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2023年05月22日15:27:06 历史 1148

在中国历史上,商人一直被视为低人一等的职业,排在所有职业的末尾。官员位居第一,农民紧随其后,而商人由于被认为只追逐利益、贪婪无度,一直被贬低,甚至不如手工艺人受尊重。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商业和商人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国家和社会总体上开始支持商业发展,支持那些守法经营的商人。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在我国,确实有一些商人遵守法律,坚持合规经营。他们不敢有丝毫违规行为,努力避免任何欺诈行为。

然而,也有一些商人在遭受欺骗后,为了追回自己曾经遭受的损失,不幸地选择了走上违法的道路。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其中有一位商人就曾经走上这条道路,他是谁呢?

从小展露做买卖的天赋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俞凌雄,一个从小就怀揣着远大理想的孩子。他梦想成为一个富甲天下的人,过着无忧无虑的奢华生活,就像电视剧中的大富豪那样。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在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尝试做生意。

俞凌雄的生意非常简单,他帮同学们写作业。这个生意不需要任何投资,只需要他花费一些时间而已。说起来,俞凌雄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这门生意上。他的同学们给他代写作业的报酬非常可观,但他却不愿意耗费时间去做,于是他转手找其他人帮忙。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俞凌雄,从中学开始展现出更大的胆识。在他做生意的经验基础上,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对学习毫无兴趣的他,开始喜欢与社会人士交往,追求一种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

成绩的下滑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俞凌雄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初中毕业后,与其他同学不同,他决定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谋生。心怀创业梦想的他,想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建立自己的事业,追求光明的未来。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俞凌雄来到大城市后,他迅速融入了这个新环境。他并不安于从事普通的工作,而是发挥自己的小聪明,寻找机会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从事过各种行业,有时做销售,有时做零工,甚至尝试过一些不太光彩的职业。

然而,俞凌雄的道路并不顺利。他虽然有一些小成功,但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他发现在大城市里,竞争激烈,只有依靠真本事才能立足。他逐渐明白,单凭一时的聪明和投机取巧,并不能真正打造出持久的事业。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慢慢地,俞凌雄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他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俞凌雄决心改变自己,回归正途。他重新投入学习,培养自己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他参加了一些培训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俞凌雄逐渐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了成功。他成为了一名具有实力和信誉的专业人士。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一份光明的人生,同时也获得了他一直渴望的财富和成就感。

俞凌雄在大城市的生活可谓是一连串的挫折和辛酸。年纪轻轻,没有学历,他只能做一些辛苦的工作,如餐馆里的清洁和擦桌子,每天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老乡提供机会,开始行骗的开端

在俞凌雄命运多舛的时刻,一位老乡的出现成为了他生活中的转折点。这位老乡自称拥有一个绝佳的机遇,声称俞凌雄只需付出少许努力,便能轻松获得巨额财富。听闻这番话,俞凌雄内心燃起了希望的火焰,渴望摆脱平凡的生活,追逐财富与成功。

老乡向俞凌雄描绘了一个充满诱惑的未来,美好的景象如电影般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幻想着自己成为一个享受奢华生活的富翁,无需劳动,每天尽情享受着美好的时光,就像电视剧中的大富豪一样。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这个机遇看似光鲜亮丽,但实际上俞凌雄成为了一个中间商。尽管他心中有些犹豫,但为了追逐梦想和财富,他决定尝试一下。

对于一个多年在外打拼的俞凌雄来说,这样的机会几乎是天赐良机。他信任这位老乡,毫不犹豫地跟随他进入了一家公司。公司的员工对他非常友好,他交了一笔培训费后,获得了一个销售员的职位。

然而,在培训过程中,俞凌雄渐渐察觉到这家公司的真实面目。培训内容与他之前从事的工作完全不同,更像是一种洗脑。他意识到这家公司其实是一个传销组织。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尽管心中充满了疑虑,俞凌雄还是选择了留下。他被公司的演讲和承诺所吸引,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开始奋力推销公司的产品,虽然有些良心上的犹豫,但为了追求财富和成功,他把这些忽略了。

