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2023年09月08日22:52:10 历史 1738

说起魏忠贤这个明朝权监,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毕竟明朝的权监有千千万,但是魏忠贤却仅仅只有一个,这个一个指的是他对权力的掌握已经超越了之前的所有太监。

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天启七年,河间府的一座客栈陷入骚乱,而这一起骚乱源自于一位大人物的自杀,这一位大人物就是魏忠贤。

一代权监怎么想都没有想到,自己的最终归属竟然是一座客栈。要知道,当年他对权力的掌握可谓是离谱到了极点。

有的人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享誉盛名,而有的人年过半百才事业有成,当年的刘邦是如此,现如今的魏忠贤也是如此。

其实刘邦、魏忠贤还是有共同点的,就比如两个人都是地痞无赖出身,只不过魏忠贤更加的地痞,更加的无赖。

在他二十岁出头的那一年,将原本美满的家庭搅到妻离子散,为什么呢?因为他赌博欠下巨款,但是却没有钱还,结果只能将房子、地契、女儿全部卖掉,而他的妻子则离他而去。

毕竟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就算他把他的妻子卖掉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而将一切都付之一炬的他能不能把欠款还上呢?不能,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进宫的原因。

因为在宫外,他已经活不下去,倘若不进宫的话,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被活活打死,第二条路:沦落他乡,而进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要知道,在当时,当太监可是一件抢手的活,特别是魏忠贤所在的河间府,都能称得上是一个热门的岗位,正是因此,魏忠贤根本没有任何的优势。

因为太监是需要从小培养,而魏忠贤当时已经二十岁出头,谁会去培养他?

但无奈的是,他连规矩都没有搞清楚,就已经自宫,原本雪上加霜的他,更加雪上加霜。

有的人或许好奇,他为什么要自宫呢?难不成就不怕流血过多死亡吗?当然怕,但怕又有什么用?要是去专业的医疗机构,得需要五两银子,而五两银子相当于现如今的四千块钱。

要是有这四千块钱,他还去当什么太监,直接就拿去赌博。

被逼无奈的魏忠贤只能硬着头皮在京城找工作,什么样的人家会找太监当奴仆呢?当然是已经混起来的太监。

魏忠贤在司礼监秉笔太监孙暹的府里当奴仆,而由于他勤勤恳恳,孙暹利用在宫里的地位保举他进宫。

当然,孙暹保举他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在宫里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要知道,魏忠贤进宫的时候,可不叫魏忠贤,叫孙进忠。

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相信魏忠贤在没有进宫之前,肯定是一腔热血的,毕竟太监这一条路得道升天的概率可远远高于文官的那一条路。

有的人寒窗苦读一辈子,连官都当不上,而太监只需要一刀即可。

但一件事情越是简单,竞争力就越强,魏忠贤在皇宫里当三十年的差,仅仅只是一名看守仓库的太监。

其实这也正常,毕竟对于当时的太监而言,魏忠贤的出身就有问题。

明朝哪个地方出权监最多呢?司礼监,而司礼监的权监都是出自哪里呢?出自于内书堂。

内书堂就是明宣宗特地用来教导太监读书的机构,王振出自这个机构,刘瑾也出自这个机构。

而魏忠贤转运的那一年是在天启二年,他为什么能转运呢?因为他在这一年遇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客氏

凭借一个女人就能得道升天,有这种好事?的确有这种好事。要知道,客氏可不是一般的女人。

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而一般的乳母都在皇子十岁之前离开皇宫,毕竟哪里有人十岁以上还需要喝奶,但客氏却在皇宫里住到朱由校去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种种证据都表明她跟朱由校有一腿。

就比如,在朱由校结婚的当天,她是皇宫里最不高兴的一个,还有她出宫仅仅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朱由校就茶饭不思。

“道路传谓,上甫出幼,客先邀上隆宠矣。”——《甲申朝事小纪

要知道,当时的朱由校连二十岁都不到,而她已经四十岁,怎么可能会喜欢他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恋母情节。

要知道,明朝的皇帝在这一方面可是有前科的,这个前科就是朱见深

正是因为朱由校离不开客氏,客氏才胆敢声称自己是朱由校的第八母。

要知道,其他的七母全部都是朱常洛的妃子,她此举无异于僭越,但她僭越的不仅仅只是在这一方面,还有待遇方面,她的待遇与皇后相同。

一个乳母能混到这种程度,整个明朝也就只有一个客氏,既然她的身份如此之高,魏忠贤是如何搞定她的呢?这要多亏魏忠贤当年是自宫的。

由于自宫的原因,魏忠贤割的并不怎么干净,而客氏又是一个私生活有问题的女人,早在她担任朱由校乳母期间,就经常出宫与各种男人交往。

试想一下,就她这种女人,长时间在皇宫里待着,最需要的会是什么?

