失去信心。但幸运的是,作为山西本地人,我们还有一个人可以信赖,他就是被称为“耿公”的耿彦波。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长,被当地人称为“耿公”,离任时万人下跪 - 天天要闻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公”的人都是名垂千古的大人物,比如“包公”、“狄公”、“海公”等人,他们无一不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代表。而“耿公”同样如此,他不畏强权,为民做主,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官。

1958年,耿彦波出生于山西和顺的一户普通人家,父母都是农民。但他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可惜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初中毕业后只能早早参加工作,那时的他只有16岁。

也许是因为受家庭条件的影响,在工作中,他比任何人都努力。仅仅过了两年,就被提拔为县委干事,可见组织上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长,被当地人称为“耿公”,离任时万人下跪 - 天天要闻

转眼间来到八十年代,动荡时期刚刚结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组织上急需培养一批青年才俊参与建设,耿彦波自然是其中的一位,他和许多同样满怀希望的年轻人一起进入山西大学进修。

毕业后,他被安排到晋中地委担任干事的工作,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他又被提拔为灵石县副书记,正式开始参与经济建设工作。

说起灵石县,估计很多外地人听都没听过,但是一提起“王家大院”,相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座明清时期的建筑群正是在耿彦波手中才得以容光焕发,为人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修缮这座大院的过程却阻力重重。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长,被当地人称为“耿公”,离任时万人下跪 - 天天要闻

一方面,耗资巨大,这笔费用对经济落后的灵石县负担很重,老百姓很难理解一座古建筑究竟能带来多大价值。另一方面,修建必然涉及拆迁,而从来不搞贪污腐败,只保证工程质量的耿彦波更是开放商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当他决定重新修缮“王家大院”时,反对的声音扑面而来。

但他没有怀疑自己的选择,而是坚定不移的开展重修工作,于是他白天在工地到处跑,严格监督施工质量,晚上安抚群众,经常工作到深夜。据他的妻子后来回忆说,这段时间耿彦波看起来非常疲惫,眼睛里常常布满血丝,使得本来就不强壮的身体又瘦了十几斤,她很是心疼。

但很快,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重修后的王家大院焕然一新,不仅成为山西旅游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而且带动了灵石县的经济增长,成为灵石县的主要收入来源。此时,质疑的声音早已消失不见,随之而来的只有敬佩。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长,被当地人称为“耿公”,离任时万人下跪 - 天天要闻

2008年,组织上对他委以重任,将大同市交到他的手中,这是他从政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站。大同不同于灵石县,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但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煤炭为主。

经过调查,耿彦波决定做出一项重大举措,将大同市一分为二,以御河为轴,河西为古城区,河东为现代城,对大同进行改造。耿彦波认为,大同只有这一次机会,上去就上去了,上不去以后就很难了。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长,被当地人称为“耿公”,离任时万人下跪 - 天天要闻

改造工程开工后,耿彦波和在灵石县一样,早出晚归,因为担心开发商弄虚作假,他每天奔波在工地和办公室之间。在他的努力下,以前破烂不堪的大同一去不复返,换来的是充满城市气息的现代化都市。他的表现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我相信大家都在网上看到过耿市长离开大同的那段视频,视频中,无数的大同人举着横幅,跪倒在地,嘴里不停的喊着:“耿市长,不要走,大同才是你的家”。而坐在离开大同的车里的耿市长早已泪流满面。看到这样的景象很难不令人动容,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官啊。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长,被当地人称为“耿公”,离任时万人下跪 - 天天要闻

2013年,耿彦波在太原上任,继续为山西省的经济建设发光发热,在任期间,太原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但可惜他的精力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充足,早年的呕心沥血对他的身体消耗巨大。2019年,他正式卸任太原市长的职位,退居二线,开始了退休生活。

作为山西人,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拥有真正为人民着想,为城市建设的好官。但不幸的是,这样的好官屈指可数,我多么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好官站出来,将国家的发展,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中饱私囊,贪赃枉法。在此,我代表山西人,祝愿“耿公”身体健康,也祝愿国家发展越来越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灵犀一墨提到唐史,我们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门之变”,因为此次之后唐代真正进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杰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为盛唐的到来做好了最坚实的铺垫。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 天天要闻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引子#本文摘自《贵池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11月),罗白桦口述(原注:政协办公室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原标题《蒋介石贵池阅兵简介》图文无关,仅作示意正文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嗣后,又收买了汪精卫,致宁、汉政府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 天天要闻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胖东来怕影响居民出行承包周边小区物业费?多方回应近日,一则关于胖东来超市为解决客流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主动承担周边小区物业费的消息在网络引发关注。5月11日下午,经大河报《看见》记者多方核实,该传闻系不实信息。详情(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殷海涛)▼⊙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气象台发布气象干旱黄...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1948年2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宁德大窝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后脑。他踉跄倒地,三名黑影扑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国民党高官,也非日军将领,而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师政委、闽东革命领袖阮英平。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 天天要闻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湿,他常把褥子拿出来晒太阳。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 天天要闻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参加“母亲节•母亲河,接来老妈,顺着黄河滨州“活动,头一站是邹平码头梯子坝。在那,我们发现:当地有个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此人,叫马振西,是个治黄模范。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他是邹平市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