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2023年08月30日17:08:07 历史 1912

前言

在历史上,隋文帝杨坚的功过一直饱受争议。他以女婿的身份篡夺北周帝位,建立大隋王朝,功过参半。论迹不论心,他开创的隋朝确实完成北周的历史使命,把分裂的天下重新推向统一。

一 少年太子受难记

北周宣政殿,周武帝宇文邕坐在御座上,面无表情地看着跪在殿下的13岁太子宇文赟

“朕昨日突袭太子寝宫,发现你居然偷偷藏了不少酒具,还与寝宫中的宫女饮酒作乐!你这个太子做派是什么!”周武帝沉声喝道。

“爹爹息怒,儿只是无意中寻了些乐子,并无大碍。”宇文赟低着头,不敢看父亲。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无碍?你这样的太子做派如何体恤百姓疾苦?如何能打理天下大事?朕费尽心思栽培你,不过才13岁就开始沉迷女色酒色,朕看你是当不成贤明君主的!”周武帝怒不可遏,一巴掌呼到宇文赟的脸上。

宇文赟脸上火辣辣地疼,但他不敢吭声。心中却暗自埋怨起父亲来。

父王平日里管教甚严,我身为太子从不敢放纵自己。只因偶尔寻些小乐子,就遭父王如此怒责,实在太不公平了。我已经13岁了,难道还不能尝试些成年人的乐趣吗?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从此之后,宇文赟对父亲宇文邕的印象愈发恶劣。他开始伪装自己在父亲面前表现得极为恭顺,而私下里却更加放纵自己,以报复父亲的严格。

宇文邕作为皇帝,治国有方,深得臣民爱戴。但是作为父亲,他对宇文赟的教育方式过于严苛,没有体察到儿子内心的叛逆与反抗。父子二人虽住在深宫之中,却像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宇文赟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想法,宇文邕也无法看透儿子的内心。

这种隔阂在宇文赟的成长过程中越发明显。青春期的叛逆加上父亲的疏远,使得他逐渐走上放荡的道路。宫中纵酒,宠幸美女,甚至偷偷幽会外面的女子。所有这些背德的行为,都只为向父亲宣泄自己的不满。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父子相处上的这层误会,最终酿成了悲剧。当宇文邕意识到问题严重时,宇文赟已经无法拉回正道。在这过程中,宇文邕作为长者本应更通达人心,设身处地去理解儿子。然而他过于专注国事,忽视了家教。这成为日后隋朝取代北周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二 继位荒淫惹议论

眨眼间,宇文赟已年满19岁。578年冬,宇文邕因积劳成疾,在长安驾崩。太子宇文赟继位为帝,是为北周宣帝。

宣帝刚一继位,便迫不及待地摆脱了父亲生前的种种约束。他夜夜笙歌,日日游宴,儿女情长的歌声与美酒佳肴成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朝政冷清,文武百官苦不堪言。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更令百官无法接受的是,宣帝居然纳父亲的几位年轻妃嫔为己用。这在当时的礼法看来,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背德行为。

“陛下这是要让我等如何自处?这些妃嫔可都是陛下的生母!”有几位老臣忍不住当面劝谏。

“朕爱嫔谁敢干预!想必你也不想身首异处吧?”宣帝眼中寒光一闪,言语中的杀机明显。

老臣们只得噤声,暗暗担忧天下江山的未来。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宣帝这番荒淫的行径无异于在众臣面前赤裸裸挑衅。他仿佛要把多年来对父亲的不满一口气发泄出来,派头越来越大,肆无忌惮。

朝堂上弥漫着一股微妙的气氛。大臣们表面恭顺君命,内心却早已各怀鬼胎。宣帝的作为简直是在找死,他们暗自揣测这位新君能撑多久。

宣政殿外,人们的议论也越来越多。有人说宣帝是个荒淫无道之主,有人预言他必定把北周江山败光。这些议论最终传到宣帝耳中,而他不以为然,反而更加放纵自己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宣帝固执己见的态度让大臣们深感忧虑。北周江山岌岌可危,如果任由这样一个昏君继续统治下去,国家恐怕难逃一场内乱和 的命运。

三 杨坚秘谋篡位

在这混乱之时,太皇太后步入政坛,支持杨坚辅政。

杨坚,字广甫,此时51岁,官至柱国大将军,宣帝的岳父。其女杨丽华是宣帝的皇后。

多年来,杨坚深得宇文邕的信任,颇有功劳,势力极大。可自宣帝继位后,他却深感忧虑。

此子荒淫无度,无心国事,恐怕难以长久统治。自己倾心经营的北周江山,终将走向衰败。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若要阻止这一切,只有一个办法——取而代之。

杨坚知道,夺取女婿的江山,在世人眼中定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然他告诉自己,这也是无奈之举,是为避免北周万劫不复的唯一希望。

经过深思熟虑,杨坚决心已定。他开始暗中拉拢人心,积蓄力量。

杨坚此时心事重重,整日沉默寡言,让人捉摸不透。他时常独自在宫中长叹,愁眉不展的样子像极了门下失意的穷书生。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其实,他明知道篡夺的行为会为后人所不齿,无论成功与否,都将为人唾弃。但当前的局势已如风雨欲来,不管怎样自己都会身败名裂。如果软弱地选择袖手旁观,只会眼睁睁看着北周覆灭。