尽管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俞凌雄并没有选择放弃。他毅然成为公司的业务员,为组织不断招募下线。凭借他的口才和聪明才智,俞凌雄在传销组织中建立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的业绩出色,被提升为经理,不仅收回了投资,还赚了一些钱。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转行,再转行

后来俞凌雄发现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兴趣培养。除了学校教育,他们渴望将孩子送到其他专业的培训机构,让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俞凌雄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决定将自己积攒的财富投资到教育培训行业。他深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这为培训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借助教育行业的繁荣浪潮,俞凌雄建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在一家教育机构担任营销副总,负责管理一个庞大的团队,超过3000人。这个机会让他实现了个人的突破和成长。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然而,俞凌雄并不满足于现状,他选择跳出这家机构,决心创业。在短短三年内,他成功将一家全新创办的企业打造成了教育行业排名前十的机构。

在俞凌雄在教育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加密货币领域。比特币作为最知名的加密货币,以其去中心化的理念成为与传统纸币对抗的有力手段。

不知从何时开始,由于加密货币的匿名性,黑帮和不法分子开始将其作为地下交易的货币。随着需求的增加,加密货币的价值水涨船高,甚至有时一枚比特币的价值都能达到数万美元。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然而,命运的轮盘再次转动,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在比特币价值飙升的背景下,其他互联网从业人员也开始迷恋加密货币,希望能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新型加密货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一种都宣称拥有独特的价值和前景。俞凌雄敏锐地嗅到了这个机会,他看准了加密货币高收益的潜力,决定将自己积累的巨额资金投入其中,雄心勃勃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加密货币帝国。

他研究了各种加密货币的技术和市场趋势,精心策划了自己的加密货币项目。他聘请了一支专业团队,共同开发和推广这个新的数字资产。俞凌雄深信,自己的加密货币将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比特币般的热门数字资产。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然而,加密货币市场并非轻易可进。竞争激烈,技术风险与监管压力也不容忽视。俞凌雄的加密货币项目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他毫不气馁,凭借着对市场的洞察和坚定的决心,他推动着项目向前发展。

不论是教育行业的成功还是加密货币的冒险,俞凌雄始终保持着对机遇的敏锐嗅觉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他相信,只有积极追求梦想,并勇往直前,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商业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俞凌雄的加密货币王国是否能够实现他的期望,成为他创业生涯的巅峰,只有时间才能揭晓。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俞凌雄并没有真正的技术或手段来支撑他所谓的加密货币计划。实际上,他所推销的加密货币不过是一个骗局,一个纯粹的欺诈行为。

他不断招募下线,向他们宣传一种根本不存在的加密货币,以所谓的“光明前景”吸引消费者的投资。他用花言巧语和夸张的承诺欺骗着那些对财富憧憬的人们。俞凌雄迅速在这个骗局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升为经理,不仅拿回了当初投入的资金,还赚取了一笔可观的利润。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当他的骗局被人揭穿后,俞凌雄带着数十亿资金逃往柬埔寨。他已经没有其他手段可依仗,唯一能抓住的就是这个欺骗性的把戏。

在柬埔寨,俞凌雄继续进行欺诈活动。他向当地人宣称自己在中国开发了一种加密货币,并取得巨大成功。为了吸引柬埔寨人的投资,俞凌雄积极与柬埔寨高级官员接触,并设法拍摄了一系列合影照片,以增加自己的信誉度。

纪实:他初中毕业,却靠一张嘴骗数亿元,移民国外后,现状如何? - 天天要闻

这样,俞凌雄这个跨国逃犯竟然硬生生地把自己打造成了柬埔寨国家的贵宾。他利用这些合影照片来欺骗国内外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希望再次创造奇迹,建立一个以欺诈为基础的王国。然而,已经了解真相的人不会再受他的欺骗,而对于那些还不知道真相的人来说,他们也可以从那些所谓的高级官员合影中看出端倪。

俞凌雄的小把戏能否继续成功,取决于人们是否已经识破他的真实面目。那些明白真相的人不会再上他的当,而那些不了解真相的人最终也会从高官合影的背后找到真相的蛛丝马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