“魏虽腐余,势未尽,又挟房中术以媚,得客欢”——《稗说》


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将其拿下的魏忠贤算是步入仕途的巅峰,从一个看守仓库的太监不到两年的时间一跃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要知道,司礼监秉笔太监可是相当于皇帝私人秘书这类的角色,皇帝的圣旨是由他们进行书写,奏折是由他们进行审批。

而这难道就已经是魏忠贤的全部了吗?不是,他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东厂提督太监。

东厂是高于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为什么高于锦衣卫呢?因为东厂的最高领导是太监,相比于锦衣卫的最高领导更加的值得信任。

而特务向来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不需要任何的法律依据,说抓你就抓你。

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虽然足够恐怖,但还到不了第一的地步,因为第一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也就是司礼监的最高领导以及太监的最高领导。

不旦管理着所有的太监,就连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他的监督下进行,倘若没有他的许可,司礼监秉笔太监如同虚设。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干是魏忠贤一手提拔上去的。

魏忠贤凭什么提拔司礼监掌印太监呢?要知道,太监是什么?是皇帝的奴才,身份并不能代表他们的高贵,只有受皇帝信任,才能代表他们的高贵。

而魏忠贤相比于王体干更加的受朱由校信任。当然,他这个受朱由校信任的源头来自于客氏。

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太监,这三层身份的加持已经足以让魏忠贤傲视整个太监界,但他的野心可远远不止于此。

当时朝廷的第一大政党是东林党,东林党能成为第一大政党,当然是因为斗倒了其他的政党,而这其他的政党就是齐党、楚党、浙党。

这三个政党一直在暗地里试图颠覆东林党的统治,而魏忠贤的出现恰好合他们的胃口,他们一致加入阉党,要与东林党来上一场决斗。

而东林党的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因为有一部分的东林党人直接倒戈到阉党那一边。

他们为什么倒戈呢?原因很简单,试想一下有两条路让你去走,第一条路是坚持原则,前途渺茫;第二条路是放弃原则,一路顺风。

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第二条路,当时倒戈阉党的东林党人就是如此。

随着东林党在朝廷里的话语权越来越弱,但是又没有退出朝廷的举动,魏忠贤一一对他们进行了清除。

而这个清除的过程相当的血腥,那就是将他们抓到监狱里活活整死,这个整死的过程相当的残忍。

就比如杨涟,他的死因是因为钉子打入脑袋,但在死之前,他已经经历了非人的折磨,先是将他的肋骨一条一条的击碎,又是将布袋压在他的身上,后是将钉子钉入他的耳朵。

纵观明朝历代权监,也就只有魏忠贤手段最为横辣,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你不能指望跟一个地痞流氓讲原则,讲规矩。

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随着东林党的消失,阉党自然就一家独大,而作为阉党的最高领导者魏忠贤,当仁不让地成为内廷、外廷的第一把手,这也是为什么别人将他称为“九千九百岁”。

其他太监掌权时期,有人敢反抗,而到了他这个时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反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将所有人变成他的人。

“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明史·魏忠贤列传》

但他这个九千九百岁的权力是建立在朱由校不理朝政的情况下,倘若朱由校理朝政的话,只要一句话,他顷刻间就能一无所有。

难不成他就不能反抗一下吗?反抗不了。

皇权发展到明朝已经到达了一个顶峰,司礼监的权力也好,内阁的权力也好,只要皇帝一句话就能收回,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嘉靖一朝。

嘉靖在位四十五年,结果呢?愣是没有出现一位权监、一位权臣,原因就是在于他不上朝,但又想掌控朝政,怎么做呢?将权力全部收回来。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工作要加倍努力,而这也是他为什么熬夜批奏折的原因,同时也是崇祯继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逼死魏忠贤的原因。

魏忠贤的权力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 天天要闻

要说到明朝超越皇权的大臣,只有一位,那就是张居正。要知道,张居正连皇帝都敢打,罪己诏都能代表皇帝下,说他是明朝的霍光丝毫不为过。不过张居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皇帝年幼,太后信任他,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冯保又是他的死党,魏忠贤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条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家富裕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加以保护。 - 天天要闻

国家富裕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加以保护。

有句成语叫富国强兵。这里的富国指的是国家富裕,人民丰衣足食。强兵是指兵力强盛,国防坚固。在中国历史上,能做到富国强兵的都是非常强盛的朝代。比如强汉盛唐。而那些只注重富国而不知强兵的朝代,都逃脱不了被灭亡的恶运。春秋战国时期的宋、鲁、郑等国就
韩德洙加入韩国国民力量党 - 天天要闻

韩德洙加入韩国国民力量党

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无党派总统候选人、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竞选团队10日凌晨发布公告称,韩德洙10日凌晨根据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和选举对策委员会的决议,完成了国民力量党的入党程序,成为该党党员。韩德洙 资料图韩德洙在加入国民力量党后表示,为了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将以谦虚的心态全力以赴。保守派阵营最具竞争...
郑谐:曹亮文起义前后 - 天天要闻

郑谐:曹亮文起义前后

引子#本文摘自《和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85年10月),作者郑谐,原标题《曹亮文起义前后》“朝闻道,夕死可也”用在自己身上可以,拿来生套别人就有点儿过了——没人愿意引颈就戮去做个冤死鬼。
当文友的评论成为一道风景250510 - 天天要闻

当文友的评论成为一道风景250510

精彩评论荟萃:(1)美篇文友“古月英”馈赠精彩评论:“吕蒙受降喜于心,潘濬原职续担任。随后吕蒙令全军:禁止掳掠和杀人。吕蒙狡猾城府深,巧用恩惠拢人心,关羽属下家属们,油粮财物照样分。次日孙权后军到,设筵庆胜大犒劳。谋士虞翻建议道:拿下公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