既然如此,不如孤注一掷,以自己的方式挽救江山。即便被骂为奸佞也无妨,他告诉自己,天下苍生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这个信念,杨坚硬下了心肠。他开始暗中拉拢杨家势力,同时争取其他有力大臣的支持。只要政变成功,他便可以稳坐江山,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治理天下。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四 掌握大权篡位称帝

580年冬,宣帝突然染疾,已经奄奄一息。

杨坚会同大臣迅速拟定宣帝遗诏,托孤于自己和几位大臣。又派心腹控制宫廷禁军。

仅仅过了几天,不治身亡的消息铺天盖地。杨坚立即监国,掌控大权。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按照遗诏,由宣帝的儿子宇文赟帝即位,杨坚辅政。

赟帝年仅8岁,杨坚将他牢牢控制在手中。通过权术手段,很快排除异己,使朝政尽归己用。

到了581年,杨坚认为时机已到。他逼使赟帝下诏禅让帝位,自己正式登基为帝,是为隋文帝。

大隋正式建立。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宣帝的突然暴毙让朝野为之震惊。但政变中心准备已久的杨坚并不意外,他迅速发布宣帝遗诏,照旧让太子继位,自己辅政。

此时的杨坚已经掌握实权,年幼的赟帝只是一个傀儡。他派心腹将军控制宫廷禁军,同时以遗诏之名清洗异己。杨家势力迅速渗入朝廷各处,北周上下一片心惶惶。

一时间,传言四起。有人说宣帝被杨坚暗害,有人说赟帝是杨坚的傀儡。这些传言证明杨坚的计谋已在朝野心照不宣。但没有人敢公开指责,因为实权已牢牢掌握在杨坚手中。鉴于局势已定,来年杨坚便强迫赟帝传位。他如愿以偿地登基为帝,建国号“大隋”,历史上著名的隋朝正式诞生。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一个小女婿就这样凭借权谋篡夺了皇位,但朝野上下并无异议。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不是杨坚,这个江山恐怕早已覆灭。

五 称明主治隋江山

隋文帝杨坚果真名不虚传,他勤政爱民,任用贤能,很快使隋朝的国力超越了北周。

他采取一系列措施,缓解了长期战乱导致的社会危机,百姓得以喘口气。他还修建大运河,连接南北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文帝在位期间,他用心经营国事,使隋朝成为一个强盛鼎盛的帝国。虽然他夺取帝位的手段略显狠辣,但他的作为确实挽救了北周的危局,使得中国又一次踏上统一的道路。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杨坚继位后,果断改革北周以来的弊政,时励时惩百官,务求他采纳谏言,严惩贪污;会同群臣处理政事,不再独断专行。

面对百姓,他力行节俭,修身率先;同时减轻赋役,使民得以休养生息。大运河的开凿更是惠及南北,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杨坚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他造福一方的宏愿。虽说夺权手段难辞其咎,但他的改革措施无疑让百姓得以幸福。功大于过,因此后人对他多有褒扬,称他为贤明之主。

如果没有杨坚,北周末路必毁于宣帝手中。现在看来,他的政变可以说是当时的必然,乃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举措。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六 功过半半铸帝业

当年那个只能唯唯诺诺地跟在宣帝身后的小女婿,如今终于戴上了象征天下权力的九五之冠。

人生的巅峰时刻,杨坚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多年前,刚与宣帝定下婚约时,宇文邕笑吟吟地对自己说:“京房啊,这门亲事定下了,你我就是一家人了。朕这北周江山,日后就是你女儿和赟儿的了。”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然而,天道崎岖,人事难料。造化弄人,竟让自己成就这隋朝江山。

杨坚长叹一声,端坐在御座上,心中涌起万千感慨。

登基之时,杨坚想起多年前宇文邕对自己说的话,不免感慨万千。

当年他只是个驸马,得到宇文邕的信任,女儿嫁给太子,便称心如意。谁知好景不长,女婿荒淫无道,自己不得不夺取他的江山。

老皇帝刚死,13岁的太子就宠幸了后妈,结果却成就了一位千古明君 - 天天要闻

世事无常,生命无常,江山无常。杨坚叹息之余,也明白无常正是变化发展的契机。他告诉自己,成也北周,败也北周,此番夺权只是历史必然。

望着脚下的江山,杨坚再无悔意。他要用自己的方式续写这个帝国的历史,将它推向更加辉煌的巅峰。成王败寇,这就是历史的定论。


结语

杨坚之举,于乱世稳国正当;于理想追求,手段不够端方。但历史不可能重来,他的决断保住北周江山,使中原再现统一盛世。

对一个人的评价,绝不能一叶障目。功过并存是常理,我们不应囿于个人喜好,而要联系具体环境加以评论。历史值得我们学习,但不应生搬硬套。

当下正是我们塑造历史的机遇。我们需要汲取历史智慧,避其险途,取其精华,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文明辉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